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佛與無數眾生,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舍利弗將眾多比丘而經行。大目ⓐ乾連及大迦葉、阿那律、離越、迦旃延、滿願子,優波ⓑ離、須菩提、羅云、阿難比丘,各各將眾多比丘自相娛樂。提婆達兜亦復將眾多比丘而自經行。
爾時,世尊見諸神足弟子,各將其眾而自經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①,猶如乳與乳相應,ⓒ酥與[*]酥相應,糞ⓓ除屎ⓔ溺各自相應。此亦如是,眾生根ⓕ源所行法則各自相應,善者與善相應,惡者與惡相應。汝等頗見舍利弗比丘將諸比丘經行乎?」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佛告比丘:「如此諸人皆智慧之士。」
又告比丘:「汝等頗見目連比丘將諸比丘經行ⓖ乎?」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又問:「汝等見迦葉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十ⓗ一頭陀行法之人也。」
又問:「汝等見阿那律比丘不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天眼第一。」
又問:「頗見離越比丘不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比丘:「此諸人皆是入定之士。」
又問:「汝等頗見迦旃延比丘不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分別義理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滿願子②比丘不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比丘:「此諸賢士皆是說法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優波[*]離③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人皆是持禁律④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須菩提比丘不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上人皆是解空第一。」
又問:「汝等頗見羅云⑤比丘不乎?」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是戒具足士。」
又問:「汝等頗見阿難比丘不乎?」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佛告ⓙ比丘:「此諸賢士皆是多聞第一,所受不忘。」
又問:「汝等頗見提婆達兜比丘將諸人而經行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佛告之曰:「此諸人為惡之ⓚ首,無有善本。」
爾時,世尊便說斯頌:
「莫與惡知識, 與愚共從事,
當與善知識, 智者而交ⓛ通。
若人本無惡, 親近於惡人,
後必成惡因, 惡名遍天下。」
爾時,提婆達兜弟子三十餘人,聞世尊說此偈已,便捨提婆達兜來至佛所,頭面禮足,求改重罪⑥,又白世尊:「我等愚惑不識真偽,捨善知識,近惡知識,唯願世尊當見ⓜ原恕,後更不犯。」
佛告比丘:「聽汝悔過,改往修來,勿復更犯。」爾時,提婆達兜弟子承世尊教ⓝ誡,在ⓞ閑靜之處,思惟妙義,剋己行法,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比丘當知,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⑦,猶如以淨與淨相應,不淨者與不淨相應。是故,比丘!當學與淨相應;去ⓑⓒ離不淨。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乾=揵【宋】【元】【明】,=健【聖】
????
ⓑ 「波」,聖本作「婆」。*
ⓒ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 除=與【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 溺=尿【聖】
「溺」,聖本作「尿」。 「尿」,大正藏原為「溺」,今依據聖本改作「尿」。
ⓕ 源=無【宋】
「源」,宋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本改作「無」。
ⓖ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 一=二【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 人+(等)【聖】
「人」,聖本作「人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諸)+比【聖】
「比」,聖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首=道【聖】
「首」,聖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首」,今依據聖本改作「道」。
ⓛ 通=道【聖】
「通」,聖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通」,今依據聖本改作「道」。
ⓜ 原=無【聖】
「原」,聖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聖本改作「無」。
ⓝ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 閑=閒【明】
「閑」,明本作「閒」。 「閒」,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明本改作「閒」。
ⓐ 以+(然)【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以然」。 大正藏無「然」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淨」,大正藏在「去」字之前有一「淨」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① 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根器性情相似的各個人,好人和好人同在一起,壞人和壞人同在一起。「并」通「並」,一齊。
② 滿願子: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樓那」、「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滿慈子」。
③ 優波離: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奉持戒律,無所觸犯」第一。佛滅後他並主持誦出律藏。又譯為「優婆離」。
④ 禁律:即「律」,比丘、比丘尼應遵守的禁戒,由佛陀所制定。音譯為毘尼、毘奈耶。
⑤ 羅云: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雲」、「羅睺羅」。
⑥ 求改重罪:請求佛陀原諒,願改正自己所犯的重大罪行。
⑦ 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根器性情相似的眾生,壞人和壞人類聚,好人和好人類聚,過去、未來的眾生也是如此,物以類聚。這句是說現在的眾生物以類聚,過去、未來的眾生也是物以類聚。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志向者與下劣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善的志向者與善的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物以類聚,因此要自己多修行,並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