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第2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大地獄。云何為八?一者還活地獄,二者黑繩地獄,三者等害地獄,四者涕哭地獄,五者大[*]涕哭地獄,六者阿鼻地獄,七者炎地獄,八者大炎地獄如是,比丘!八大地獄。」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還活及黑繩,  等害二[*]涕哭,
 五逆阿鼻獄,  炎大炎地獄。
 此名八地獄,  其中不可處,
 皆由惡行本,  十六隔子圍。
 然彼鐵獄上,  為火之所燒,
 遍一由旬內,  熾火極熱盛。
 四城四門戶,  其間甚平整,
 又以鐵作城,  鐵板覆其上。

「斯由眾生罪報之緣,令彼眾生受苦無量,肉血消盡,唯有骨存。以何等故,名為還活地獄?復有彼眾生形體挺直,亦不動搖,為苦所逼,不能移轉,形體以無肉血。是時,眾生自相謂言:『眾生還活,還活。』是時,彼眾生便自還活。以此因緣,故名為還活地獄。

「復以何因,名為黑繩地獄?然彼眾生形體筋脈皆化為繩,以鋸鋸身,故名為黑繩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等害地獄?是時,彼眾生集在一處,而梟其首,尋復還生。由此因緣,名為等害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涕哭地獄?然彼眾生善本斷滅,無毛髮遺餘在;在彼地獄中,受惱無量,於中稱怨喚呼,聲不斷絕。由此因緣,名為[*]涕哭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涕哭地獄?然彼眾生在地獄中,受無量苦痛,不可稱計;於中喚呼、椎胸、自摑,同聲唱㘁。由此因緣,名為大[*]涕哭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阿鼻地獄?然眾生之類殺害父母,壞佛偷婆,鬥亂眾僧,習邪倒見,與邪見共相應,一切不可療治。以是之故,名為阿鼻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炎地獄?然眾生[*]之類在彼獄中,形體煙出,皆融爛,故名為炎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炎地獄?然彼眾生在此獄中,都不見罪人之遺餘。是謂,比丘!由此因緣,名為八大地獄。

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其名優鉢地獄、鉢頭地獄、拘牟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未曾有地獄、永無地獄、愚惑地獄、縮聚地獄、刀山地獄、湯火地獄、火山地獄、灰河地獄、荊棘地獄、沸屎地獄、劍樹地獄、熱鐵丸地獄。如是比十六隔子不可稱量,使彼眾生,生地獄中。

「彼或有眾生毀正見者,誹謗正法而遠離之,命終之後皆生還活地獄中。諸有眾生好喜殺生,便生黑繩地獄中。其有眾生屠殺牛、羊及種種類,命終之後生等害地獄中。其有眾生不與取,竊他物者,便生[*]涕哭地獄中。其有眾生常喜淫泆,有復妄語,命終之後生大[*]涕哭地獄中。其有眾生殺害父母,破壞神寺,鬥亂聖眾,誹謗聖人,習倒邪見,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中。其有眾生,此間聞語,復傳來至彼,設彼間聞,復傳來至此,求人方便,彼人命終之後生炎地獄中。其有眾生鬥亂彼此,貪著他物,興起慳疾,意懷猶豫,命終之後生大炎地獄中。其有眾生造諸雜業,命終之後生十六隔子中。

「是時,獄卒役彼眾生,苦痛難量;或斷手,或[*]斷腳,或斷手腳;或截鼻,或斷耳,或斷耳鼻;或取材木押之,或以草著其腹,或取髮懸之,或剝其皮,割其肉,或分為二分,或還縫合之,或取五[則>刖]之,或取火側炙之,或融鐵灑之,或五之,或長其身,或以利斧而梟其首,尋復還生。要當人中罪畢,然後乃生。是時,獄卒取彼眾生,大椎碎其形體,或取脊脈剝之,驅逐使上劍樹,復驅使使下;是時,有鐵[口*(隹/乃)]烏尋復食之,復取五繫之,不得動轉,尋復舉著大湯中,加以鐵叉而害其身,風吹其身,復還生如故。是時,獄卒復使眾生上刀山、火山不令停住,其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人中所作罪畢,然後乃出。

「是時,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復求入熱灰地獄中受苦無量,復從中出,入逆刺地獄,其中風吹痛不可計,復從中出,入熱屎地獄中。是時,熱屎地獄中有濡細虫,噉彼骨肉。是時,眾生不堪受苦痛,復移至劍樹地獄,傷壞形體,痛不可忍。

「是時,獄卒語彼眾生曰:『汝等為從何來?』是時罪人報曰:『我曹亦復不知為從何來?』又問:『為從何去?』報曰:『亦復不知當何所至?』又問:『今欲求何等?』報曰:『吾等極患飢渴。』是時,獄卒以熱鐵丸著彼罪人口中,燒爛身體,痛不可堪,要當畢其罪本,然後乃命終。是時,罪人復還歷經爾許地獄,於中受苦數千萬歲,然後乃出。

「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是念:『諸有眾生身、口、意行惡,盡當受如是之罪;諸有眾生身、口、意行善者,如是之比皆當生光音天。』」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常歡喜,  如彼光音天,
 智者常懷懼,  猶如處地獄。

「是時比丘,聞閻羅王作是教令:『我今何日當滅昔所作罪,於此命終得受人形,生中國之中,與善知識共會,父母篤信佛法,於如來眾中得出家學道,於現法中得盡有漏成無漏。我今重苦汝,勤加用意,去離難處,得生中國,與善知識相遇,得修梵行,所願成果不失本誓。』是故,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離八大地獄及十六隔子者,當求方便,修八正道。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涕=啼【宋】*【元】*【明】*

  「涕」,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為「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如是=是謂【宋】【元】【明】【聖】

  「如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是謂」。
  「是謂」,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謂」。

熱=赫【宋】【元】【明】

  「熱」,宋、元、明三本作「赫」。
  「赫」,大正藏原為「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赫」。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復有=又【宋】【元】【明】

  「復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復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能=得【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得」。
  「得」,大正藏原為「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還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還活」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還活」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因+(緣)【宋】【元】【明】

  「因」,宋、元、明三本作「因緣」。
  大正藏無「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繩=綖【宋】

  「繩」,宋本作「綖」。
  「綖」,大正藏原為「繩」,今依據宋本改作「綖」。

名+(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有)【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椎=推【聖】

  「椎」,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切=劫【宋】【元】【明】【聖】

  「切」,宋、元、明、聖四本作「劫」。
  「劫」,大正藏原為「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劫」。

皆+(悉)【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無「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故名大燄地獄)+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故名大燄地獄是」。
  大正藏無「故名大燄地獄」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然八地獄)+一【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然八地獄一」。
  大正藏無「然八地獄」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鉢地獄=憂【聖】

  「優鉢地獄」,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鉢地獄」,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火=灰【宋】【元】【明】【聖】

  「火」,宋、元、明、聖四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灰」。

比=此【明】

  「比」,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比」,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身壞命終)+生【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身壞命終生」。
  大正藏無「身壞命終」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泆=逸【宋】

  「泆」,宋本作「逸」。
  「逸」,大正藏原為「泆」,今依據宋本改作「逸」。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復傳來=傳使【宋】【元】【明】

  「復傳來」,宋、元、明三本作「傳使」。
  「傳使」,大正藏原為「復傳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傳使」。

疾=嫉【宋】【元】【明】【聖】

  「疾」,宋、元、明、聖四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嫉」。

子+(之)【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子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斷+(其)【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斷其」。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或截…耳〕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或截…耳」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或截…耳」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斷=截【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截」。
  「截」,大正藏原為「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截」。

押=壓【宋】【元】【明】

  「押」,宋、元、明三本作「壓」。
  「壓」,大正藏原為「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壓」。

(或)+割【宋】【元】【明】

  「割」,宋、元、明三本作「或割」。
  大正藏無「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磔=搩【宋】【元】【明】【聖】

  「磔」,宋、元、明、聖四本作「搩」。
  「搩」,大正藏原為「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搩」。

長=張【宋】【元】【明】

  「長」,宋、元、明三本作「張」。
  「張」,大正藏原為「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張」。

(所作)+罪【宋】【元】【明】

  「罪」,宋、元、明三本作「所作罪」。
  大正藏無「所作」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生=出【宋】【元】【明】【聖】

  「生」,宋、元、明、聖四本作「出」。
  「出」,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椎=搥【宋】【元】,=槌【明】,=推【聖】

  ????

(又)+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又復」。
  大正藏無「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驅逐使上劍樹〕-【聖】

  聖本無「驅逐使上劍樹」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驅逐使上劍樹」六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使〕-【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口*(隹/乃)]=觜【宋】【元】【明】

  「[口*(隹/乃)]」,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為「[口*(隹/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鳥>烏]=鳥【明】

  「[鳥>烏]」,明本作「鳥」。
  「鳥」,大正藏原為「[鳥>烏]」,今依據明本改作「鳥」。

鑊=濩【聖】

  「鑊」,聖本作「濩」。
  「濩」,大正藏原為「鑊」,今依據聖本改作「濩」。

刀山火=大刀【聖】

  「刀山火」,聖本作「大刀」。
  「大刀」,大正藏原為「刀山火」,今依據聖本改作「大刀」。

其=於【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計=量【宋】【元】【明】

  「計」,宋、元、明三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量」。

苦=痛【宋】【元】【明】【聖】

  「苦」,宋、元、明、聖四本作「痛」。
  「痛」,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痛」。

復=從【元】

  「復」,元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元本改作「從」。

刺=剌【宋】【元】【明】

  「刺」,宋、元、明三本作「剌」。
  「剌」,大正藏原為「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剌」。

濡=軟【宋】【元】【明】

  「濡」,宋、元、明三本作「軟」。
  「軟」,大正藏原為「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軟」。

歷經=經諸【聖】,〔歷〕-【宋】【元】【明】

  ????

常=先【聖】

  「常」,聖本作「先」。
  「先」,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聖本改作「先」。

比丘=罪人【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罪人」。
  「罪人」,大正藏原為「比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罪人」。

中國之中=在中國【宋】【元】【明】

  「中國之中」,宋、元、明三本作「在中國」。
  「在中國」,大正藏原為「中國之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中國」。

苦=告【宋】【元】【明】【聖】

  「苦」,宋、元、明、聖四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告」。

〔難〕-【宋】

  宋本無「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難」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還活地獄:即「等活地獄」。此地獄眾生受苦而死,旋即再復活再受苦。(八大地獄條目應與雜阿含#1244整合之)

黑繩地獄:此獄眾生先以黑繩秤量肢體,然後斬鋸,故稱黑繩。

等害地獄:此獄眾生被集中起來,集體被砍掉頭,然後再復活,因此叫等害地獄。

涕哭地獄:此獄眾生善根斷滅,無一絲一毫善根存留,於此獄中受苦無量,逼於眾苦,啼哭不斷,因此叫啼哭地獄。

大涕哭地獄:此獄眾生比涕哭地獄更痛苦,於中呼喊,捶胸,嚎叫,因此叫大涕哭地獄。

阿鼻地獄:即「無間地獄」。無間有五義:(一)趣果無間。(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

炎地獄:此獄眾生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故名炎地獄。

大炎地獄:大炎地獄溫度比炎地獄還高,眾生於此間身心內外都燃燒,燒到不見屍骨,但卻不死並繼續受苦。又譯為「大炎」。

隔子:八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磔:音「折」。分裂肢體的酷刑。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八難處:不得遇佛、不聞正法的八種障難:在地獄難,在餓鬼難,在畜牲難,在長壽天難,在邊地之鬱單越(北俱盧洲)難,盲聾瘖難,世智辯聰難,生在佛前佛後難。

[對應經典]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