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因品念經(第102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覺無上正真ⓒ覺時,作如是念:『我寧可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於後時,便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欲念,我即覺生欲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復生恚念、害念,我即覺生恚念、害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
「我生欲念,不受、斷、除、吐,生恚念、害念,不受、斷、除、吐。所以者何?我見因此故,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猶如春後月,以種田故,放牧地,則不廣,牧牛兒放牛野澤,牛入他田,牧牛兒即執杖往遮①。所以者何?牧牛兒知因此故,必當有罵、有打、有縛、有過失也。是故牧牛兒執杖往遮。我亦如是,生欲念,不受、斷、除、吐,生恚念、害念,不受、斷、除、吐。所以者何?我見因此故,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比丘者,隨所思、隨所念,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欲念者,則捨無欲念,以多念欲念故,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恚念、害念者,則捨無恚念、無害念,以多念恚念、害念故,心便樂中。如是,比丘不離欲念,不離恚念,不離害念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愁憂、啼哭,亦復不能離一切苦。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無欲念,我即覺生無欲念,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覺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便速修習廣布。復生無恚念、無害念,我即覺生無恚念、無害念,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覺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便速修習廣布。
「我生無欲念、多思念,生無恚念、無害念、多思念。我復作是念:『多思念者,身之ⓔ憙忘,則便損心②,我寧可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令不損心。』我於後時便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而不損心。我生無欲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③;生無恚念、無害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所以者何?我不見因此生無量惡不善之法。猶如秋後月收一切穀訖,牧牛兒放牛野田時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所以者何?牧牛兒不見因此故當得罵詈④,得打、得縛,有過失也,是故彼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我亦如是,生無欲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生無恚念、無害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所以者何?我不見因此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比丘者,隨所思、隨所念,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無欲念者,則捨欲念,以多念無欲念故,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無恚念、無害念者,則捨恚念、害念,以多念無恚念、無害念故,心便樂中。彼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通智作證,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此比丘離欲念、離恚念、離害念,則得解脫生、老、病、死、愁憂、啼哭,離一切苦。猶如一無事處有大泉水,彼有群鹿遊住其中。有一人來,不為彼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塞平正路,開一惡道,作大坑塹,使人守視。如是群鹿一切死盡。復有一人來,為彼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開平正路,閉塞惡道,卻守視人,如是群鹿普得安濟。
「比丘!當知我說此喻,欲令知義,慧者聞喻,則解其趣。此說有義,大泉水者,謂是五欲愛念歡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大泉水者,當知是五欲也。大群鹿者,當知是沙門、梵志也。有一人來,不為彼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是魔波旬也。塞平正路,開一惡道者,是三惡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也。惡道者,當知是三惡不善念。復更有惡道,謂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是為八。作大坑塹者,當知是無明也。使人守者,當知是魔波旬眷屬也。復有一人來,為彼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閉塞惡道,開平正路者,是三善念: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也。道者,當知是三善念。復更有道,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
「比丘!我為汝等開平正路,閉塞惡道,填平坑塹,除卻守人。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無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經第六竟ⓙ(千五百九十三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七千四百六十八字)ⓛ第二小土城誦ⓜ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真」,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真」。
ⓓ 「念」,巴利本作 Vitakka。
ⓔ 「之」,大正藏原為「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 「室」,宋、元、明三本作「定」。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 明本無「念經第六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百九十三字」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四百六十八字」八字。
ⓜ 大正藏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註解]
① 遮:阻擋。
② 多思念者,身定憙忘,則便損心:「身定憙忘」根據校勘可能是「身之憙忘」。 南傳對照的經文為「然而,當過於長久地隨尋思、隨伺察時,我的身體會疲倦;當身體疲倦時,心會被弄亂;當心被弄亂時,心是與定遠離的」。大意是說雖然沒有惡念, 但是過於長久沒有限制的思考可能導致身體疲憊, 心定就比較不容易了。也可參考《中阿含經》卷43〈2 根本分別品〉:「不齊限說者,煩身,念憙忘,心疲極,聲壞,向智者不自在也。齊限說者,不煩身,念不憙忘,心不疲極,聲不壞,向智者得自在也。」(CBETA, T01, no. 26, p. 702, c27-p. 703, a1)
③ 向法次法: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法次法向」、「如說修行」。
④ 詈:責罵。讀音同「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名為「念經」,和四念處的心念處的技巧有很深的關係。在練習身念處使得心比較安定後,進一步練習心念處時,觀察自己的心念:
觀察每一念是有貪欲、無貪欲、有瞋恚、無瞋恚、有加害心、無加害心。(熟悉後也可拓展為觀察三毒或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持續地看著念頭,標記念頭,心自然漸漸不會亂跑。本經比喻為一位牧牛人在穀物成熟時須要看緊牛群,防止牠們走偏到田中。
心持續地標記久了也會累,雖然相對於五欲已經輕安多了,但還不如得定的輕安。
等到能夠持續地無貪欲、無瞋恚、無加害心後,最後能進入「純粹的知與持續的念」的狀態,不用再刻意標記念頭。這是一種接納地覺知而不干涉的心理態度,只是輕鬆地看著念頭的生滅,這樣可導致正念現前。本經比喻為牧牛人在當穀物收割後,就不需要一再趕牛,只要輕鬆地看著牛了。
在正念的狀態,要修止以獲得正定就容易得多,因為初禪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此時已無五蓋等不善法,將心念專注在所緣上修定就容易得多。
基於正念也可以修觀,例如靜靜地、像個旁觀者,看著所有感官覺知的生起及滅去,都是無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