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行盡神足①;心三昧行盡神足②;精進三昧行盡神足③;ⓐ誡三昧行盡神足④。
「彼云何為自在三昧行盡ⓑ神足?所謂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彼云何ⓒ心三昧行盡神足?所謂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罣礙,是謂ⓓ名為心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所謂此三昧無有懈ⓔ惓,亦無所畏,有勇猛意,是謂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諸有三昧,知眾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了知,是謂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
「ⓖ如是,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誡=戒【元】【明】
「誡」,元、明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戒」。
ⓑ 〔神足〕-【聖】
聖本無「神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神足」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有)+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有心」。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 一切=皆悉【宋】【元】【明】【聖】
「一切」,宋、元、明、聖四本作「皆悉」。 「皆悉」,大正藏原為「一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皆悉」。
ⓖ 如是=是故諸【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 「是故諸」,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諸」。
[註解]
① 自在三昧行盡神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自在」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而引發的禪定;「行盡」可解為止息各種造作;「神足」又譯為「如意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② 心三昧行盡神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心三昧」又譯為「心定」、「意定」。
③ 精進三昧行盡神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三昧」又譯為「精進定」、「勤定」。
④ 誡三昧行盡神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誡」有警惕的意思,或許因為「觀」的修法會時時警惕以認出、標記當前的狀態,而在《增壹阿含經》中譯為「誡」。「誡三昧」又譯為「思惟定」、「觀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舉例說明四神足的特性。
四神足的基本內容為: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欲(善法欲)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精進(Just Do It)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心意(常指「止」)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思惟(常指「觀」)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這些是入手處的不同。
對應到本經來看:
-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自在三昧行盡神足」,也就是「意所欲,心所樂」,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神通」舉例。
-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此經中的「精進三昧行盡神足」,也就是「無有懈惓,亦無所畏,有勇猛意」。
-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心三昧行盡神足」,由於心能不受物質的限制,因此強調「心所知法,遍滿十方」,再舉例「石壁皆過,無所罣礙」。前者看似跟天眼通有關,後者看似跟神足通有關,也都只是舉例。
-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誡三昧行盡神足」,因為有「觀」,從自己的心念開始觀照,自己心念觀純熟後擴展至眾生就成為本經中所說的「知眾生心中所念」。
本經中提到的神通都只是符合該項入手處特性的神通的舉例,而不是四神足的基本定義。也就是說,本經並不是將四神足定義為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以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