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第6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神祇恒水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摩竭牧牛人愚惑,少智慧,意欲從恒水此岸,渡牛至彼岸,亦復不觀彼此之岸深淺之處,便驅牛入水,先[*]渡瘦者,又犢尚小,在水中央,極為羸劣,不能得至彼岸。復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不得[*]渡,於中受其苦惱。次復,[*]渡極有力者,亦在水中,受其困厄。

「今我眾中比丘亦復如是,心意闇鈍,無有慧明,不別生死位,不別魔之橋船,意欲[*]渡生死之流,不習於禁戒之法,便為波旬得其便也。從邪道求於涅槃,望得滅度,終不果獲。自造罪業,復墮他人著罪中。

「猶摩竭牧牛人黠慧多智,意欲[*]渡牛至彼此之岸,先觀察深淺之處,前[*]渡極盛力牛到彼岸;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得[*]渡至彼岸;次[*]渡極羸者,亦[*]渡無他,小犢尋從其後而濟[*]渡無為。

「比丘!如來亦復如是,善察今世、後世,觀生死之海,魔之徑路,自以八正道度生死[*]之難。復以此道度不度者,猶如導牛之正;一正,餘者悉從。我弟子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以身作證而自遊化,度魔境界至無為處。亦如彼有力之牛[*]渡彼恒水得至彼岸。我聲聞亦復如是,斷五下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還來此間,度魔境界至無為處。如彼中流之牛,不肥不瘦,得[*]渡恒水而無疑難。我弟子亦復如是,斷三結使,婬、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盡於苦際,斷魔境界至無為[*]之處。如彼瘦[>牛]將諸小犢得[*]渡彼恒水,我弟子亦復如是,斷結使,成須陀洹,必至得度,度魔境界,度生死之難。如彼小犢從母得[*]渡。我弟子亦復如是,持信奉法,斷魔諸縛,至無為處。」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魔王所應獲,  不究生死邊,
 如來今究竟,  世間現慧明。
 諸佛所覺了,  梵志不明曉,
 猶涉生死岸,  兼度未度者。
 今此五種人,  及餘不可計,
 欲度生死難,  盡佛威神力。

「是故,比丘!當專其心,無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賢聖八品之道;依賢聖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所以然者,猶如彼愚牧牛之人,外道梵志是也,自溺生死之流,復墮他人著罪中。彼恒水者,即是生死[*]之海也。彼黠慧牧牛者,如來是也;度生死[*]之難,由聖八品道。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八聖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九=八【聖】*

  「九」,聖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八」。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第四十三之二=分之餘【聖】

  「第四十三之二」,聖本作「分之餘」。
  「分之餘」,大正藏原為「第四十三之二」,今依據聖本改作「分之餘」。

二=餘【宋】【元】

  「二」,宋、元二本作「餘」。
  「餘」,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餘」。

(時)+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時我」。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干=千【明】

  「干」,明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干」,今依據明本改作「千」。

〔三〕-【聖】

  聖本無「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頸=頭【宋】【元】【明】【聖】

  「頸」,宋、元、明、聖四本作「頭」。
  「頭」,大正藏原為「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頭」。

然=燃【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燃」。

口出火光=或口出火【宋】【元】【明】

  「口出火光」,宋、元、明三本作「或口出火」。
  「或口出火」,大正藏原為「口出火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或口出火」。

擔=擭【元】【明】,=攫【宋】

  ????

矛=鉾【宋】【元】【明】,=牟【聖】

  ????

擔持=持擔【聖】,〔擔〕-【宋】【元】【明】

  ????

乎+(爾時我再三不對魔語我曰沙門畏我不乎)十七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杖=仗【宋】【元】【明】【聖】

  「杖」,宋、元、明、聖四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仗」。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恬=淡【宋】【元】【明】

  「恬」,宋、元、明三本作「淡」。
  「淡」,大正藏原為「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淡」。

泊=怕【聖】

  「泊」,聖本作「怕」。
  「怕」,大正藏原為「泊」,今依據聖本改作「怕」。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執=捉【宋】【元】【明】

  「執」,宋、元、明三本作「捉」。
  「捉」,大正藏原為「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捉」。

動+(也)【宋】【元】【明】

  「動」,宋、元、明三本作「動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當【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

〔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憙=喜【聖】

  「憙」,聖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憙」,今依據聖本改作「喜」。

〔三〕-【明】

  明本無「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以〕-【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以)+正【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以正」。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本)+作【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本作」。
  大正藏無「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甚=其【元】【明】

  「甚」,元、明二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甚」,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其」。

所=我【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

伸=申【宋】【聖】

  「伸」,宋、聖二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申」。

旬+(曰)【宋】【元】【明】

  「旬」,宋、元、明三本作「旬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語+(時)【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語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涌=勇【宋】【聖】

  「涌」,宋、聖二本作「勇」。
  「勇」,大正藏原為「涌」,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勇」。

〔此〕-【聖】

  聖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緣)+一【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緣一」。
  大正藏無「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修行)【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修行」。
  大正藏無「修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拳=捧【聖】

  「拳」,聖本作「捧」。
  「捧」,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捧」。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𩊅>䩕]=鞭【宋】【元】【明】

  「[𩊅>䩕]」,宋、元、明三本作「鞭」。
  「鞭」,大正藏原為「[𩊅>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鞭」。

~M. 34. Gopālaka.,[No. 99(1248)]

  ????

恒水~Gaṅgānadī.

  ???

摩竭牧牛人~Māgadhaka.

  ???

〔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渡=度【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位=徑【宋】【元】【明】【聖】

  「位」,宋、元、明、聖四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徑」。

〔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度=渡【聖】

  「度」,聖本作「渡」。
  「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聖本改作「渡」。

墮=隨【元】

  「墮」,元本作「隨」。
  「隨」,大正藏原為「墮」,今依據元本改作「隨」。

此之=岸此【宋】【元】【明】

  「此之」,宋、元、明三本作「岸此」。
  「岸此」,大正藏原為「此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岸此」。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導」,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導」。

此=世【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世」。
  「世」,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至=生【元】【明】

  「至」,元、明二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生」。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三)+結【宋】【元】【明】

  「結」,宋、元、明三本作「三結」。
  大正藏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從母得=隨從母【宋】【元】【明】

  「從母得」,宋、元、明三本作「隨從母」。
  「隨從母」,大正藏原為「從母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隨從母」。

斯=此【宋】【元】【明】

  「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猶涉=獨步【聖】

  「猶涉」,聖本作「獨步」。
  「獨步」,大正藏原為「猶涉」,今依據聖本改作「獨步」。

(賢)+聖【宋】【元】【明】

  「聖」,宋、元、明三本作「賢聖」。
  大正藏無「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恒水:恆河。

次渡極羸者,亦渡無他:接著渡體弱的牛,讓體弱的牛也無恙地渡河。「無他」指無恙,這裡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時期人類居住於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無它」為問候語。

復以此道度不度者:再以這個方法渡還沒有到彼岸的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本經的譬喻中,有智慧的牧牛人會安排健壯的大牛先渡河,大牛的腿長,牛蹄較容易觸及河底,且較有經驗處理各種狀況,因此由大牛先走,跟隨在後面的中牛、小牛較能順利渡河;如果讓小牛先渡河,小牛的腿短,牛蹄不容易觸及河底,容易被水流捲入,則整群牛失去了前導,也可能因此驚慌失措。因此聰明的牧牛者會觀察此岸、彼岸,安排大牛先過、其他牛跟隨著。

佛陀發現、親證八正道後,除了介紹八正道的途徑,也會對僧團作適切的安排,善巧地次第教導不同程度的弟子們,讓弟子們次第到彼岸。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