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羅雲①入舍衛城分衛②。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
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莫數起著想, 恒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壞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 敬奉師長尊。」
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恒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
爾時,世尊作是教勅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③,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④。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遶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喜安,遊於初禪。有覺、有觀ⓧ息,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遊於二禪。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遊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造[*]正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
是時,尊者羅雲已成Ⓘ羅漢,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漏除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論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論持禁戒ⓑ者,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七ⓓ
[校勘]
ⓐ 卷第八首,〔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
ⓑ 〔之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M. 62. Rāhulovāda.
???
ⓓ 羅雲~Rāhula.
???
ⓔ 羅雲+(曰)【宋】【元】【明】
「羅雲」,宋、元、明三本作「羅雲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祇桓=祇洹【宋】*【元】*【明】*
「祇桓」,宋、元、明三本作「祇洹」。 「祇洹」,大正藏原為「祇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祇洹」。
ⓖ 持=捨除【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捨除」。 「捨除」,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除」。
ⓗ 安般~Ānāpāna.
???
ⓘ 之=心【宋】
「之」,宋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本改作「心」。
ⓙ 除滅=除盡【宋】【元】【明】
「除滅」,宋、元、明三本作「除盡」。 「除盡」,大正藏原為「除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盡」。
ⓚ 莫數=數莫【宋】【元】【明】
「莫數」,宋、元、明三本作「數莫」。 「數莫」,大正藏原為「莫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數莫」。
ⓛ 戴奉敬=所戴奉【宋】【元】【明】
「戴奉敬」,宋、元、明三本作「所戴奉」。 「所戴奉」,大正藏原為「戴奉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戴奉」。
ⓜ 〔是〕-【聖】
聖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今〕-【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師=獅【明】
「師」,明本作「獅」。 「獅」,大正藏原為「師」,今依據明本改作「獅」。
ⓟ 於=如【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入)+息【聖】
「息」,聖本作「入息」。 大正藏無「入」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又=有【宋】【元】【明】
「又」,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惱亂=亂惱【宋】【元】【明】
「惱亂」,宋、元、明三本作「亂惱」。 「亂惱」,大正藏原為「惱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亂惱」。
ⓣ 〔已羅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羅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已羅雲」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佛足遶〕-【聖】,〔佛足〕-【宋】
????
ⓥ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持=歡【聖】
「持」,聖本作「歡」。 「歡」,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聖本改作「歡」。
ⓧ 〔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歡=觀【宋】【元】【明】
「歡」,宋、元、明三本作「觀」。 「觀」,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
ⓩ 守=專【宋】【元】【明】
「守」,宋、元、明三本作「專」。 「專」,大正藏原為「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專」。
Ⓐ 十=千【聖】
「十」,聖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聖本改作「千」。
Ⓑ 計+(劫)【聖】
「計」,聖本作「計劫」。 大正藏無「劫」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彼=被【元】
「彼」,元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元本改作「被」。
Ⓓ 起=趣【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趣」。 「趣」,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 (常)+行【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常行」。 大正藏無「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復=有【聖】
「復」,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 正=等【宋】【元】【明】【聖】*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等」。
Ⓗ 苦習=苦集【元】【明】
「苦習」,元、明二本作「苦集」。 「苦集」,大正藏原為「苦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苦集」。
Ⓘ (阿)+羅漢【宋】【元】【明】
「羅漢」,宋、元、明三本作「阿羅漢」。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漏=媱【宋】【元】,=妄【明】,=望【聖】
????
ⓐ 論=諸【宋】*【元】*【明】*
「論」,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譯」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① 羅雲: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羅睺羅」。
② 分衛:「乞食」的音譯,即佛教出家人向在家人募得食物以維持生存。
③ 獅子吼:以百獸之王獅子的吼聲,形容聖者說法內容真實且具震撼力。
④ 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果氣息是由心而出入,也覺知氣息是由心而出入。這裡「心」可指心念,表示覺知身(氣息)與心的交互影響,例如緩慢深長的呼吸接著輕安的樂受,這樂受是否有造成貪著的心,或沒有造成貪著的心,這也是「四念處」中由粗至細,由身念住漸次進展到受念住、心念住的過程。另一種解法是將「心」解為心臟,表示覺知氣息經由肺循環交換氧氣後,藉由心臟的體循環將氧氣帶至全身或二氧化碳帶出全身,但若照這種解法,則應屬於「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步驟的一部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安般念的次第
- 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覺知呼吸的長短。這是在不刻意控制呼吸的前提下觀察呼吸,例如通常在剛開始打坐時呼吸較短,之後漸漸變得較長。
- 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覺知呼吸的冷暖。這個步驟在其他經典中沒有提到,也較不易觀察,是選項而非必要的步驟。
- 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漸漸擴展到覺知呼吸的整個過程,甚至呼吸散布到全身的過程。第一個步驟中覺知呼吸的長短,可說已覺知了呼吸的開始及結束,在此階段隨著呼吸自然的緩慢深長,覺知得更完整,在開始及結束的中間也覺知到。
- 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覺知呼吸的有無。在呼吸越來越緩慢深長、心念越來越純淨後,呼吸可緩慢到似有似無,甚至最後自然暫停。
- 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覺知身(呼吸)與心的交互影響,例如緩慢深長的呼吸會造成輕安的樂受,這樂受是否有造成貪著的心,或沒有造成貪著的心。這也是「四念處」中由粗至細,由身念住漸次進展到受念住、心念住的過程。文字上,另一種解法是將「心」解為心臟,表示覺知氣息經由肺循環交換氧氣後,藉由心臟的體循環將氧氣帶至全身或二氧化碳帶出全身,但若照這種解法,則應屬於「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步驟的一部分。
經由安般念的修習,而能漸次證得初禪至四禪,「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甚至進而引發神通、證得解脫。
修行安般念初步的重點在於訓練專注,並非一定要觀察到呼吸的什麼現象,因此詳細的步驟並非一成不變,各經論中記載自然也會略有不同。
關於修習安般念步驟更詳細說明的經文,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尤其是第803經。
- 羅雲尊者能持禁戒
羅雲尊者十幾歲就出家,是佛教僧團中第一位沙彌。小朋友自然調皮搗蛋,羅雲沙彌也不例外,常說謊作弄別人。於是佛陀為他開示說謊的壞處,詳見《中阿含經》卷3〈2 業相應品〉第14經羅云經、《法句譬喻經》等經律所載。
在精進修行後,調皮犯戒的羅雲沙彌成為本經中佛陀稱讚能持禁戒第一的尊者,可見修行的成效。
- 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在提到四無量心的修習前,多了一段,提到可一一觀察自身的地、水、火、風、空和外界相同,進而體會地、水、火、風、空都是無我的,而不執著、不起貪心;由於不執著,因此對於不合意的地、水、火、風、空也不會起瞋心。
增壹阿含經卷第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安般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