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第2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耨達泉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斯是羅漢,三達、六通神足自在,心無所畏,唯除一比丘,阿難是也。

爾時,世尊坐金蓮華,七寶為莖,及五百比丘各各坐寶蓮華。爾時,阿耨達龍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爾時,龍王遍觀聖眾已,白世尊曰:「我今觀此眾中,空缺不具,無尊者舍利弗,惟願世尊遣一比丘喚舍利弗使來。」

爾時,舍利弗在祇洹精舍,補納故衣。爾時,世尊告目連曰:「汝至舍利弗所,語舍利弗云:『阿耨達龍王欲得相見。』」

目連報曰:「如是。世尊!」

是時,尊者大目連如人屈伸臂頃,往至祇洹精舍舍利弗所,語舍利弗言:「如來有教云:『阿耨達龍王欲得相見。』」

舍利弗報曰:「汝並在前,吾後當往。」

目連報曰:「一切聖眾及阿耨達龍王遲想尊顏,欲得相見,唯願時赴,勿輕時節。」

舍利弗報曰:「汝先至彼,吾後當往。」

是時,目連復重語曰:「云何,舍利弗!神足之中能勝吾乎?然今先遣使在前耶?若舍利弗不時起者,吾當捉臂將詣彼泉。」

是時,舍利弗便作是念曰:「目連方便試弄吾耳。」

爾時,尊者舍利弗躬解竭支帶,語目連曰:「設汝神足第一者,今舉此帶使離於地,然後捉吾臂將詣阿耨達泉。」

是時,目連作是念:「今舍利弗復輕弄我,將欲相試乎?今解帶在地云:『能舉者然後捉吾臂將詣泉所。』」是時,目連復作是想:「此必有因,事不[苦>若]爾。」即時,申手而取帶舉,然不能使帶移動如毫釐許。是時,目連盡其力勢移此帶,不能使動。是時,舍利弗取此帶繫著閻浮樹枝。是時,尊者目連盡其神力,欲舉此帶,終不能移,當舉此帶時,此閻浮地大振動。

爾時,舍利弗便作是念:「目連比丘尚能[*]使此閻浮地動,何況此帶?我今當持此帶繫著二天下。爾時,目連亦復舉之;繫著三天下、四天下,亦能舉之,如舉輕衣。」是時,舍利弗復作是念:「目連比丘堪任舉四天下,而不足言,我今持此帶,繫著須彌山腹。」是時,目連復能動此須彌山及四天王宮,三十三天宮皆悉動搖。是時,舍利弗復以此帶繫千世界。是時,目連亦能使動。時,舍利弗復以此帶繫二千世界、三千世界,亦復能動。是時,天地大動,唯有如來坐阿耨達泉而不移動,猶如力士弄於樹葉而無疑難。

是時,阿耨達龍王白世尊言:「今此天地何故[*]振動?」

爾時,世尊具與龍王說此本緣,龍王白佛:「此二人神力何者最勝?」

世尊告曰:「舍利弗比丘神力最大。」

龍王白佛言:「世尊前記言:『目連比丘神足第一,無過是者。』」

世尊告曰:「龍王當知,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神力精進三昧神力心三昧神力三昧神力。是謂,龍王!有此四神足之力。若有比丘、比丘尼有此四神力者,親近修行而不放捨者,此則神力第一。」

阿耨達龍王白佛:「目連比丘不得此四神足乎?」

世尊告曰:「目連比丘亦得此四神足之力,親近修行,不放捨。然目連比丘欲住壽至劫,亦復能辦。然舍利弗所入三昧,目連比丘不知名字。」

是時,尊者舍利弗復作是念:「三千大千剎土,目連皆能移轉,蠕虫死者不可稱計,然我躬自聞:『如來座者不可移動。』我今可以此帶繫著如來[*]座所。」是時,目連復以神足而舉此帶,然不能動。時,目連生此念:「非我於神足退乎?今舉此帶而不能動。我今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

爾時,目連捨此帶已,即以神足至世尊所,遙見舍利弗在如來前坐,見已,目連復作是念:「世尊弟子神足第一,無出我者,然我不如舍利弗乎?」爾時,目連白佛言:「我將不於神足退乎?所以然者,我先發祇洹精舍,然後舍利弗發,今舍利弗比丘先在如來前坐。」

佛言:「汝不於神足有退,但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汝所不解。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無有量,心得自在,不如舍利弗從心也;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若舍利弗比丘心所念法,即得自在。」大目連即時默然。

是時,阿耨達龍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今舍利弗比丘極有神力,不可思議,所入三昧,目連比丘而不知名字。」爾時,世尊與阿耨達龍王說微妙之法,勸令歡喜,即於彼說戒。清旦,將諸比丘僧,還詣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口自記:『我聲聞中神足第一者,目連比丘是也。』然今日不如舍利弗。」

爾時,諸比丘起輕慢想於目連所。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諸比丘生輕慢之想向目連,受罪難計。」告目連曰:「現汝神力使此眾見,無令大眾起懈怠想。」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目連禮世尊足,即於如來前沒不現,往詣東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是時,目連以凡常之服往詣彼土,在鉢盂緣上行,又彼土人民,形體極大。是時,諸比丘見目連已,自相謂言:「汝等[視>觀]此虫,正似沙門。」是時,諸比丘復持示彼佛:「唯然,世尊!今有一虫,正似沙門。」

爾時,奇光如來告諸比丘曰:「西方去此七[*]恒河沙,彼土世界,佛名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是彼弟子,神足第一。」爾時,彼佛告目連曰:「此諸比丘起輕慢意,現汝神足,使大眾見之。」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聞佛教已,以鉢盂絡盛彼五百比丘至梵天上。是時,目連以左腳登須彌山,以右腳著梵天上。

爾時,便說此偈:

「常當念勤加,  修行於佛法,
 降伏魔眾怨,  如鉤調於象。
 若能於此法,  能行不放逸,
 當盡苦原際,  無復有眾惱。」

是時,目連以此音響,遍滿祇洹精舍,諸比丘聞已,往白世尊:「目連為住何處而說此偈。」

世尊告曰:「此目連比丘去此佛土七[*]恒河沙,正在東方,以繩[*]絡盛彼五百比丘,左腳登須彌山,右腳著梵天上,而說此偈。」

爾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目連比丘有大神足,我等起於懈慢於目連所,唯願世尊使目連比丘將此五百比丘來至此間。」

是時,世尊遙現道力,使目連知意。

是時,目連將五百比丘來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而為說法。時,大目連將五百比丘至世尊所。然釋迦文佛弟子仰觀彼比丘!是時,東方世界比丘禮世尊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等比丘為從何來?是誰弟子?道路為經幾時?」

彼五百比丘白釋迦文佛:「我等世界今在東方,佛名奇光如來,是彼弟子。然我等今日亦復不知為從何來?為經幾日?」

世尊告曰:「汝等知佛世界乎?」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汝等今日欲詣彼土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欲還詣彼土。」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今當與汝說六界法,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六界之法?比丘當知,六界之人稟父母精氣而生。云何為六?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是謂,比丘!有此六界,人身稟此精氣而生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是謂,比丘!有此六入,由父母而得有,以依六入便有六識身。云何為六?若依眼識則有眼身,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謂,比丘!此名六識身。若有比丘解此六界、六入、六識者,能度六天而更受形,設於彼壽終來生此間,聰明高才,於現身上,盡於結使,得至涅槃。」

爾時,世尊告目連曰:「汝今還將此比丘詣彼佛土。」

目連報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復以[*]絡盛五百比丘,遶佛三匝,便退而去。如屈伸臂頃,以至彼佛土。是時,目連捨此比丘已,禮彼佛足已,還來詣此忍界。是時,彼土比丘聞此六界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聲聞神足難及,所謂大目乾連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cf. S. 6. 2. 4. Aruṇavatī.參考S. 6. 2. 4. Aruṇavatī.

惟=唯【宋】【元】【明】【聖】

  「惟」,宋、元、明、聖四本作「唯」。
  「唯」,大正藏原為「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唯」。

(至)+舍【宋】【元】【明】【聖】

  「舍」,宋、元、明、聖四本作「至舍」。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想=相【聖】

  「想」,聖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聖本改作「相」。

赴=起【聖】

  「赴」,聖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赴」,今依據聖本改作「起」。

輕=經【宋】【元】【明】【聖】

  「輕」,宋、元、明、聖四本作「經」。
  「經」,大正藏原為「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經」。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曰=今日【宋】【元】【明】【聖】

  「曰」,宋、元、明、聖四本作「今日」。
  「今日」,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今日」。

帶+(在地)【元】【明】

  「帶」,元、明二本作「帶在地」。
  大正藏無「在地」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使=便【聖】*

  「使」,聖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聖本改作「便」。

(復)+作【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復作」。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苦=不可若【宋】,=不可苦【元】【明】

  ????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振=震【宋】*【元】*【明】*

  「振」,宋、元、明三本作「震」。
  「震」,大正藏原為「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震」。

地=提【聖】

  「地」,聖本作「提」。
  「提」,大正藏原為「地」,今依據聖本改作「提」。

〔動〕-【聖】

  聖本無「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來坐=眾生【聖】

  「來坐」,聖本作「眾生」。
  「眾生」,大正藏原為「來坐」,今依據聖本改作「眾生」。

本緣=緣本【宋】【元】【明】

  「本緣」,宋、元、明三本作「緣本」。
  「緣本」,大正藏原為「本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緣本」。

「誡」,大正藏原為「試」,元、明二本作「戒」,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誡」。

轉=動【宋】【元】【明】【聖】

  「轉」,宋、元、明、聖四本作「動」。
  「動」,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動」。

不=一【聖】

  「不」,聖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聖本改作「一」。

(是時)+大【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是時大」。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恒=江【聖】*

  「恒」,聖本作「江」。
  「江」,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聖本改作「江」。

〔諸〕-【聖】

  聖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持+(下)【聖】

  「持」,聖本作「持下」。
  大正藏無「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彼土=土彼【宋】【元】【明】

  「彼土」,宋、元、明三本作「土彼」。
  「土彼」,大正藏原為「彼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土彼」。

(名忍有)+佛【宋】【元】【明】,(有)+佛【聖】

  ????

絡=終【聖】*

  「絡」,聖本作「終」。
  「終」,大正藏原為「絡」,今依據聖本改作「終」。

(以)+左【宋】【元】【明】【聖】

  「左」,宋、元、明、聖四本作「以左」。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慢=怠【宋】【元】【明】

  「慢」,宋、元、明三本作「怠」。
  「怠」,大正藏原為「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怠」。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丘+(曰)【宋】【元】【明】【聖】

  「丘」,宋、元、明、聖四本作「丘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名〕-【聖】

  聖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識身〕-【聖】

  聖本無「識身」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識身」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入【聖】

  「爾」,聖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聖本改作「入」。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乾=揵【宋】【元】【聖】*,=犍【明】*

  ????

[註解]

阿耨達泉:義譯為「無熱惱池」,位於雪山山頂,香醉山以南,是四條大河的發源地,住有阿耨達龍王。又譯為「阿耨達池」、「阿耨大池」、「阿耨大薩羅」。

三達: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又譯為「三明」、「三達明」。

祇洹精舍:即「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其中「洹」讀音同「還」,是梵語中「林」的音譯。

竭支:意為覆腋衣。長方形,自左肩覆右腋。

四神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譯為「四如意足」。

自在三昧神力: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其中「自在」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而引發的禪定;「神力」又譯為「神足」、「如意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精進三昧神力: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精進三昧」又譯為「精進定」、「勤定」。

心三昧神力: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心三昧」又譯為「心定」、「意定」。

誡三昧神力: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而成就神通。其中「誡」有警惕的意思,或許因為「觀」的修法會時時警惕以認出、標記當前的狀態,而在《增壹阿含經》中譯為「誡」。「誡三昧」又譯為「思惟定」、「觀定」。

[對應經典]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