《中阿含經》-_1_-長壽王品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77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娑雞帝①,在青林中。
爾時,娑雞帝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此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頗樂於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時,諸比丘嘿然②不答。
世尊復再三問諸比丘:「此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頗樂於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時,諸比丘亦復再三嘿然不答。
於是,世尊自問三族姓子,告尊者阿那律陀:「汝等三族姓子並皆年少新出家學,共來入此正法不久,阿那律陀!汝等頗樂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樂此正法,修行梵行。」
世尊問曰:「阿那律陀!汝等小時年幼童子,清淨黑髮,身體盛壯,樂於遊戲,樂數澡浴,嚴愛其身,於後親親及其父母共ⓒ相愛戀,悲泣啼哭,不欲令汝出家學道。汝等故能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阿那律陀!汝等不畏王而行學道③,亦不畏賊,不畏負債,不畏恐怖,不畏貧窮不得活故而行學道,但厭生、老、病、死、啼哭、憂苦,或復欲得大苦聚邊。阿那律陀!汝等不以如是心故出家學道耶?」
答曰:「如是。」
「阿那律陀!若族姓子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者,為知所由,得無量善法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若為欲所覆、惡法所纏者,不得捨樂、無上止息④,彼心生增伺、瞋恚、睡眠,心生不樂,身生頻呻ⓓ⑤,多食心憂;彼比丘便不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不能忍,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不堪耐。所以者何?以為欲所覆、惡法所纏,不得捨樂、無上止息故。若有離欲,非為惡法之所纏者,必得捨樂及無上止息,彼心不生增伺、瞋恚、睡眠、心不生不樂,身不生頻呻[*],亦不多食,心不愁憂;彼比丘便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所以者何?以非為欲所覆故,不為惡法之所纏故,又得捨樂、無上止息故。」
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耶?」
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如來非不盡,非不知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來但因此身故,因六處故,因壽命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
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來非為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阿那律陀!如來但以二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一者為自現法樂居⑥故,二者為慈愍後生人故。或有後生人效如來ⓔ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
世尊問曰:「阿那律陀!如來以何義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阿那律陀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來非為趣為人說,亦不欺誑人,亦不欲得人歡樂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阿那律陀!如來但為清信族姓男、族姓女,極信極愛,極生喜悅,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若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⑦,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⑧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⑨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聞某尊者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尊者,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尊者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若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比丘尼,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若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優婆塞聞某優婆塞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塞,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塞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塞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若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五下分結已盡,生於彼間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復次,優婆私聞某優婆私於某村命終,彼為佛所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際。或自見彼優婆私,或復從他數數聞之,彼[*]優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聞、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聞已,憶彼優婆私有信、持戒、博聞、惠施、智慧,聞此正法、律已,或心願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優婆私必得差降安樂住止。
「阿那律陀!如來以此義故,弟子命終,記說某生某處、某生某處。」
佛說如是。尊者阿那律陀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三千四百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十八(萬一百二十七字)ⓠ(第二小土城誦)ⓡ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共」,大正藏原為「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 「呻」,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呻」。[*]
ⓔ 「來」,宋、元、明三本作「是」。
ⓕ 「正」,元本作「王」。
ⓖ 「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 「已」,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世」,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 「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惠」。
ⓚ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處」。[*]
ⓜ 「法」,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 「娑」,宋本作「婆」。
ⓞ 「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宋本作「婆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竟」,明本無此十一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四百六字」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萬一百二十七字」七字。
ⓡ 「第二小土城誦」六字明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十八」前行。
[註解]
① 娑雞帝: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薩羅國的舊都城,位於當時的中印度,舍衛城的南方,和拘薩羅國以南的阿踰闍城隔河相望。又譯為「娑祇」。
② 嘿然:不作聲。又作「默然」。
③ 不畏王而行學道:不是因為國王逼迫才出家修行。
④ 不得捨樂、無上止息:得不到捨離的快樂以及最高的止息。「無上止息」指熄滅貪瞋癡而獲得解脫。
⑤ 頻呻:打呵欠、伸懶腰。又作「頻伸」。
⑥ 現法樂居: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現法樂住」、「見法樂住」。
⑦ 從他數數聞之:從其他人多次聽說。
⑧ 差降安樂:不同程度的安樂。
⑨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