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5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富羅山側。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一切行不恒、不安、變易之法。諸比丘!於一切行當生厭離、不樂、解脫。 「諸比丘!過去世時,此毘富羅山名長竹山,有諸人民圍遶山居,名低彌羅邑。低彌羅邑人壽四萬歲,低彌羅邑人上此山頂,四日乃得往反。時,世有佛,名迦羅迦孫提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說法教化,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開發顯示。彼長竹山於今名字亦滅,低彌羅聚落人民亦沒,彼佛如來已般涅槃。比丘!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恒、不安、變易之法,於一切行,當修厭離、離欲、解脫。

「諸比丘!過去世時,此毘富羅山名曰朋迦。時,有人民遶山而居,名阿毘迦邑,彼時人民壽三萬歲,阿毘迦人上此山頂,經三日中乃得往反。時,世有佛,名拘那含牟尼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演說經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開發顯示。諸比丘!彼朋迦山名字久滅,阿毘迦邑人亦久亡沒,彼佛世尊亦般涅槃。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恒、不安、變易之法,汝等比丘當修厭離、不[*]樂、解脫。

「諸比丘!過去世時,此毘富羅山名宿波羅首,有諸人民遶山居止,名赤馬邑,人壽二萬歲,彼諸人民上此山頂,經二日中乃得往反。爾時,有佛名曰迦葉如來、應供,乃至出興於世,演說經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開示顯現。比丘!當知宿波羅首山名字久滅,赤馬邑人亦久亡沒,彼佛世尊亦般涅槃。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恒、不安、變易之法。是故,比丘!當修厭離、離欲、解脫。

「諸比丘!今日此山名毘富羅,有諸人民遶山而居,名摩竭提國,此諸人民壽命百歲,善自消息,得滿百歲,摩竭提人上此山頂,須臾往反。我今於此得成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演說正法,教化令得寂滅涅槃、正道、善逝、覺知。比丘!當知此毘富羅山名亦當磨滅,摩竭提人亦當亡沒,如來不久當般涅槃。如是,比丘!一切諸行悉皆無常、不恒、不安、變易之法。是故,比丘!當修厭離、離欲、解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古昔長竹山,  低彌羅村邑,
 次名朋迦山,  阿毘迦聚落,
 宿波羅首山,  聚落名赤馬,
 今毘富羅山,  國名摩竭陀
 名山悉磨滅,  其人悉沒亡,
 諸佛般涅槃,  有者無不盡。
 一切行無常,  悉皆生滅法
 有生無不盡,  唯寂滅為樂。」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聖本改作「不」。[*]

「毘富羅」,巴利本作 Vepulla。

「長竹山」,巴利本作 Pācīnavaṃsa。

「低彌羅」,巴利本作 Tivarā。

「迦羅迦孫提」,巴利本作 Kakusandha。

「朋迦」,巴利本作 Vaṅkaka。

「拘那含牟尼」,巴利本作 Koṇāgamana。

「宿波羅首」,巴利本作 Supassa。

「赤馬」,巴利本作 Rohitassā。

「中」,聖本作「半」。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摩竭提」,巴利本作 Māgadhakā。

「磨」,聖本作「摩」。

「村」,聖本作「林」。

「名」,聖本作「人」。

「沒」,宋、元、明三本作「歿」。

[註解]

一切行無常:一切的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迦羅迦孫提:過去七佛之第四佛。又譯為「拘留孫」、「拘屢孫」。

開發顯示:開發是啟發、教導,顯示是體現、展現。指佛出世不只教導世人初、中、後善,純一滿淨的佛法義理,也自己體現出實踐佛法的言行一致的身教。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此處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拘那含牟尼:過去七佛中,第五位的佛名。又譯為「拘那含」、「迦那迦牟尼」。

迦葉:過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磨滅:消散。

生滅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寂滅為樂: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對應經典]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