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四意斷品第二十六第10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婆迦梨身得重患,臥在大小便上,意欲自刀殺,無此勢可自坐起。是時,尊者婆迦梨告侍者:「汝今可持刀來,吾欲自殺。所以然者,如今日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無出我上,然我今日有漏心不解脫。所以然者,然如來弟子遇苦惱時,亦復求刀自殺。我今用此命為?不能從此岸至彼岸。」

是時,婆迦梨弟子出家未久,未知今世、後世,不知從此岸至彼岸,亦復不知死此生彼,便授刀與之。時,婆迦梨手執刀已,以信堅固,持刀自刺。

是時,婆迦梨以刀自刺,而作是念:「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所作非法,得惡利不得善利,於如來法中,不得受證而取命終。」是時,尊者婆迦梨便思惟是五盛陰:是謂此色,是謂色習,是謂色滅盡;是謂痛、想、行、識,是謂痛、想、行、識集,是謂痛、想、行、識、滅盡。彼於此五盛陰熟思惟之,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脫。爾時,尊者婆迦梨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爾時,世尊告阿難:「諸比丘在舍衛城者,盡集一處,吾欲所勅。」

是時,尊者阿難受世尊教,即集諸比丘,在集講堂,還白世尊曰:「今日比丘已集一處。」

是時,世尊將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婆迦梨比丘精舍。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惒、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

爾時,世尊將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精舍。爾時,世尊觀魔波旬欲得知神識所在。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聞此精舍之中有大聲乎?又有光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我等[*]已見。」

世尊告曰:「此弊魔波旬,欲得知婆迦梨神識所在。」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說婆迦梨比丘神識為何所在?」

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無所著。彼族姓子[*]以般涅槃,當作如是持。」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此婆迦梨比丘何日得此四諦?」

世尊告曰:「今日之中得此四諦。」

阿難白佛:「此比丘抱病經久,本是凡人。」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彼比丘謙苦甚久,諸有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此人最勝,然有漏心未得解脫:『我今可求刀自刺。』是時,彼比丘臨自刺時,即思惟如來功德;捨壽之日,思惟五盛陰:是謂此色[*]習、此色滅盡。爾時,彼比丘思惟此已,諸有習之法皆悉滅盡,此比丘[*]已般涅槃。」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意斷之法  四闇.老耄法
 阿夷.法本末  舍利.婆迦

[校勘]

~cf. S. 22. 87. Vakkali.,[No. 99(1265)]

  ????

自刀殺=自殺然【宋】【元】【明】,=自力然【聖】

  ????

汝今=曰汝【宋】【元】【明】

  「汝今」,宋、元、明三本作「曰汝」。
  「曰汝」,大正藏原為「汝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汝」。

〔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取=今【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習=集【宋】【元】【明】【聖】*

  「習」,宋、元、明、聖四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集」。

〔是謂痛想行識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謂痛想行識集」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是謂痛想行識集」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阿難+(曰)【宋】【元】【明】

  「阿難」,宋、元、明三本作「阿難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集=善【聖】

  「集」,聖本作「善」。
  「善」,大正藏原為「集」,今依據聖本改作「善」。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將〕-【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將」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說=受【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聖】

  「習」,元、聖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聖二本改作「集」。

梨=利【聖】

  「梨」,聖本作「利」。
  「利」,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聖本改作「利」。

[註解]

婆迦梨: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又譯作「婆迦利」、「跋迦利」、「跋迦梨」、「薄迦梨」。

普集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會講堂」。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制戒禁止弟子自殺,這是殺戒的根本戒,因此由病苦而自殺是佛陀所不允許的。本經的例子顯示佛弟子不論修行的經歷,都有解脫的可能,甚至自殺臨終時都可能悟道,但不代表佛教鼓勵這種作法,畢竟其餘自殺的人絕大多數會入三惡道。

本經說婆迦梨尊者「信解脫者無出我上」、「本是凡人」,如果這個敘述無誤,可能表示經中所謂的「信解脫」不一定都指證果位的某個層次,有時只是表示信根堅固而出家修行。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