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是ⓓ謂,比丘!我等常所說法,所謂四諦,以無數方便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云何為四?所謂苦諦之法,以無數方便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以無數方便說[*]習、盡、道諦,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
「汝等比丘,當親近舍利弗比丘,承事供養。所以然者,彼舍利弗比丘以無數方便,說此四諦,廣與人演。當舍利弗比丘與諸眾生及四部眾,分別其義,廣與人演,時不可計眾生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汝等比丘,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比丘,承事供養。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眾生之父母,ⓕ以生已長養令大者,目[*]犍連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與人說法要,成四諦;目犍連比丘與人說法要,成第一義,成無漏ⓖ行。汝等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比丘。」世尊作是語已,還入靜室。
世尊去未久,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其有能得四諦法者,彼人快得善利。云何為四?所謂苦諦,以無數方便廣演其義。云何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云何苦[*]習諦?所謂愛結是也。云何為盡諦?所謂盡諦者,愛欲結永盡無餘,是謂盡諦。云何為道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是。正見、正治、正語、正方便、正命、正業、正念、正定,是謂道諦也。彼眾生快得善利,乃能聞此四諦之法。」
爾時,尊者舍利弗當說此法,無量不可計眾生聞此法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我等亦快得善利,世尊與我說法,安處福地①。」
「是故,四部之眾,求於方便,行此四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增壹阿含經〕-【明】
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阿含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七=六【聖】
「七」,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 ~M. 141. Sacchavibhaṅga.,[No. 26(31), No. 32.]
????
ⓓ 謂=諸【宋】【元】【明】【聖】
「謂」,宋、元、明、聖四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諸」。
ⓔ 犍=揵【聖】*
「犍」,聖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犍」,今依據聖本改作「揵」。
ⓕ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行+(法)【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安處福地:安樂地處於有福德的地方。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陀說舍利弗尊者讓人「成四諦」,目犍連尊者則讓人「成第一義、成無漏行」。對照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可分析原理,讓人體悟四諦。了解原理後還要多加修行,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神通是由修定而成,目犍連尊者對於實修的細節應該瞭若指掌,而能給予修行上的各種指點。
- 四聖諦的補充解說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