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僧ⓑ迦摩①長者子②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長者子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是時,長者子即得為道,在閑靜之處,剋己修行,成其法果。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僧[*]迦摩便成阿羅漢。是時,在閑靜之處,便生此念:「如來出現甚為難遇,多薩阿竭③時時乃出,亦如優曇鉢花時時乃出。此亦如是,如來出現於世時時乃有,一切行滅亦復難遇,出要亦難,愛盡、無欲、涅槃,此乃為ⓒ要。」
爾時,僧迦摩婦母聞女婿作道ⓓ人,不復著欲,捨於家累,又捐④我女,如棄聚唾。爾時,此母往至女所,而語女曰:「汝婿實作道乎?」
其女報曰:「女亦不[許>詳]為作道不耶?」
其老母ⓔ曰:「汝今可自莊嚴著好衣裳,抱此男、女⑤,往至僧[*]迦摩所。」爾時,母及女共相將至僧[*]迦摩所。爾時,尊者僧[*]迦摩在一樹下結ⓕ加趺坐。是時,婦、母二人在前,默然而立。
是時,老母及女觀僧[*]迦摩從頭至足,而語僧[*]迦摩曰:「汝今何故不與我女共語乎?今此兒女由汝而生,汝今所為實為非理,人所不許,汝今所思惟者,非是人行。」
是時,尊者僧[*]迦摩即時便說此偈:
「此外更無善, 此外更無妙,
此外更無是, 善念無過是。」
是時,婦母語僧[*]迦摩曰:「我女今有何罪?有何非法?今何故捨之出家學道?」
是時,僧[*]迦摩便說此偈:
「臭處不淨行, 瞋恚好妄語,
嫉妒心不正, 如來之所說。」
是時,ⓖ老母語僧[*]迦摩曰:「非獨我女而有此事,一切女人皆同此耳。舍衛城中人民之類,見我女者,悉皆意亂,欲與交通,如渴欲飲,睹無厭足,皆起想著。汝今云何捨之學道,方ⓗ更謗毀?設汝今日不用我女者,汝所生男、女,還ⓘ自錄之⑥。」
爾時,僧[*]迦摩復說此偈:
「我亦無男女, 田業及財寶,
亦復無奴婢, 眷屬及營從。
獨步無有侶, 樂於閑靜處,
行作沙門法, 求於ⓙ正佛道。
有男有女者, 愚者所習行,
我ⓚ常無我身, 豈有男女哉。」
是時,ⓛ婦、母、男、女聞說此偈已,各作是念:「如我今日觀察此意,必不還家。」復更觀察從頭至足,長歎息已,前自長跪,而作是語:「設身、口、意所造非法者,盡共忍之。」即遶三匝而退所在。
是時,尊者阿難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遙見老母及女而問之曰:「向者頗見僧[*]迦摩乎?」
其老母報曰:「雖見亦不為見。」
阿難報ⓜ曰:「頗共言語乎?」
老母報曰:「雖共言語,不入我意。」
是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欲使火生水, 復使水生火,
空法欲使有, 無欲欲使欲⑦。」
是時,尊者阿難乞食已,還詣祇樹給孤獨園。往至僧[*]迦摩所,在一面坐。語僧[*]迦摩曰:「已知如真法乎?」
僧[*]迦摩報曰:「我已覺知如真法也。」
阿難報曰:「云何覺知如真法乎?」
僧[*]迦摩報曰:「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此五盛陰是無常義;無常義者即是苦ⓟ義;我非彼有,彼非我有。」是時,僧[*]迦摩便說此偈:
「苦苦還相生, 度苦亦如是,
賢聖八品道, 乃ⓠ至滅盡處。
更不ⓡ還此生, 流轉天人間,
當盡苦原本, 永息無移動。
我今見空跡, 如佛之所說,
今得阿羅漢, 更不受胞胎。」
是時,尊者阿難歎曰:「善哉!如真之法善能決了。」
是時,阿難便說此偈:
「善守梵行跡, 亦能善修道,
斷諸一切結, 真佛之弟子。」
爾時,阿難說此偈已,即從[*]坐起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阿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平等論阿羅漢,當言僧[*]迦摩比丘是也。能降伏魔官屬者,亦是僧[*]迦摩比丘。所以然者,僧[*]迦摩比丘七返ⓢ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後,聽七返[*]作道。過此限者,則為非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能降伏魔ⓣ,所謂僧[*]迦摩比丘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校勘]
ⓐ [No. 134]
???
ⓑ 迦=伽【宋】*【元】*【明】*
「迦」,宋、元、明三本作「伽」。 「伽」,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伽」。
ⓒ 要=妙【宋】【元】【明】
「要」,宋、元、明三本作「妙」。 「妙」,大正藏原為「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妙」。
ⓓ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 (彼)+老【宋】【元】【明】
「老」,宋、元、明三本作「彼老」。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更=便【宋】
「更」,宋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更」,今依據宋本改作「便」。
ⓘ 自=目【宋】
「自」,宋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為「自」,今依據宋本改作「目」。
ⓙ 正佛=佛正【宋】【元】【明】
「正佛」,宋、元、明三本作「佛正」。 「佛正」,大正藏原為「正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正」。
ⓚ 常=向【元】【明】
「常」,元、明二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向」。
ⓛ 婦=老【宋】【元】【明】
「婦」,宋、元、明三本作「老」。 「老」,大正藏原為「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老」。
ⓜ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即+(是)【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是」。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苦+(者)【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至=成【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 還此=過七【宋】【元】【明】
「還此」,宋、元、明三本作「過七」。 「過七」,大正藏原為「還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過七」。
ⓢ 「返」,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返」。
ⓣ 大正藏在「魔」字下有「今方成道者」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① 僧迦摩:比丘名。曾七次出家,還俗六次,終證阿羅漢果。佛陀稱讚他「能降伏魔外道邪業」第一。
② 長者子:長者的兒子。長者,積財聚德者的通稱。
③ 多薩阿竭:譯為如來,佛陀十號之一。
④ 捐:放棄;拋棄。
⑤ 男、女:僧迦摩的兒子和女兒。
⑥ 還自錄之:還請自行扶養。
⑦ 無欲欲使欲:想要令沒有慾望的人心生貪慾。
[對應經典]
-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 Thera Gāthā 4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