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入慈三昧,心無恚怒,所謂ⓐ梵摩達①比丘是。入悲三昧,成就本業,所謂須深②比丘是。得ⓑ喜行德,無若干想,所謂娑ⓒ彌陀③比丘是。常守護心,意不捨離,所謂躍波迦比丘是。行焰盛三昧,終不懈墮ⓓ,所謂曇彌④比丘是。言語麁ⓔ獷,不避尊貴,所謂比利陀婆遮⑤比丘是。ⓕ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入金剛三昧,不可沮壞,所謂無畏比丘是。所ⓗ說決了,不懷怯弱,所謂須泥多比丘是。恒樂靜寂,意不處亂,所謂陀摩比丘是。義不可勝,終不可伏,所謂須羅陀比丘是。」
梵摩達.須深 娑ⓘ彌.躍.曇彌
ⓙ毘利陀.無畏 須泥陀.須羅
[校勘]
ⓐ 大正藏無「所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喜=善【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善」。 「善」,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 「娑」,宋、元、明三本作「婆」。
ⓓ 「懈墮」,大正藏原為「解脫」,今依據聖本改作「懈墮」。
ⓔ 獷=穬【宋】【元】【聖】
「獷」,宋、元、聖三本作「穬」。 「穬」,大正藏原為「獷」,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穬」。
ⓕ 〔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十四字-【宋】
宋本無「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十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十四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 〔比丘〕-【聖】
聖本無「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丘」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說=謂【聖】
「說」,聖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聖本改作「謂」。
ⓘ 「娑」,元、明二本作「婆」。
ⓙ 毘利陀=比利陀【宋】【元】【明】
「毘利陀」,宋、元、明三本作「比利陀」。 「比利陀」,大正藏原為「毘利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利陀」。
[註解]
① 梵摩達:比丘名,原為外道弟子,他的外道師父常和他跟隨在佛陀之後行走,他的外道師父用盡方法毀謗佛陀,而梵摩達則用盡方法稱讚佛陀。詳見《長阿含經》卷十四第21經梵動經。【待研究是否和《長阿含經》中者為同人,以及和後者是否為同人。】or Brahmadatta Thera. He was the son of the king of Kosala, and, having witnessed the Buddha’s majesty at the consecration of Jetavana, he entered the Order and in due course became an arahant. One day, while going for alms, he was abused by a brahmin, but kept silence. Again and again the brahmin abused him, and the people marveled at the patience of Brahmadatta, who then preached to them on the wisdom of not returning abuse for abuse. The brahmin was much moved and entered the Order under Brahmadatta. Thag. vs. 441-6; ThagA.i.460ff.
② 須深:比丘名,原為外道弟子,佛教僧團在當時獲得許多供養,因此外道派他到佛教僧團臥底以盜法。佛陀知道須深的動機,但仍讓他出家,後來須深尊者聽佛說法證初果,而向佛懺悔,詳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7經。
③ 娑彌陀:比丘名,《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根本分別品 2〉第165經記載佛陀為他說跋地羅帝偈(賢善偈):「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後略)」。《雜阿含經》卷三十九第1100經則記載他欣喜於在賢善的僧眾中,過著賢善的生活。又譯為「三彌提」、「三彌離提」、「善覺」。
④ 曇彌:比丘名,曾任一寺主但性情暴戾,經常罵當地的比丘,導致當地的比丘都離開了,最後被當地的優婆塞集合起來趕走。曇彌尊者回到孤樹給孤獨園,找佛陀告狀,被佛陀再三阻止,並開示慈心的重要性後痛改前非,詳見《中阿含經》卷三十〈大品 1〉第130經教曇彌經。
⑤ 比利陀婆遮:比丘名,他每天乞食經過恒河時,就說:「小婢,停水讓我過」,渡過之後再說:「小婢,你繼續。」恒河女神聽了不高興,向佛陀告狀,他就向恒河女神懺悔,說:「小婢,我懺悔。」原來是因為比利陀婆遮尊者過去多世生婆羅門家,傲慢的習氣難除。經過佛陀開示因果本末後,因為對佛的恭敬,終於根除了習氣。他的神通變化能點石成金以助人,但常常生病,藥不離身。又譯為「畢陵伽婆蹉」。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