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身。」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身,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法,諸比丘從如來聞法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身。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膜ⓓ①、膀胱、屎、尿、百葉②、滄蕩③、胃、脬ⓔ④、溺⑤、淚、唾⑥、涕、膿、血、肪脂、涎⑦ⓕ、髑髏、腦。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火種是也ⓖ,風種是也。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為誰所造?眼、耳、鼻、舌ⓗ、身、心,此終當生何處?如是,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身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處」,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明本改作「處」。
ⓑ 「齒」,聖本作「齒膜」。
ⓒ 大正藏無「髓」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膜」,大正藏原為[月*直],聖本為「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膜」。
ⓔ 「滄蕩胃脬」,大正藏原為「滄蕩脾泡」,宋本為「滄腸胃泡」,元、明二本為「倉腸胃脬」,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滄蕩胃脬」。
ⓕ 「涎」,大正藏原為「[泳-永+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涎」。
ⓖ 「也」,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註解]
① 白膜:這裡特指「腸繫膜」等懸吊、固定臟器的腹膜。
② 百葉: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胃。這裡可能指人的胃。
③ 滄蕩:疑為「生藏」或「生、熟藏」的字型訛誤,參見《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吃下的食物尚未消化為「生藏」,已消化快要成為糞便為「熟藏」。
④ 脬:膀胱,讀音同「拋」。和前面提到的「膀胱」重複,可能是因為古代「胞」可指膀胱(「脬」),也可指子宮,因此民間有人以為「膀胱」與「脬」是兩個不同的器官,中醫典籍即有更正此民間訛傳的論述。
⑤ 溺:小便,讀音同「尿」。通「尿」。
⑥ 唾:口水。
⑦ 涎:口水。讀音同「鹹」。涎較清,由腮腺分泌;唾較濃,由舌下腺分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四念處」中「身念處」的修法有很多種,各經所載共通的有不淨觀(觀察解剖的部分)、四界分別觀(觀察地、水、火、風四大構成)、死屍觀這三種修法,覺知了所觀察的對象之後,也要思惟它的生起及滅去。本經的內容可說是這些修法的摘要:
- 不淨觀: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膜、膀胱、屎、尿、百葉、滄蕩、胃、脬、溺、淚、唾、涕、膿、血、肪脂、涎、髑髏、腦。
- 四界分別觀: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火種是也,風種是也。
- 生起及滅去: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為誰所造?眼、耳、鼻、舌、身、心,此終當生何處?
關於念身的較詳細經文,可參考《增壹阿含經》卷五〈壹入道品 12〉第1經。
其中不淨觀的修法,各經所列人體的器官組成略有出入,較常見的是將人體區分為三十一身分(三十一個解剖的部分、身體的部分)。實修上,在入門時通常可先從簡化的類別來觀察、掃瞄,例如將三十一身分先簡化為皮、肉、骨三種類別來觀察、掃瞄,等熟悉後再作更細的身分區別。而像「白骨觀」則是簡化為專注觀骨骼的部分。
念身的實修方法有很多種,線上版的「進階辨正」也記錄了一種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