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極妙之法,初、中、竟善,義理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經名為淨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彼云何名為淨諸漏法?或有有漏,緣見得斷;或有有漏,恭敬得斷;或有有漏,親近得斷;或有有漏,遠離得斷;或有有漏,娛樂得斷;或有有漏,威儀得斷;或有有漏,思惟得斷。

「彼云何有漏由見得斷?於是,凡夫之人不睹聖人,不順從如來之法,不能擁護賢聖之法,不親近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其聞法所應思惟法者亦不分別,不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便增多。此法不應思惟而思惟之。

「彼云何法應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令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可思惟而不思惟,所不應思惟者便思惟之。應思惟者復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過去久遠?我今當有過去久遠?』或復思惟:『無過去久遠?云何當有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我今當有將來久遠?』或復言:『無將來久遠。云何當有將來久遠?為誰有將來久遠?云何有此眾生久遠?此眾生久遠為從何來?從此命終當生何處?』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興六見,展轉生邪見想──有我見,審有此見無有我見,審興此見有我見、無我見,於中起審見;又復自觀身,復興此見:於己而不見己;復興此見: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於中起此見。爾時,彼人復生此邪見: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存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是謂名為邪見之聚。邪見、災患、憂、悲、苦、惱,皆由此生而不可療治,亦復不能捨,遂增苦本,由是不為沙門之行、涅槃之道。

「又復,比丘!賢聖弟子修其法,不失次敘,善能擁護,與善知識共從事,彼能分別;不可思惟法亦能知;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應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應思惟法而思惟之。

「彼云何不應思惟法而不思惟之?於是,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是謂此法不應思惟之。

「彼何等法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於是,諸法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而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可思惟之。

「彼不應思惟者亦不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作如是思惟,便滅三法。云何為三?身耶、戒盜、疑。設不知、見,則增有漏之行;設見、聞、念、知者,則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見,有漏便不生。是謂此漏見所斷也。

「彼云何漏恭敬所斷?於是,比丘!堪忍飢寒,勤苦風雨、蚊虻、惡言、罵辱,身生痛腦,極為煩疼,命垂欲斷,便能忍之。若不爾者,便起苦惱。設復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謂此漏恭敬所斷。

「彼云何漏親近所斷?於是,比丘!持心受衣,不興榮飾,但欲支其形體,欲除寒熱,欲令風雨不加其身,又覆形體不令外露。又持心隨時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體,使故痛得差,新者不生;守護眾行,無所觸犯,長夜安隱而修梵行,久存於世。復持心意親近床[*]座,亦不著榮華服飾,但欲除飢寒、風雨、蚊虻之類,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復持心親近醫藥,不生染著之心;於彼醫藥,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體得安隱。設不親近者,則生有漏之患。若親近,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親近所斷。

「彼云何有漏遠離所斷?於是,比丘!除去亂想,猶如惡象、駱駝、牛、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棘、峻崖、濕泥,皆當遠離之。莫與惡知識從事,亦復不與惡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設不將護者,則生有漏;設擁護者,則不生有漏,是謂有漏遠離所斷。

「彼云何有漏娛樂所斷?於是,比丘!生欲想而不捨離,設起瞋恚想,亦不捨離,設復起疾想,亦不捨離,設不捨離者,則生有漏;能捨離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謂此漏娛樂所斷。

「云何有漏威儀所斷?於此,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污之心,具足眼根,亦無缺漏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不起染污之心,亦不起想著而護意根。若不攝其威儀,則生有漏;若攝其威儀者,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威儀所斷。

「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斷?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修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則生有漏之患;設能修者,則不生有漏之患。是謂此漏思惟所斷。

「若復,比丘!於比丘中諸所有漏,見斷者便見斷之,恭敬斷者便恭敬斷之,親近斷者親近斷之,遠離斷者遠離斷之,威儀斷者威儀斷之,思惟斷者思惟斷之。是謂,比丘!具足一切威儀,能斷結、去愛,度於四流,漸漸越苦。是謂,比丘!除有漏之法。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類,今已施行。汝等常樂閑居樹下,勤加精進,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訓教。」

爾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校勘]

~M. 2. Sabbāsava.,[No. 26(10), No. 31]

  ????

我+(今)【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中竟善義理=善中善竟善理義【宋】【元】【明】,中竟=善中【聖】

  ????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或有有漏恭敬得斷」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應【宋】【元】【明】

  「應」,宋、元、明三本作「所應」。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遠+(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十九字【宋】【元】【明】【聖】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此+(有)【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邪見」,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見」。

存=在【聖】

  「存」,聖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存」,今依據聖本改作「在」。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敘=緒【元】【聖】

  「敘」,元、聖二本作「緒」。
  「緒」,大正藏原為「敘」,今依據元、聖二本改作「緒」。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思惟者而不)+思【宋】【元】【明】

  「思」,宋、元、明三本作「思惟者而不思」。
  大正藏無「思惟者而不」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可+(思惟而)【宋】【元】【明】

  「可」,宋、元、明三本作「可思惟而」。
  大正藏無「思惟而」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可)【聖】

  「不」,聖本作「不可」。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耶=邪【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不)+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不見」。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腦=惱【宋】【元】【明】【聖】

  「腦」,宋、元、明、聖四本作「惱」。
  「惱」,大正藏原為「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惱」。

欲=使【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又+(復)【宋】【元】【明】【聖】

  「又」,宋、元、明、聖四本作「又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痛=疾【元】【明】

  「痛」,元、明二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疾」。

差=瘥【宋】【元】【明】

  「差」,宋、元、明三本作「瘥」。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柘=荊【聖】

  「柘」,聖本作「荊」。
  「荊」,大正藏原為「柘」,今依據聖本改作「荊」。

棘=蕀【聖】

  「棘」,聖本作「蕀」。
  「蕀」,大正藏原為「棘」,今依據聖本改作「蕀」。

濕=深【宋】【元】【明】,=涅【聖】

  ????

(設)+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設能」。
  大正藏無「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威【宋】【元】【明】

  「威」,宋、元、明三本作「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威」。
  大正藏無「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結去愛=愛結【宋】【元】【明】

  「結去愛」,宋、元、明三本作「愛結」。
  「愛結」,大正藏原為「結去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愛結」。

苦=於苦際【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於苦際」。
  「於苦際」,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苦際」。

慈=愍【宋】【元】【明】

  「慈」,宋、元、明三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為「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愍」。

訓教=教訓【宋】【元】【明】

  「訓教」,宋、元、明三本作「教訓」。
  「教訓」,大正藏原為「訓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教訓」。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恭敬:「恭」是謙退,「敬」是尊敬,在這裡特指逆來順受,帶有縮小自我以忍受的意思。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忍受」,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忍耐」。

娛樂:在這裡特指去苦向樂、離惡不善法而自娛樂。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除去」,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用」。

思惟:在這裡特指禪修的思惟,例如「思惟七覺意」中的用法。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修習」,相當的《一切流攝守因經》經文作「增行」。

有我見,審有此見:認為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推究而有這樣的邪見。審指「推究」。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

無有我見,審興此見:認為我不存在(斷滅見),推究而興起這樣的邪見。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此見生而生真無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沒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

有我見、無我見:認為我有恆常不變的,也有不存在的。對應經典相當的文句及意義不同,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神見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於己而不見己:有恆常不變的自我,只是我見不到。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神見非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我不存在,只是我見不到我不存在。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非神見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不去心首:(這樣的想法)不離開心頭。

疾想:傷害(他人)的念頭。又譯為「害想」、「害念」。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在本經中的命名較為不直覺,可參考對應經典,較為易懂:

《中阿含經》 本經 南傳《中部尼柯耶》 說明
見解正確,而能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而不生煩憂。
威儀 自制 善護六根,如理作意,以不淨觀對治,而不生煩憂。
遠離 迴避 遠離凶險,如兇惡野獸、危險環境、惡朋友、惡外道,而不生煩憂。
親近 受用 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但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維持生命以修行,而不生煩憂。
恭敬 忍受 忍耐而能精進斷惡修善,忍受飢寒、蚊蟲、辱罵、病苦,而不生煩憂。
娛樂 除去 除去貪欲的念頭、瞋恚的念頭、加害的念頭,而不生煩憂。
思惟 思惟 修習 禪修七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而不生煩憂。


這七個中,可說前兩個(見、護)是基礎,若沒有正見或放逸六根,自然會有沒完沒了的煩惱;中間三個(離、用、忍)是治標,妥善地處理世間的事,以免起煩惱;最後兩個(除、思惟)是治本,從內在的根源消除煩惱。

就治標的三個來看,遠「離」凶險,而不會自找麻煩、自尋煩惱。然而生活上還有許多必須處理的事務,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維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頓造成的煩惱,也以「不是為了享受」的心態避免起貪心。但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生活的困頓及環境的惡劣,也只能「忍」,逆來順受而避免起瞋心,並精進修行以斷惡修善。

  • 有漏由見得斷,為何以正思惟來解說?

有同學提問:「有漏由『見』得斷,為何解說中講了許多『正思惟』?」

如果沒有正確的見解,就會對人事物有錯誤的想法,因此而起種種煩惱。

就原理來看,八正道有次第關係,因此正見(八正道的第一個)有助於正思惟(八正道的第二個),而能漸次完成八正道,斷除各種煩惱。

  • 六種邪見的列舉

沒有正見而產生的六種邪見,本經及對應經典所列舉的不太相同。由於邪見本來就是凡夫臆測錯誤的見解,沒有標準可言,數量更是遠多於六種,因此不同的傳承或譯者也可有不同的列舉或解讀,不須拘泥於何者才是其正確的定義。

本經及對應經典中所列舉的六種邪見,如下表所示:

本經 《中阿含經》 南傳《中部尼柯耶》
有我見 真有神 有我的真我
無有我見 真無神 沒有我的真我
有我見無我見 神見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於己而不見己 神見非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於無我而不見無我 非神見神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存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 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真我,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七日品之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40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