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未曾有法品薄拘羅經(第34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薄拘羅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有一異學,是尊者薄拘羅未出家時親善朋友,中後仿佯,往詣尊者薄拘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異學曰:「賢者薄拘羅!我欲有所問,為見聽不?」

尊者薄拘羅答曰:「異學!隨汝所問,聞已當思。」

異學問曰:「賢者薄拘羅!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幾時?」

尊者薄拘羅答曰:「異學!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異學復問曰:「賢者薄拘羅!汝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行婬欲事耶?」

尊者薄拘羅語異學曰:「汝莫作是問,更問餘事。『賢者薄拘羅!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起欲想耶?』異學!汝應作是問。」

於是,異學便作是語:「我今更問賢者薄拘羅!汝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起欲想耶?」

於是,尊者薄拘羅因此異學問,便語諸比丘:「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以此起貢高者,都無是想。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欲想。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若因此起貢高者,都無是相。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針縫衣,未曾持針綖,乃至一縷。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乞食來八十年,若因此起貢高者,都無是相。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乞食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請,未曾超越乞食,未曾從大家乞食於中當得淨好極妙豐饒食噉含消,未曾視女人面,未曾憶入比丘尼房中,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憶畜沙彌,未曾憶為白衣說法,乃至四句頌亦不為說。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樹。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於三日夜中得三達證。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結跏[*]趺坐而般涅槃,尊者薄拘羅便結跏[*]趺坐而般涅槃。若尊者薄拘羅結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羅所說如是,彼時異學及諸比丘,聞所說已,歡喜奉行。

薄拘羅經第三竟(九百八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迦」,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仿佯」,宋、元、明三本作「彷徉」。

「綖」,大正藏原為「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綖」。

「房」,大正藏原為「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房」。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是」。

「訶梨勒」,巴利本作 Harītakī。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倚」,大正藏原為「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倚」。[*]

「所」,宋、元、明三本作「佛所」。

明本無「薄拘羅經第三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九百八十字」五字。

[註解]

薄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壽命極長,終不中夭」。他在過去毘婆尸佛時代受三皈依並慈心持不殺戒,且布施佛一錢,而在之後的九十一劫得以無病又富有。另譯為「婆拘羅」。

倩:請。

針綖囊:「綖」,讀音為「延」,原指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後之飾物;在《集韻》又讀為「線」,即縷,縷與線為同義字。針綖囊大概是指針線包之類?在律藏中可見「針線囊」和「針綖囊」的用法,而「針綖囊」在宋、元、明本中則作「針線囊」,而「針線囊」在宋、元、明的《十誦律》亦作「鍼筒」。(DL:再請註解同學修正,感謝)

大家:世家望族。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稱之。

訶梨勒:是音譯,即「餘甘子」,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約1.5公分,可以生食,味酸、微澀苦而甘香,食用先苦後甘,口中尚餘甘味,可生津止渴,也可藥用。又譯為「阿摩勒」、「菴羅摩羅」、「菴摩羅」。

三達證:證得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