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第5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頻婆娑羅王敕諸群臣:「速嚴駕寶羽之車,至舍衛城親覲世尊。」

是時,群臣聞王教敕,即駕寶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已訖,王知是時。」

爾時,頻婆[*]娑羅王乘[*]寶羽之車出羅[*]閱城,往詣舍衛城。漸至祇洹精舍,欲入祇洹精舍,夫水灌頭王法有五威容,悉捨之一面,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爾時,王聞法已,白世尊言:「唯願如來當在羅[*]閱城夏坐!亦當供給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世尊默然受頻婆娑羅王請。是王[*]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三匝便退而去,還詣羅[*]閱城入於宮中。

爾時,頻婆[*]娑羅王在閑靜處,便生此念:「我亦堪任供養如來及比丘僧,盡其形壽,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但當愍其下劣。」是時,頻婆[*]娑羅王尋其日告群臣曰:「我昨日而生此念:『我能盡形壽供養如來及比丘僧,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庾>瘦]醫藥,亦復當愍諸下劣。』汝等各各相率,次第飯如來諸賢,長夜受福無窮。」爾時,摩竭國王即於宮門前起大講堂,復辦種種食具。

爾時,世尊出舍衛國,及將五百比丘,漸漸人間遊化,至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是時,頻婆[*]娑羅王聞世尊來至迦蘭陀竹園中,尋時乘羽寶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我在閑靜之處,便生此念:『如我今日能供辦衣被、[*]飯食、床臥[*]敷具、病瘦醫藥,便念下劣之家。』即告群臣:『汝等各各供辦飲食之具,次第飯佛。』云何,世尊!此是其宜?為非其宜?」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饒益,為天、世人而作福田。」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明日就宮中食。」

爾時,頻婆[*]娑羅王[*]以見世尊默然受請。時王尋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明日清旦,著衣持鉢,入城至王宮中各次第坐。爾時,王給以百味食,手自斟酌,歡喜不亂。爾時,頻婆[*]娑羅王見世尊食訖,除去鉢器,便取一卑座,在如來前坐。

爾時,世尊漸與王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爾時,世尊與諸大王及群臣之類,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淫為穢惡,出要為樂。

爾時,世尊[*]以知彼眾生心開意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說之。當於坐上六十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大臣及五百天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即與頻婆[*]娑羅王及諸人民說此頌偈:

「祠祀火為上,  書中頌為最,  王為人中尊,  眾流海為源,
 星中月照明,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諸所有萬物,
 天及世人民,  佛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當供養於佛。」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坐起而去。爾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隨其貴賤,從家多少,飯佛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在迦蘭陀竹園中住,國界人民靡不供養者。爾時,羅[*]閱城中諸梵志等次應作食。是時,彼梵志集在一處,各作是論:「吾等各各出三兩金錢,以供食具。」

爾時,羅[*]閱城中有梵志,名曰雞頭,極為貧匱,趣自存活,無金錢可,便為諸梵志所驅逐,使出眾中。

是時,雞頭梵志還至家中,而告其婦:「卿今當知,諸梵志等所見驅逐,不聽在眾。所以然者,由無金錢故。」

時婦報言:「還入城中,隨人舉債,必當得之。」又語其主:「七日之後,當相報償。設不償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是時,梵志隨其婦言,即入城中,處處求索,了不能得。還至婦所,而告之曰:「吾所在求索了不能得,當如之何?」

時婦報曰:「羅[*]閱城東有大長者,名不奢蜜多羅,饒財多寶,可往至彼而求債之:『見與[*]三兩金錢,七日之後自當相還;設不還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是時,梵志從婦受語,往詣不奢蜜多羅,從求金錢:「不過七日自當相還;若不相還者,我與婦沒身為奴婢。」是時,不奢蜜多羅即與金錢。

是時,雞頭梵志持此金錢還至婦所,而告之曰:「[*]以得金錢,當何方宜?」

時婦報言:「可持此錢,眾中輸之。」

時,彼梵志即持金錢,往眾中輸之,諸梵志等語此梵志曰:「我等辦具已訖,可持此金錢還歸所在,不須住此眾中。」

時,彼梵志即還到舍,以此因緣,向婦說之,其婦報言:「我等二人共至世尊所,自宣微意。」

爾時,梵志即將其婦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又復,其婦禮如來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梵志曰:「如今可為如來及比丘僧辦其飲食。」

爾時,梵志熟視其婦。時婦報曰:「但隨佛教,不足疑難。」

爾時,梵志即從[*]坐起,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眾當受我[ >請]。」

是時,世尊默然受梵志請。

爾時,釋提桓因在世尊後,叉手侍焉。爾時,世尊回顧謂釋提桓因:「汝可佐此梵志共辦食具。」

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

爾時,毘沙門天王去如來不遠,將諸鬼神眾不可稱計,遙扇世尊。是時,釋提桓因語毘沙門天王曰:「汝亦可佐此梵志辦此食具。」

毘沙門報曰:「甚善。天王!」

是時,毘沙門天王前至佛所,頭面禮足,遶佛三匝,自隱其形,化作人像,領五百鬼神辦食具。是時,毘沙門天王敕諸鬼神:「汝等速往至栴檀林中而取[*]栴檀。」鐵廚中有五百鬼神於中作食。

[*]是時,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毘沙門今日[*]以造鐵廚,與佛、比丘僧作[*]飯食。汝今可化作講堂,使佛、比丘僧於中得[*]飯食。」

自在天子報曰:「此事甚佳。」是時,自在天子聞釋提桓因語,去羅[*]閱城不遠,化作七寶講堂。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馬瑙、赤珠、車璩。復化作四梯陛:金、銀、水精、琉璃。金梯[*]陛上化作銀樹,銀梯[*]陛上化作金樹,金根、銀莖、[*]銀枝、[*]銀葉。若復金梯[*]陛上化作銀葉、銀枝,水精梯上化作琉璃樹,亦各雜種不可稱計。復以雜寶而廁其間,復以七寶而覆其上,周匝四面懸好金鈴,然彼鈴聲皆出八種之音。復化作好床座,敷以好褥,懸繒幡蓋,世所希有。爾時,以牛頭[*]栴檀然火作食,羅[*]閱城側十二由旬,香熏遍滿其中。

是時,摩竭國王告諸群臣:「我生長深宮,初不聞此香,羅[*]閱城側何緣聞此好香。」

群臣白王:「此是雞頭梵志在食廚中,[*]然天[*]栴檀香,是其瑞應。」

是時,頻婆[*]娑羅王敕諸群臣:「速嚴駕羽[*]寶之車,吾欲往至世尊所問訊此緣。」

是時,諸臣報王:「如是,大王!」

頻婆[*]娑羅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國王見此鐵廚中有五百人作食,見已,便作是語:「此是何人所作飲食?」

時,諸鬼神以人形報曰:「雞頭梵志請佛及比丘僧而供養之。」

是時,諸國王復遙見高廣講堂,問侍人曰:「此是何人所造講堂?昔所未有,為誰所造?」

群臣報曰:「不知此緣。」

是時,頻婆娑羅王作是念:「我今至世尊所問此義,然佛世尊無事不知,無事不見。」

[*]是時,摩竭國頻婆[*]娑羅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世尊言:「昔日不見此高廣講堂,今日見之。昔日不見此鐵廚,今日見之。將是何物?為是誰變?」

世尊告曰:「大王當知,此毘沙門天王所造,及自在天子造此講堂。」

是時,摩竭國王即於坐上悲泣交集,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大王!何故悲泣乃至於斯。」

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不敢悲泣,但念後生人民不睹聖興,當來之人慳著財物,無有威德,尚不聞此奇寶之名,何況見乎!今蒙如來有奇特之變,出現於世,是故悲泣。」

世尊告曰:「當來之世,國王、人民實不睹此變。」

爾時,世尊即與國王說法,使發歡喜之心。王聞法已,即從[*]坐而去。

是時,毘沙門天王即其日語雞頭梵志曰:「汝舒右手。」是時,雞頭即舒右手,毘沙門天王即授與金鋌,又告之曰:「自以此金鋌于地上。」

是時,梵志即投[*]于地上,乃成百千兩金。毘沙門天王報曰:「汝持此金鋌入城中買種種[*]飲食,持來此間。」

是時,梵志受天王教,即持此金入城買種種[*]飲食,持來廚所。是時,毘沙門天王沐浴梵志,與著種種衣裳,手執香火,教白:「時到,今正是時,願尊屈顧。」

是時,梵志即受其教,手執香爐而白:「時到,唯願屈顧。」

爾時,世尊[*]以知時至,著衣持鉢,將諸比丘眾往至講堂所,各次第坐,及比丘眾亦次第坐。是時,雞頭梵志見飲食極多,然眾僧復少,前白世尊言:「今日食飲極為豐多,然比丘僧少,不審云何?」

世尊告曰:「汝今,梵志!手執香爐,上高臺上,向東、南、西、北,並作是說:『諸釋迦文佛弟子得六神通,漏盡阿羅漢者,盡集此講堂。』」

梵志白言「如是,世尊!」是時,梵志從佛受教,即上樓上請諸漏盡阿羅漢。是時,東方有二十一千阿羅漢,從東方來詣此講堂;南方二[*]十一千,西方二[*]十一千,北方二[*]十一千阿羅漢集此講堂。爾時,講堂上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在一處。

是時,頻婆[*]娑羅王將諸群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及禮比丘僧。是時,雞頭梵志見比丘僧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飯食之具,飯佛及比丘僧,手自斟酌,歡喜不辭。然故有遺餘之食,是時雞頭梵志前白佛言:「今飯佛及比丘僧,故有遺餘[*]飯食在。」

世尊告曰:「汝今可請佛及比丘僧七日供養。」

梵志對曰:「如是,瞿曇!」是時,雞頭梵志即前長跪,白世尊言:「今請佛及比丘僧七日供養,自當供給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爾時,大眾之中有比丘尼名舍鳩利。是時,比丘尼白世尊言:「我今心中生念:『頗有釋迦文佛弟子漏盡阿羅漢不集此乎?』又以天眼觀東方界,南方、西方、北方皆悉觀之,靡不來者,皆悉運集。今此大會純是羅漢真人[*]運集。」

世尊告曰:「如是,舍鳩利,如汝所言,此之大會純是真人,東、西、南、北無不集者。」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比丘尼中天眼徹睹,如此比丘尼等乎?」

諸比丘對曰:「不見也。世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天眼第一者,所謂舍鳩利比丘尼是。」

時,雞頭梵志七日之中供養聖眾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復以華香散如來上。是時,此華在虛空中化作七寶交露臺。是時,梵志見交露臺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爾時,雞頭梵志即得為道,諸根寂靜,自修其志,除去睡眠,設眼見色亦不起想念;其眼根亦無惡想流馳諸念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不起細滑之想,意知法亦然。是時,便滅五結蓋,覆蔽人心者,令人無智慧;亦無殺害之意,而淨其心,不殺,不念殺,不教人殺,手不執刀杖,起仁慈之心向一切眾生;除去不與取,不起盜心,而淨其意;恒有施心於一切眾生,亦使不盜。已不妷,亦復教人使不婬;恒修梵行,清淨無瑕穢,於梵行中而淨其心。亦不妄語,亦不教人使行妄語;恒念至誠,無有虛詐誑惑世人,於中而淨其心。復非兩舌,亦不教人使兩舌。若此間語不傳至彼,設彼間語不傳至此,於中而淨其意。於食知足,不著氣味,不著榮色,不著肥白,但欲支其形體,使全其命。欲除故痛,使新者不生,得修行道,長處無為之地,猶如有男女,以脂膏塗瘡者,但欲除愈故也。此亦如是,所以於食知足者,欲使故痛除愈,新者不生。

或復是時,達曉行道,不失時節,不失三十七道品之行。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初夜時,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中夜時右脅著地,腳腳相累,繫意在明。彼復以後夜時,或坐、或經行而淨其意。是時,飲食知足,經行不失時節,除去欲不淨想,無諸惡行,而遊初禪,有覺、有觀;息念、猗歡樂,而遊二禪;無有樂;護念清淨,自知身有樂,諸賢所求護念清淨者而遊三禪;彼苦樂[*]已滅,無有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得無所畏。復得三昧,自憶無數世事,彼便憶過去之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千萬生、成劫、敗劫、成敗之劫,我曾生彼處,姓某、字某,食如此之食,受如是苦樂,壽命長短,彼死此生,死此生彼,因緣本末,皆悉知之。彼復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得無所畏,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有眾生類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業本,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有眾生身、口行善,不誹謗賢聖,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復以清淨天眼觀眾生類若好、若醜,善趣、惡趣,善色、惡色,皆悉知之,得無所畏,復施心盡漏,後觀此苦,以實知之。此是苦,此是苦習、苦盡、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雞頭梵志便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雞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No. 133]

  ???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吾=欲【聖】

  「吾」,聖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吾」,今依據聖本改作「欲」。

(欲)+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欲至」。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洹=桓【聖】*

  「洹」,聖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聖本改作「桓」。

欲=步【宋】【元】【明】,=出【聖】

  ????

夏=憂【聖】

  「夏」,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夏」,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敷〕-【聖】*

  聖本無「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婆」。*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聖】

  聖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飲=飯【聖】*

  「飲」,聖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聖本改作「飯」。

〔其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日」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其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亦=然【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蘭=闌【聖】

  「蘭」,聖本作「闌」。
  「闌」,大正藏原為「蘭」,今依據聖本改作「闌」。

寶=葆【元】【明】*

  「寶」,元、明二本作「葆」。
  「葆」,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葆」。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臥敷=敷臥【宋】【元】【明】

  「臥敷」,宋、元、明三本作「敷臥」。
  「敷臥」,大正藏原為「臥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敷臥」。

便=但【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但」。
  「但」,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但」。

飲=飯【宋】*【元】*【明】*

  「飲」,宋、元、明三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便取一=更取【宋】【元】【明】【聖】

  「便取一」,宋、元、明、聖四本作「更取」。
  「更取」,大正藏原為「便取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更取」。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開意=意開【宋】【元】【明】

  「開意」,宋、元、明三本作「意開」。
  「意開」,大正藏原為「開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開」。

坐=座【宋】【元】【明】【聖】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座」。

人=天【宋】

  「人」,宋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本改作「天」。

源=原【宋】【元】【明】【聖】

  「源」,宋、元、明、聖四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原」。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三兩=二兩【宋】【元】【明】【聖】*

  「三兩」,宋、元、明、聖四本作「二兩」。
  「二兩」,大正藏原為「三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兩」。

債=請【聖】

  「債」,聖本作「請」。
  「請」,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聖本改作「請」。

主=王【元】

  「主」,元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元本改作「王」。

債=請【宋】【元】【明】【聖】

  「債」,宋、元、明、聖四本作「請」。
  「請」,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請」。

還=償【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償」。
  「償」,大正藏原為「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償」。

詣=語【宋】【元】【明】【聖】

  「詣」,宋、元、明、聖四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語」。

至=詣【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如=汝【宋】【元】【明】【聖】

  「如」,宋、元、明、聖四本作「汝」。
  「汝」,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汝」。

其=具【宋】【元】【明】【聖】

  「其」,宋、元、明、聖四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具」。

還+(顧)【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還顧」。
  大正藏無「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回=迴【聖】

  「回」,聖本作「迴」。
  「迴」,大正藏原為「回」,今依據聖本改作「迴」。

共=供【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供」。
  「供」,大正藏原為「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供」。

辦=辨【聖】

  「辦」,聖本作「辨」。
  「辨」,大正藏原為「辦」,今依據聖本改作「辨」。

栴=旃【聖】*

  「栴」,聖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聖本改作「旃」。

(著)+鐵【宋】【元】【明】

  「鐵」,宋、元、明三本作「著鐵」。
  大正藏無「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中+(爾時廚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爾時廚中」。
  大正藏無「爾時廚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使佛=佛使【聖】

  「使佛」,聖本作「佛使」。
  「佛使」,大正藏原為「使佛」,今依據聖本改作「佛使」。

陛=階【聖】*

  「陛」,聖本作「階」。
  「階」,大正藏原為「陛」,今依據聖本改作「階」。

〔根〕-【聖】

  聖本無「根」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根」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銀=金【宋】*【元】*【明】*

  「銀」,宋、元、明三本作「金」。
  「金」,大正藏原為「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

〔上〕-【聖】

  聖本無「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上」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銀=金【元】【明】

  「銀」,元、明二本作「金」。
  「金」,大正藏原為「銀」,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金」。

梯+(陛)【宋】【元】【明】

  「梯」,宋、元、明三本作「梯陛」。
  大正藏無「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褥=蓐【聖】

  「褥」,聖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為「褥」,今依據聖本改作「蓐」。

幡=憣【聖】

  「幡」,聖本作「憣」。
  「憣」,大正藏原為「幡」,今依據聖本改作「憣」。

然=燃【聖】*

  「然」,聖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熏=勳【聖】

  「熏」,聖本作「勳」。
  「勳」,大正藏原為「熏」,今依據聖本改作「勳」。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婆」。*

(可)+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可至」。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造+(鐵廚)【宋】【元】【明】

  「造」,宋、元、明三本作「造鐵廚」。
  大正藏無「鐵廚」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造此=作是【宋】【元】【明】

  「造此」,宋、元、明三本作「作是」。
  「作是」,大正藏原為「造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是」。

坐=座【宋】【元】【明】【聖】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座」。

人民=民人【宋】【元】【明】

  「人民」,宋、元、明三本作「民人」。
  「民人」,大正藏原為「人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民人」。

尚=常【聖】

  「尚」,聖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尚」,今依據聖本改作「常」。

(於)+其【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於其」。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自〕-【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投=沒【元】

  「投」,元本作「沒」。
  「沒」,大正藏原為「投」,今依據元本改作「沒」。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白=曰【聖】

  「白」,聖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聖本改作「曰」。

到=至【宋】【元】【明】【聖】

  「到」,宋、元、明、聖四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至」。

丘+(尼)【明】

  「丘」,明本作「丘尼」。
  大正藏無「尼」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食飲=飲食【宋】【元】【明】,=食飯【聖】

  ????

十=萬【元】【明】*

  「十」,元、明二本作「萬」。
  「萬」,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萬」。

在=此【明】

  「在」,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辭=亂【宋】【元】【明】【聖】

  「辭」,宋、元、明、聖四本作「亂」。
  「亂」,大正藏原為「辭」,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亂」。

日+(中)【宋】【元】【明】【聖】

  「日」,宋、元、明、聖四本作「日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爾=今【聖】

  「爾」,聖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華香=香華【宋】【元】【明】

  「華香」,宋、元、明三本作「香華」。
  「香華」,大正藏原為「華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香華」。

〔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道+(已得為道)【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道已得為道」。
  大正藏無「已得為道」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蔽=弊【宋】【元】【明】

  「蔽」,宋、元、明三本作「弊」。
  「弊」,大正藏原為「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弊」。

殺=教【元】

  「殺」,元本作「教」。
  「教」,大正藏原為「殺」,今依據元本改作「教」。

婬妷=淫泆【聖】

  「婬妷」,聖本作「淫泆」。
  「淫泆」,大正藏原為「婬妷」,今依據聖本改作「淫泆」。

妷=泆【宋】【元】【明】

  「妷」,宋、元、明三本作「泆」。
  「泆」,大正藏原為「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泆」。

婬+(泆)【宋】【元】【明】,婬=淫【聖】

  ????

使=梵【元】

  「使」,元本作「梵」。
  「梵」,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元本改作「梵」。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若+(聞)【聖】

  「若」,聖本作「若聞」。
  大正藏無「聞」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間=問【宋】,=聞【明】*

  ????

間=聞【明】【聖】

  「間」,明、聖二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聞」。

著榮=知禁【聖】

  「著榮」,聖本作「知禁」。
  「知禁」,大正藏原為「著榮」,今依據聖本改作「知禁」。

猗=待【宋】【元】【明】,=行【聖】

  ????

昧=明【宋】【元】【明】

  「昧」,宋、元、明三本作「明」。
  「明」,大正藏原為「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

姓=性【宋】【元】

  「姓」,宋、元二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性」。

死此生=生此死【宋】【元】【明】【聖】

  「死此生」,宋、元、明、聖四本作「生此死」。
  「生此死」,大正藏原為「死此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生此死」。

者=有【元】

  「者」,元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元本改作「有」。

口+(意)【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口意」。
  大正藏無「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如【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已〕-【聖】

  聖本無「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已」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水灌頭王法有五威容,悉捨之一面:已受灌頂而即位的國王,有五種裝飾(蓋、天冠、劍、履屣、金拂),都脫掉擺在一邊。

亦復當愍諸下劣:也應憐愍而再供養貧賤的人。

輸:捐獻。

熟視:瞪著眼睛看。

栴檀:檀香,為檀香科檀香屬的常綠小喬木,有白檀、赤檀等種類。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二公尺,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味,可做雕刻材料、香料、或藥用。

初不聞:從來不曾聞過(這樣的香味)。

金鋌:金塊。「鋌」通「錠」。

聽在道次:允許我加入修道的行列。「聽」在這裡是四聲,允許的意思。

五結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不與取:沒有經過允許即私自拿取。

若此間語不傳至彼,設彼間語不傳至此,於中而淨其意:這人講的話不傳至別人,別人講的話不傳至這人,在這當中清淨心意;不挑撥離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最後三段為實修的次第,在《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5經段落較分明,例如:「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罪觸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