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梵志品算數目揵連經(第144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算數梵志目揵連ⓒ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目揵連!恣汝所問,莫自疑難。」
算數目揵連則便問曰:「瞿曇!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作,轉後成訖。瞿曇!此鹿子母堂隥ⓔ梯①,初昇一隥ⓕ,後二、三、四。瞿曇!如是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上。瞿曇!此御象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鉤故。瞿曇!此御馬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䩙ⓖ故。瞿曇!此剎利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捉弓箭故。瞿曇!此諸梵志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學經書故。瞿曇!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若有弟子,或男或女,始教一一數,二、二、三、三、十、百、千、萬,次第至上。瞿曇!如是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漸次至成就ⓗ訖。沙門瞿曇!此法、律中,云何漸次第作至成就訖?」
世尊告曰:「目揵連!若有正說漸次第作,乃至成就ⓘ訖。目揵連!我法、律中謂正說。所以者何?目揵連!我於此法、律漸次第作至成就訖。目揵連!若年少比丘初來學道,始入法、律者,如來先教:『比丘!汝來身護命清淨,口、意護命清淨。』目揵連!若比丘身護命清淨,口、意護命清淨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目揵連!若比丘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觀內身如身,莫念欲相應念,至觀覺、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應念。』
「目揵連!若比丘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②,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目揵連!若比丘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申ⓝ低仰,儀容庠序③,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
「目揵連!若比丘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申[*]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者,如來復上教:『比丘!汝來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穰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汝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莫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汝於疑惑淨除其心。汝斷此五蓋、心穢、慧羸④、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目揵連!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目揵連!如來為諸年少比丘多有所益,謂訓誨教訶。目揵連!若有比丘、長老、上尊、舊學梵行,如來復上教,謂究竟訖一切漏盡。」
算數目揵連即復問曰:「沙門瞿曇!一切弟子如是訓誨,如是教訶,盡得究竟智必涅槃耶?」
世尊答曰:「目揵連!不一向得,或有得者,或不Ⓐ得者。」
算數目揵連復更問曰:「瞿曇!此中何因何緣,有涅槃、有涅槃道?沙門瞿曇現在導Ⓑ師,或有比丘如是訓誨,如是教訶,得究竟涅槃Ⓒ,或復不得耶?」
世尊告曰:「目揵連!我還問汝,隨所解答。目揵連!於意云何?汝知王舍城處,諳Ⓓ彼道耶?」
算數目揵連答曰:「唯然。我知王舍城處,亦諳[*]彼道。」
世尊問曰:「目揵連!若有人來欲見彼王,至王舍城。其人問汝:『我欲見王,至王舍城,算數目揵連知王舍城處,諳[*]彼道徑,可示語我耶?』汝告彼人曰:『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當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彼人聞汝語,受汝教已,從此東行,須臾不久,便捨Ⓕ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也。
「復有人來欲見彼王,至王舍城。其人問汝:『我欲見王,至王舍城。算數目揵連知王舍城處,諳[*]彼道徑,可示語我耶?』汝告彼人曰:『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當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彼人聞汝語,受汝教已,即從此東行至彼某村,從某村去得至某邑,如是展轉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盡見盡知。
「目揵連!此中何因何緣,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汝現在導[*]師,彼第一人隨受汝教,於後不久,捨平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耶?彼第二人隨受汝教,從平正道展轉得至於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見盡知耶?」
算數目揵連答曰:「瞿曇!我都無事,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我現在導[*]師,彼第一人不隨我教,捨平正道,從惡道還,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不見,亦不知耳Ⓗ?彼第二人隨順我教,從平正道展轉得至於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園林,其地平正,樓觀浴池,若干華樹,俠[*]長流河,又有清泉,彼盡見盡知耳[*]?」
世尊告曰:「如是。目揵連!我亦無事,有彼涅槃、有涅槃道。我為導[*]師,為諸比丘如是訓誨,如是教訶,得究竟涅槃,或有不得。目揵連!但各自隨比丘所行。爾時世尊便記彼行,謂究竟漏盡耳。」
算數目揵連白曰:「瞿曇!我已知。瞿曇!我已解。瞿曇!猶如良地有娑羅林,彼中有守娑羅林人,明健Ⓘ不懈,諸娑羅根以時鋤掘,平高填下,糞沃溉灌,不失其時。若其邊有穢惡草生長Ⓙ,盡拔棄之;若有橫曲Ⓚ不調直者,盡𭃞Ⓛ治之;若有極好中直樹者,便擁護養Ⓜ,隨時鋤掘,糞沃溉灌,不失其時。如是良地娑羅樹林轉茂盛好。瞿曇!如是有人諛Ⓝ諂、欺誑、極不庶幾無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心狂、諸根掉Ⓞ亂,持戒寬緩,不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不能共事。所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穢污梵行。瞿曇!若復有人不有諛[*]諂,亦不欺誑,庶幾有信,精進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極恭敬戒,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能共事也。所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清淨梵行。
「瞿曇!猶諸根香,沈香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彼沈香者,於諸根香為最上故。瞿曇!猶諸娑羅樹香⑤,赤栴Ⓟ檀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赤栴[*]檀者於諸娑羅樹香為最上故。瞿曇!猶諸水華,青蓮華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青蓮華者於諸水華為最上故。瞿曇!猶諸陸華,修摩那花為第一。所以者何?瞿曇!修摩那花者於諸陸花為最上故。瞿曇!猶如世中諸有論士,沙門瞿曇為最第一。所以者何?沙門瞿曇論士能伏一切外道異學⑥故。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算數目揵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算數目揵連經第三竟Ⓡ(二千三百五十四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五(七千六百一十三字)Ⓣ(第三念誦)ⓊⓋ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算數梵志目揵連」,巴利本作 Gaṇaka-Moggallāna brāhmaṇo。
ⓓ 「瞿曇」,巴利本作 Gotama。
ⓔ 「隥」,大正藏原為「椷」,元、明二本作「隥」,聖本作「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隥」。
ⓕ 「隥」,宋、聖二本作「橙」。
ⓖ 「䩙」,宋本作「衒」,聖本作「銜」。
ⓗ 「至成就」,大正藏原為「第至成」,宋、元、明三本作「至成就」,聖本作「至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成就」。
ⓘ 大正藏無「就」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念」,聖本作「令」。
ⓚ 「覺」,聖本作「學」。
ⓛ 「常」,元、明二本作「應」。
ⓜ 「忿」,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忿」。
ⓝ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申」。[*]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ṁghāṭī。
ⓟ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 「觀」,聖本作「覺」。
ⓡ 「眠」,大正藏原為「眼」,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眠」。
ⓢ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 大正藏在「或」字之後有一「住」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塚」,聖本作「冢」。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 「反」,大正藏原為「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反」。
ⓨ 「伺」,聖本作「向」。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不」,聖本作「有不」。
Ⓑ 「導」,聖本作「道」。[*]
Ⓒ 「究竟涅槃」,巴利本作 Accantaniṭṭhā。
Ⓓ 「諳」,聖本作「闇」。[*]
Ⓔ 「俠」,元、明二本作「▆」。[*]
Ⓕ 「便捨」,聖本作「更念」。
Ⓖ 「彼」,聖本作「使」。
Ⓗ 「耳」,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耳」。[*]
Ⓘ 「健」,宋本作「揵」,元本作「徤」。
Ⓙ 大正藏無「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聖本無「曲」字。
Ⓛ 「𭃞」,宋、聖二本作「落」。
Ⓜ 「擁護養」,大正藏原為「權養護」,宋、元、明三本作「擁護養」,聖本作「擁養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擁護養」。
Ⓝ 「諛」,聖本作「諭」。[*]
Ⓞ 「掉」,聖本作「調」。
Ⓟ 「栴」,聖本作「旃」。[*]
Ⓠ 「自」,聖本作「身」。
Ⓡ 明本無「算數目揵連經第三竟」九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三百五十四字」八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千六百一十三字」八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性空佛海德佛空王佛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十七字及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① 隥梯:階梯。
② 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當眼根見到色境時,不執著於所見的相,也不回味、愛著於色境,就沒有瞋恨、衝突的原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眼見色後,不要成為相的執取者、細相的執取者」。
③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④ 羸:衰弱。讀音同「雷」。
⑤ 娑羅樹香:樹心材的香。「娑羅」為「樹心材」的音譯。
⑥ 異學:泛稱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譯作「外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所舉的修學次第是:
初來學道 → 身、口、意護命清淨 → 觀身、受、心、法 → 身念處莫念欲相應念、法念處莫念非法相應念 → 守護諸根……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 → 行住坐臥皆正知之 → 斷五蓋 → 得正定 → 漏盡。
分析本經,可知八正道的前六個正道可幫助第七個正道(正念,也就是四念處),而成為正定的基礎,並終究導致漏盡。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36經中佛陀也列舉了類似的次第:
從佛聞法得淨信心 → 出家學道 → 正業、正語、正命、持戒 → 守護根門,護心正念 → 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行住坐臥正智、正念 → 斷五蓋。
有同學問:「為什麼這經佛陀說的修法次第,沒有特別講述四聖諦這些佛法與外道不共的部分?」
這是因為佛陀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許多經典記載的,先說「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再說「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等到聽法的人心開意解後,才說「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集、滅、道」等解脫法。本經的算數梵志剛接觸佛法,等皈依三寶後,自然會再學習四聖諦的細節。
另一方面,本經說的次第是大的項目,其中一些次第的細部內容即有關於四聖諦的修習,例如「法念處」的修行內容即包含培養七覺支、覺悟四聖諦,因此算數梵志實際從佛修行時自然會學到四聖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