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尊者童真迦葉在舍衛國晝闇園中。
是時,迦葉夜半而經行。爾時,有天來至迦葉所,在虛空中語迦葉言:「比丘當知,此舍夜便有煙,晝日火然。婆羅門語智者曰:『汝今ⓐ持刀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有負物,當拔濟之。汝ⓒ當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山,汝今當捨山。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必見蝦蟆,ⓔ今當捨蝦蟆。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肉聚,已見肉聚,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枷,已見枷,便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二道,已見二道,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樹枝,已見樹枝,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見龍,已見龍,ⓖ勿共語,當自歸命,ⓗ慕令得所。』比丘!當善思念此義;設不解者,便往至舍衛城,到世尊所,而問此義。若如來有所說[>者],善念行之。所以然者,我今亦不見有人、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能解此義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若從我聞。」
是時,迦葉報天曰:「此事甚佳。」
爾時,迦葉清旦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迦葉問世尊曰:「今當問如來義,天之所說,何所趣向?何以故ⓘ舍夜有煙,晝便火然?何以故名為婆羅門?何以故名為智者?又言鑿山者,其義何所趣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名為負物?又言山者,其義云何?何以故復言蝦蟆?何以故復言肉聚?何以故復言枷?何以故ⓙ復言二道?樹枝義其義云何?何以ⓚ故名龍?」
世尊告曰:「舍者,即是形體也。四大色所造,受父母血脈漸漸長大,恒當養食,不令有乏,是分散ⓛ法。夜有煙者,眾生之類心之所念ⓜ是。晝日火然者,身、口、意所造行是也。婆羅門者,是阿羅漢也。智者,是學人也。鑿山者,精進之心是也。刀者,智慧是也。負物者,是五結也。山者,是憍慢也。蝦蟆者,瞋恚心是也。肉聚者,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二道者,疑是也。樹枝者,是無明也。龍者,ⓝ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是。彼天所說,其義如是。汝今當熟思惟,不久當盡有漏。」
爾時,迦葉受如來ⓞ如是之教,在閑靜[*]之處,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爾時,迦葉便成[陀>阿]羅漢。
爾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可)+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可持」。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當=重【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重」。 「重」,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重」。
ⓓ 必+(當)【宋】【元】【明】
「必」,宋、元、明三本作「必當」。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汝)+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汝今」。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當)+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當見」。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勿+(與)【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勿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慕=務【宋】【元】【明】
「慕」,宋、元、明三本作「務」。 「務」,大正藏原為「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務」。
ⓘ 舍夜=言當知此舍夜便【宋】【元】【明】
「舍夜」,宋、元、明三本作「言當知此舍夜便」。 「言當知此舍夜便」,大正藏原為「舍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當知此舍夜便」。
ⓙ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法+(也)【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是+(也)【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如是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是之」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是之」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剃=制【元】
「剃」,元本作「制」。 「制」,大正藏原為「剃」,今依據元本改作「制」。
ⓠ 〔如實知之〕-【聖】
聖本無「如實知之」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實知之」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