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爾時,國中豪貴諸大釋種五百餘人,欲有所論,集普義講堂③。爾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詣彼ⓑ釋種所,語彼釋種言:「云何,諸君!此中頗有沙門、婆羅門及世俗人,能與吾共論議乎?」
爾時,眾多釋報世典婆羅門曰:「此中今有二人,高才博學,居在迦毘羅越④國。云何為二人?一名周利槃特⑤比丘,二名ⓒ瞿曇,釋種如來.至真.等正覺。眾中少ⓓ知無聞,亦無智慧,言語醜陋,不別去就,如此槃特之比。又此ⓔ迦維羅越一國之中,無知無聞,亦無黠慧⑥,為人ⓕ醜陋,多諸ⓖ穢惡,如此[*]瞿曇之比。汝今可與彼論議。設婆羅門能與彼二人論議得勝者,我等五百餘人,便當供養隨時所須,亦當相惠ⓗ千鎰⑦純金。」
爾時,ⓘ婆羅門便生此心:「此迦毘羅越釋種,悉皆聰明,多諸ⓙ技術,姦ⓚ宄虛偽,無有正行。設吾與彼二人論議而得勝者,何足為奇,或復彼人得吾便者,便為愚者所伏。」思此二理,「吾不堪與彼論議也。」作是語已,便退而去。
是時,周利槃特到ⓛ時持鉢,入迦毘羅越乞食。時,世典婆羅門遙見周利槃特來,便作是念:「我今當往問彼人ⓜ義。」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至比丘所,語周利槃特曰:「沙門!為字何等?」
周利槃特曰:「止!婆羅門!何須問字?所以來此欲問義者,時可問之。」
婆羅門言:「沙門!能與吾共論議乎?」
周利槃特言:「我今尚能與梵天論議,何況與汝盲無目人乎?」
婆羅門言:「盲者即非無目人乎?無目ⓝ則非盲耶?此是一義,豈非煩重。」
是時,周利槃特便騰逝空中作十八變。爾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此沙門ⓞ止有神足⑧,不解論議;設當與吾解此義者,身便當與作弟子。」
是時,尊者舍利弗以天耳聽聞有是語:「周利槃特與世典婆羅門作此論議。」是時,尊者舍利弗即變身作槃特形,隱槃特形,使不復現,語婆羅門曰:「汝婆羅門!若作是念:『此沙門[*]止有神足,不堪論議。』者,汝今諦聽,吾當說之,報汝向ⓟ議,依此論本,當更引喻。汝今,婆羅門!名字何等?」
婆羅門曰:「吾名梵天。」
周利槃特問曰:「汝是丈夫乎?」
婆羅門曰:「吾是丈夫。」
復問:「是人乎?」
婆羅門報曰:「是人。」
周利槃特問曰:「云何,婆羅門!丈夫亦是人,人亦是丈夫,此亦是一義,豈非煩重乎?然,婆羅門!盲與無目,ⓠ此義不同。」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名之為盲?」
周利槃特曰:「猶如不見今世、後世,生者、滅者,善色、惡色,若好、若醜,眾生所造善惡之行,如實ⓡ而不知,永無所覩,故稱ⓢ之為盲。」
婆羅門曰:「云何為無眼者乎?」
周利槃特曰:「眼者,無上智慧之眼。彼人無ⓣ此智慧之眼,故稱[*]之為無目也。」
婆羅門言:「止!止!沙門!捨此雜論,我今欲問深義。云何,沙門!頗不依法得涅槃乎?」
ⓤ周利報曰:「不依五盛陰而得涅槃。」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此五盛陰有緣生耶?無緣生乎?」
周利槃特對曰:「此五盛陰有緣生,非無緣也。」
婆羅門曰:「何等是五盛陰緣?」
比丘曰:「愛是緣也。」
婆羅門曰:「何者是愛?」
比丘報曰:「生者是也。」
婆羅門曰:「何者名為生?」
比丘曰:「即愛是也。」
婆羅門曰:「愛有何道?」
沙門曰:「賢聖八品道是。所謂正見、正業、正語、ⓥ正命、正行、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名為賢聖八品道。」
爾時,周利槃特廣為說法已,婆羅門從比丘聞如此教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即於其處,身中刀風⑨起而命終。是時,尊者舍利弗還復其形,飛在空中,還詣所止。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比丘往至普集講堂眾多釋ⓦ種所。到已,語彼釋言:「汝等速辦ⓧ蘇油、薪柴,往耶維⑩世典婆羅門。」
是時,ⓨ釋種即辦ⓩ蘇、油,往耶維世典婆羅門。於四道頭起鍮婆⑪,各各相率,便往至尊者周利槃特比丘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時,諸釋種以此偈,向Ⓐ尊者周利槃特說曰:
「Ⓑ耶維起鍮婆, 不違尊者教;
我等獲大利, 得遇此福祐。」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便以此偈而報釋曰:
「今轉尊法輪, 降伏諸外道;
智慧如大海, 此來降梵志。
所作善惡行, 去來今現在;
億劫不忘失, 是故當作福。」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廣與彼諸釋種說法已,諸釋白周利槃特言:「若尊者須衣被、飲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我等盡當事事供給,唯願受請,勿拒微情。」時,尊者周利槃特默然可之。
爾時,諸釋種聞尊者周利槃特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眾〕-【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眾」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諸)+釋種【宋】【元】【明】
「釋種」,宋、元、明三本作「諸釋種」。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瞿曇=瞿蜜【宋】*【元】*【明】*
「瞿曇」,宋、元、明三本作「瞿蜜」。 「瞿蜜」,大正藏原為「瞿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瞿蜜」。
ⓓ 知=智【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
ⓔ 迦維羅越=迦毘羅越【明】
「迦維羅越」,明本作「迦毘羅越」。 「迦毘羅越」,大正藏原為「迦維羅越」,今依據明本改作「迦毘羅越」。
ⓕ 醜陋=醜惡【宋】【元】【明】【聖】
「醜陋」,宋、元、明、聖四本作「醜惡」。 「醜惡」,大正藏原為「醜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醜惡」。
ⓖ 穢惡=惡穢【宋】【元】【明】
「穢惡」,宋、元、明三本作「惡穢」。 「惡穢」,大正藏原為「穢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穢」。
ⓗ 千鎰=千兩【宋】【元】【明】【聖】
「千鎰」,宋、元、明、聖四本作「千兩」。 「千兩」,大正藏原為「千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千兩」。
ⓘ (彼)+婆【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彼婆」。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技=伎【聖】
「技」,聖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聖本改作「伎」。
ⓚ 宄=室【聖】
「宄」,聖本作「室」。 「室」,大正藏原為「宄」,今依據聖本改作「室」。
ⓛ 時+(着衣)【聖】
「時」,聖本作「時着衣」。 大正藏無「着衣」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義=議【宋】
「義」,宋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本改作「議」。
ⓝ 則=即【宋】【元】【明】
「則」,宋、元、明三本作「即」。 「即」,大正藏原為「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 止=只【宋】*【元】*【明】*,=正【聖】
????
ⓟ 議=義【元】【明】
「議」,元、明二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義」。
ⓠ 此=比【元】
「此」,元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周利+(槃特)【宋】【元】【明】
「周利」,宋、元、明三本作「周利槃特」。 大正藏無「槃特」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正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正命」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正命」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蘇=酥【宋】【元】【明】
「蘇」,宋、元、明三本作「酥」。 「酥」,大正藏原為「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酥」。
ⓨ (諸)+釋種【宋】【元】【明】
「釋種」,宋、元、明三本作「諸釋種」。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蘇=薪【宋】【元】【明】
「蘇」,宋、元、明三本作「薪」。 「薪」,大正藏原為「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薪」。
Ⓐ 〔尊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尊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尊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耶維=維耶【宋】【元】【明】
「耶維」,宋、元、明三本作「維耶」。 「維耶」,大正藏原為「耶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維耶」。
[註解]
① 釋翅: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② 尼拘留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樹園」、「尼拘律園」。
③ 普義講堂:大眾議論用的講堂。
④ 迦毘羅越:即「釋翅」的另譯,佛陀出生的地方。
⑤ 周利槃特: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能化形體,作若干變」第一。他原來極為愚笨,後來在佛陀教導下掃地悟道。又譯為「周利般特」。
⑥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⑦ 鎰:重量的單位,相當於二十兩或二十四兩。
⑧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⑨ 刀風:形容人將死時體內組織支解而造成劇痛。
⑩ 耶維:火化。又譯為闍維、蛇旬、荼毘。
⑪ 鍮婆:供養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偷婆、浮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釋迦族人想要騙世典婆羅門去受佛教化,所以先跟他提佛陀及周利槃特尊者很有名,又跟他說這兩位對他應該是小菜一碟,很容易辯贏,如果辯贏的話他們就會供養世典婆羅門,贈與千金。
世典婆羅門認為沒有這麼便宜的事,當中恐怕有詐,因此拒絕了這提議。
後來世典婆羅門在路上遇到周利槃特尊者而跟他交談。周利槃特尊者在掃地悟道前極為愚鈍,算是沒讀過書,雖然悟道後突然思路清晰,畢竟沒受過多少教育,說話的文字不甚講究。世典婆羅門一和周利槃特尊者說話,就知道這個人沒文化,所以玩文字遊戲,想在文字上辯贏他。
周利槃特尊者此時想要以神通教化世典婆羅門,但世典婆羅門毫不在意,認為要能在義理上辯贏他的人才是值得師法的對象。
舍利弗尊者此時知道了,就以神足通變化出周利槃特尊者的身形而代打,以文字遊戲贏過世典婆羅門的文字遊戲,並引導他到佛法的義理,甚至點出佛法的因緣論。
世典婆羅門的善根相當深厚,一聽到因緣論,就得法眼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