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3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正受①故解脫,非不正受。云何?世尊!為先正受而後解脫耶②?為先解脫而後正受耶?為正受解脫不前不後一時俱生耶?」
爾時,世尊默然而住。如是摩訶男第二第三問,佛亦再三默然住。
爾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尊者阿難作是念:「釋氏摩訶男以此深義而問世尊,世尊病差ⓐ③未久,我今當說餘事,以引於彼語。
「摩訶男!學人④亦有戒,無學人亦有戒;學人有三昧⑤,無學人亦有三昧;學人有慧,無學人亦有慧;學人有解脫,無學人亦有解脫。」
摩訶男問尊者阿難:「云何為學人戒?云何為無學人戒?云何學人三昧?云何無學人三昧?云何學人慧?云何無學人慧?云何學人解脫?云何無學人解脫?」
尊者阿難語摩訶男:「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知、如是見已,五下分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此五下分結斷,於彼受生得般涅槃⑥,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彼當爾時,成就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
「復於餘時盡諸有漏,無漏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當爾時成就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無學解脫。如是,摩訶男!是名世尊所說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無學解脫。」
爾時,釋氏摩訶男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禮佛而去。
爾時,世尊知摩訶男去不久,語尊者阿難:「迦毘羅衛釋氏乃能與諸比丘共論深義?」
阿難白佛:「唯然,世尊!迦毘羅衛釋氏能與諸比丘共論深義。」
佛告阿難:「迦毘羅衛諸釋氏快得善利⑦,能於甚深佛法賢聖慧眼而得深入。」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差」,聖本作「瘥」。
[註解]
①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② 為先正受而後解脫耶:是先正確地達到定境,然後才得到解脫嗎?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為先得定後解脫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是定在先,之後有智嗎?」。
③ 差:同「瘥」,病痊癒。讀音為「拆」作四聲。
④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⑤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按:「三昧」、「正受」都是禪定的別名,通常可以互用,但又有些細微意義的差別,詳見卷三十一第883經的「讀經拾得」。
⑥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⑦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常有同學讀完本經後問:「為何佛陀不回答摩訶男?阿難回答了釋氏摩訶男的問題嗎?」
本經的情境是釋氏摩訶男提出兩個很大的主題「定」和「解脫」。他表示,既然在因果上「定」有助於「解脫」,那麼是否在時間上「定」應先於「解脫」?
然而,定的種類繁多,解脫也有不同層次,且入定本身也能暫時解脫某些煩惱。如果將各種定、各種解脫混為一談,可能會造成誤解。阿難尊者考量到當時佛陀才病癒不久,體力不足以長篇大論、逐一解釋,因此就主動代為說明。
釋氏摩訶男的問題是:「是否先正受而後解脫?」這就好比有人問:「是否工作時間長,工作的報酬就高?」雖然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對的,但是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報酬(例如清潔工工作十小時的報酬,通常並不高於醫師工作九小時的報酬),報酬也有不同的種類(例如固定薪資與績效獎金的差異),如果將這些情況一概而論,可能會引發誤解。因此,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釐清其脈絡。
阿難尊者將「定」和「解脫」這兩個主題,先整體區分出「學人」和「無學」的不同,然後分別以戒、定、慧、解脫的次第來說明,可說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從慧得解脫」。其中定又分四禪等定、解脫有分斷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等層次,這樣將脈絡理清楚,釋氏摩訶男自然就不會再通通混為一談了。
舉例而言,成就三果的「學解脫」會先於成就四果的「無學三昧」,只看這部分的話「學解脫」較早於「無學三昧」,也可說不見得「先正受而後解脫」。另外再舉一例,「滅盡定」是一種三果以上聖者才能入的定,因此如果只看滅盡定,不見得能說是先(滅盡)定後解脫。再者,滅盡定在佛學名詞分類上是「正受」而不是「三昧」(詳見卷三十一第883經的「讀經拾得」),雖然釋氏摩訶男的問題是以「正受」來稱呼定,阿難尊者的回答中則是以「三昧」來稱呼定,精準地確保了回答當中沒有任何邏輯漏洞。(這段看不懂的話沒關係,只是文字上的枝微末節,不影響實修。)
從阿難尊者的回答,也可推論出戒、定、慧、解脫的次第並不是完全分割的,例如並不是說先修戒到完全圓滿之後才能開始修定,先修定到完全圓滿之後才能開始修慧,否則當被問到「是否先定後解脫」(本經提問的重點)或「是否先定後慧」(南傳對應經典提問的重點)時,阿難尊者直接回答「是」就好了。根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學相應」的經文,雖然戒、定、慧三學的次第有「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因果關係,但各個修行的階段都需要這三學,只是修行的重心隨著階段的不同會漸次提升:初果以前三學都要但多著重戒,然後到三果仍是三學都要但多著重在戒、定,最後三學全都加強而證得四果。
- 三果的「學解脫」和四果的「無學解脫」有什麼不同?
本經提到了戒、定、慧、解脫的修行次第。其中三果聖者阿那含證得的是「(有)學」的版本,四果聖者阿羅漢證得的是「無學」的版本。
阿那含永不再生於人間,可視為從欲界「解脫」,但還須要於色界或無色界天繼續修行以證得阿羅漢,因此仍在「學」,還沒有畢業。所以阿那含的解脫是「(有)學解脫」。
阿羅漢則已解脫於三界,不再輪迴,真正畢業了,而是「無學」,獲得「無學解脫」。
「無學解脫」證得涅槃是究竟的解脫,但佛教也有說禪定是心暫時解脫於煩惱,例如初禪(入定時)解脫於五蓋,因此「解脫」這個用詞並不限於究竟的解脫,稱阿那含的解脫為「學解脫」也就其來有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