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第4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人有似驢者,有似牛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人像驢者?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衣鉢,都違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彈:『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取彈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彼作是說:『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猶如驢入牛群之中而自稱曰:『我亦是牛!我亦是牛!』然觀其兩耳復不似牛,角亦不似,尾亦不似,音聲各異。爾時,群牛或以角觝,或以脚蹋,或以口嚙者。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了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念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彈:『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見[*]彈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爾時彼作是說:『我是沙門。』猶如驢入於牛群,是謂人像驢者也。

「彼人云何像牛者耶?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念,爾時眼根則應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口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清淨。彼人便到諸梵行人所,諸梵行人遙以見來,各自揚聲:『善來,同學!』隨時供養,不使有短,猶如良牛入牛眾中,而自稱說:『我今是牛!』然其毛尾、耳角、音聲都悉是牛,諸牛見已,各來舐體。此亦如是,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念,爾時眼根則得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口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具足,是謂此人像牛者也。如是,諸比丘!當學如牛,莫像如驢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以+(作)【聖】

  「以」,聖本作「以作」。
  大正藏無「作」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牢=堅【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堅」。
  「堅」,大正藏原為「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堅」。

彈=憚【宋】*

  「彈」,宋本作「憚」。
  「憚」,大正藏原為「彈」,今依據宋本改作「憚」。

牛群=群牛【宋】【元】【明】

  「牛群」,宋、元、明三本作「群牛」。
  「群牛」,大正藏原為「牛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群牛」。

角觝+(者)【宋】【元】【明】

  「角觝」,宋、元、明三本作「角觝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脚蹋+(者)【宋】【元】【明】

  「脚蹋」,宋、元、明三本作「脚蹋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舌=口【聖】

  「舌」,聖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聖本改作「口」。

念=於【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爾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時」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口=舌【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以見來=見來已【宋】【元】【明】

  「以見來」,宋、元、明三本作「見來已」。
  「見來已」,大正藏原為「以見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來已」。

短=乏【宋】【元】【明】

  「短」,宋、元、明三本作「乏」。
  「乏」,大正藏原為「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乏」。

得=應【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應」。
  「應」,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應」。

[註解]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想是指心中取像,眼見色,隨起色想,似乎是必然,如何做到眼見色,不起色想?

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眼見色,相當於光子投射到視網膜,在視網膜上只有光點的資訊,這些資訊傳遞到視覺皮層,才產生了對於色彩、形狀、深度、物體等等的認知,這樣的認知,經文稱之為起色想,而這些認知是經由我們經由不斷地觀察學習並據此調整視覺皮質的神經連結建構而來的,因為神經連結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我們藉由修行,調整神經連結,便能夠做到,眼見色,不起色想,單純地觀察到世界的本質,而不貪愛染著於其中而生煩惱。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