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恒專其意,自力勸勉。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恒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恒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無甘露跡,  放逸是死徑;
 無不死,  慢者即是死。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無放逸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經〕-【明】

  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阿含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有漏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漏法」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有漏法」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斯=此【宋】【元】【明】

  「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憍=慢【宋】【元】【明】

  「憍」,宋、元、明三本作「慢」。
  「慢」,大正藏原為「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不=無【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即=則【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

[註解]

廣布:廣泛地傳播散布。

諸行: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種種行為造作。【𢔽對比其餘經典看是作前者還是後者解??】

泥洹:即涅槃。

無放逸行:不怠惰。又譯為「不放逸」、「不放逸行」。

護心:守護心念。又譯為「捨心」。

有漏:有煩惱。

有漏法:由煩惱而生,或生煩惱的事物。

悅豫:歡悅。

信樂:確信和愛樂。

住不移易:心念專注不動。

恒專其意:持續保持意念的專注。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此經中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統稱「三漏」。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憍:可指驕傲,也可指放縱,在這裡作後者解。讀音同「交」。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慢:可指傲慢,也可指怠惰,在這裡作後者解。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23 Ubho attho。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所說的偈子,和《南傳法句經》卷一〈不放逸品 2〉第21頌相同:「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CBETA, B07, no. 17, p. 41, a4)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10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