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例品鞞訶提經(第214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住舍衛國,於東園鹿子母堂為小事故。彼時尊者阿難將一比丘從舍衛出,往至東園鹿子母堂,所為事訖,將彼比丘還,往至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拘薩羅ⓒ王波斯匿ⓓ乘一奔陀利ⓔ象,與尸利阿荼ⓕ大臣俱出舍衛國。尊者阿難遙見拘薩羅王波斯匿來已,問伴比丘:「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耶?」
答曰:「是也。」
尊者阿難便下道避至一樹下。
拘薩羅王波斯匿遙見尊者阿難在於樹間,問曰:「尸利阿荼!彼是沙門阿難耶?」
尸利阿荼答曰:「是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告尸利阿荼大臣曰:「汝御此象,令至沙門阿難所。」尸利阿荼受王教已即御此象,令至尊者阿難所。
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從何處來,欲至何處?」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我從東園鹿子母堂來,欲至勝林給孤獨園。」
拘薩羅王波斯匿語曰:「阿難!若於勝林無急事者,可共往至阿夷羅婆提河ⓖ,為慈愍故。」尊者阿難為拘薩羅王波斯匿默然而受。
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令尊者阿難在前,共至阿夷羅婆提河。到已下乘,取彼象薦ⓗ①,四疊敷地,請尊者阿難:「阿難!可坐此座。」
尊者阿難答曰:「止!止!大王!但心靜ⓘ足。」
拘薩羅王波斯匿再三請尊者阿難:「阿難!可坐此座。」
尊者阿難亦再三語:「止!止!大王!但心靜[*]足,我自有尼師壇ⓙ,我今當坐。」於是,尊者阿難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拘薩羅王波斯匿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曰:「阿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如來頗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為沙門、梵志所憎惡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如來不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為沙門、梵志聰明智慧及餘世間所憎惡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聞已,歎曰:「善哉,善哉,阿難!我所不及,若聰明智慧及餘世間者,而阿難及之②。阿難!若有不善相③悉而毀呰稱譽者,我等不見彼真實也。阿難!若有善相悉而毀呰稱譽者,我見彼真實也。阿難!如來頗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為沙門、梵志聰明智慧及餘世間所憎惡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如來終不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為沙門、梵志聰明智慧及餘世間所憎惡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為身行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不善身行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不善身行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身行有罪。」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身行有罪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行身行,智者所憎惡。」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智者所憎惡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行身行,自害、害彼、俱害,滅智慧、惡相助,不得涅槃,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彼可行法不知如真,不可行法亦不知如真。可行法不知如真,不可行法亦不知如真已,可受法不知如真,不可受法亦不知如真。可受法不知如真,不可受法亦不知如真已,可斷法不知如真,不可斷法亦不知如真。可斷法不知如真,不可斷法亦不知如真已,可成就法不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不知如真。可成就法不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不知如真已,可行法便不行,不可行法而行。可行法便不ⓜ行,不可行法而行已,可受法便不受,不可受法而受。可受法便不受,不可受法而受已,可斷法便不ⓝ斷,不ⓞ可斷法而斷。可斷法便不斷,不可斷法而斷已,可成就法便不成就,不可成就法而成就。可成就法便不成就,不可成就法而成就已,不善法ⓟ轉增,善法轉減。是故如來終不行此法。」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如來何故終不行此法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離欲、欲已盡,離恚、恚已盡,離癡、癡已盡,如來斷一切不善之法,成就一切善法,教師、妙師、善順師,將御、順御,善語、妙語、善順語。是故如來終不行此法。」
拘薩羅王波斯匿歎曰:「善哉,善哉,阿難!如來不可行法終不行。所以者何?以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故。阿難!汝彼師ⓠ弟子,學道欲得無上安隱涅槃,汝尚不行此法,況復如來行此法耶?」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如來頗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不為沙門、梵志聰明智慧及餘世間所憎惡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如來必行如是身行,謂此身行不為沙門、梵志聰明智慧及餘世間所憎惡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為身行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善身行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善身行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身行無罪。」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身行無罪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行身行,智者所不憎惡。」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云何智者所不憎惡。」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行身行,不自害、不害彼、不俱害,覺慧、不惡相助④,得涅槃,趣智趣覺,趣至涅槃。彼可行法知如真,不可行法亦知如真。可行法知如真,不可行法亦知如真已,可受法知如真,不可受法亦知如真。可受法知如真,不可受法亦知如真已,可斷法知如真,不可斷法亦知如真。可斷法知如真,不可斷法亦知如真已,可成就法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知如真。可成就法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知如真已,可行法而行,不可行法便不行。可行法而行,不可行法便不行已,可受法而受,不可受法便不受。可受法而受,不可受法便不受已,可斷法而斷,不可斷法便不斷。可斷法而斷,不可斷法便不斷已,可成就法而成就,不可成就法便不成就。可成就法而成就,不可成就法便不成就已,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增。是故如來必行此法。」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如來何故必行此法耶?」
尊者阿難答曰:「大王!離欲、欲已盡,離恚、恚已盡,離癡、癡已盡,如來成就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之法,教師、妙師、善順師,將御、順御ⓢ,善語、妙語、善順語。是故如來必行此法。」
拘薩羅王波斯匿歎曰:「善哉,善哉,阿難!如來可行法必行。所以者何?以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故。阿難!汝彼師弟子,學道欲得無上安隱涅槃,汝尚行此法,況復如來不行此法耶?阿難善說,我今歡喜,阿難快說,我極歡喜。若村輸租ⓣ⑤阿難法應受者⑥,我村輸[*]租為法布施。阿難!若象、馬、牛、羊阿難法應受者,我象、馬、牛、羊為法布施。阿難!若婦女及童女阿難法應受者,我婦女及童女為法布施。阿難!若生色寶⑦阿難法應受者,我生色寶為法布施。阿難!如此之事阿難皆不應受,我拘薩羅家有一衣,名鞞訶提⑧,彼第一,王以傘柄ⓤ孔中盛送來⑨為信。阿難!若拘薩羅家有ⓥ劫貝諸衣者,此鞞訶提於諸衣中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此鞞訶提衣長十六肘,廣八肘,我此鞞訶提衣,今為法故布施阿難!阿難!當作三衣,持令彼拘薩羅家長夜增益得ⓦ福。」
尊者阿難答曰:「止!止!大王!但心靜[*]足,自有三衣,謂我所受。」
拘薩羅王波斯匿白曰:「阿難!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猶如大雨時,此阿夷羅婆提河水滿,兩岸溢則流出。阿難見耶?」
尊者阿難答曰:「見也。」
拘薩羅王波斯匿白曰:「如是,阿難!若有三衣,當與比丘、比丘尼,漸學舍羅、舍羅摩ⓧ尼離⑩。阿難!以此鞞訶提作三衣受持,令彼拘薩羅家長夜得ⓨ增益福。」尊者阿難為拘薩羅王波斯匿默然而受。
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知尊者阿難默然受已,鞞訶提衣為法布施尊者阿難,即從座起,繞三匝而去。
去後不久,尊者阿難持鞞訶提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此鞞訶提衣,今日拘薩羅王波斯匿為法布施我,願世尊以兩足著鞞訶提衣上,令拘薩羅家長夜得增益福。」
於是,世尊以兩足著鞞訶提衣上,告曰:「阿難!若汝與拘薩羅王波斯匿所共論者,今悉向我而廣說之。」
於是,尊者阿難與拘薩羅王波斯匿所共論者,盡向佛說,叉手白曰:「我如是說,不誣謗世尊耶?真說如法,說法次法⑪,不於如法有過失耶?」
世尊答曰:「汝如是說,不誣謗我,真說如法,說法次法,亦不於如法有過失也。阿難!若拘薩羅王波斯匿以此義、以此句、以此文來問我者,我亦為拘薩羅王波斯匿以此義、以此句、以此文答彼也。阿難!此義如ⓩ汝所說,汝當如是受持。所以者何?此說即是其義。」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鞞訶提經第三竟Ⓐ(二千五百九十一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 「一奔陀利」,巴利本作 Ekapuṇḍarīka。
ⓕ 「尸利阿荼」,巴利本作 Sirivaḍḍha。
ⓖ 「阿夷羅婆提河」,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薦」,元、明二本作「韉」。
ⓘ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聞」,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聞」。
ⓛ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此」。
ⓜ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不」。
ⓝ 「不」,聖本作「不可」。
ⓞ 聖本無「不」字。
ⓟ 聖本無「法」字。
ⓠ 「師」,聖本作「即」。
ⓡ 「問」,聖本作「嘆問」。
ⓢ 聖本無「順御」二字。
ⓣ 「租」,聖本作「祖」。[*]
ⓤ 「傘柄」,大正藏原為「繖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傘柄」。
ⓥ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如」,元、明二本作「而」。
Ⓐ 明本無「鞞訶提經第三竟」七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五百九十一字」八字。
[註解]
① 薦:墊席;墊褥。
② 我所不及,若聰明智慧及餘世間者,而阿難及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確實,我們如果從質問得不到滿足,則從尊者阿難解答其質問而滿足。」
③ 若有不善相: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等愚者、不賢者,不調查、不深解。」
④ 不惡相助:不會助長惡法。
⑤ 輸租:交納租稅。
⑥ 法應受者:可以如法接受的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適合」。
⑦ 生色寶:金銀、黃金。
⑧ 鞞訶提:「外套」的音譯。
⑨ 王以傘柄孔中盛送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由摩揭王韋提希子阿闍世盛於傘蓋之筒中送來的」。
⑩ 舍羅、舍羅摩尼離:沙彌、沙彌尼。
⑪ 真說如法,說法次法:真實地說,契合正法地說,依著一個法、下一個法合於順序地說。指所說是正確的。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