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住耆闍崛山①中。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②詣尊者舍利弗,與尊者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語尊者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如來有後生死ⓒ③耶?」
舍利弗言:「諸外道!世尊說言,此是無記ⓓ④。」
又問:「云何?舍利弗!如來無後生死⑤耶?」
舍利弗答言:「諸外道!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又問:「舍利弗!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⑥耶?」
舍利弗答言:「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又問舍利弗:「如來非有後生死、非無後生死⑦耶?」
舍利弗答言:「諸外道!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諸外道出家又問尊者舍利弗:「云何所問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有後無後、非有後非無後,一切答言:『世尊說言ⓔ,此是無記。』云何為上座,如愚、如癡,不善、不辯,如嬰兒無自性智⑧?」作此語已,從坐起去。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相去不遠,各坐樹下,晝日禪思⑨。尊者舍利弗知諸外道出家去已,詣尊者摩訶迦葉所,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以向⑩與諸外道出家所論說事,具白尊者摩訶迦葉:「尊者摩訶迦葉!何因何緣世尊不記說⑪,後有生死、後無生死、後有後無、非有非無生死耶?」
尊者摩訶迦葉語舍利弗言:「不能將五陰視為如來若說如來後有生死者,是則為色⑫;若說如來無後生死,是則為色;若說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是則為色;若說如來非有後、非無後生死,是則為色。如來者,色已盡,心善解脫。言有後生死者,此則不然;無後生死、有後無後、非有後非無後生死,此亦不然。如來者,色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
「舍利弗!若說如來有後生死者,是則為受、為想、為行、為識、為動、為慮、為虛誑、為有為、為愛,乃至非有非無後有亦如是說。如來者,愛已盡,心善解脫,是故說後有者不然,後無、後有無、後非有非無者不然,如來者,愛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舍利弗,如是因、如是緣,故有問世尊:『如來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生死?』不可記說。」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
[校勘]
ⓐ 「摩訶迦葉」,巴利本作 Mahā-kassap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如來有後生死」,巴利本作 Hoti tathāgato parammaraṇā。
ⓓ 「無記」,巴利本作 Avyākata。
ⓔ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聖本無「如來者,愛已盡,心善解脫」十字。
[註解]
①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② 外道出家:泛稱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譯作「異學」。
③ 如來有後生死:如來死後常存,還有後續的生死。另譯為「如來死後有」、「如來不終」。
④ 無記:不加以討論或回答。
⑤ 如來無後生死:如來死後就沒了,沒有後續的生死。另譯為「如來死後無」、「如來終」。
⑥ 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有無」、「如來終不終」。
⑦ 如來非有後生死、非無後生死: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
⑧ 無自性智:沒有自己的智慧;沒有自主的想法。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無智愚人」。
⑨ 禪思:獨坐而專心思惟。
⑩ 向:過去。
⑪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例如佛陀記說某弟子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即表示佛陀確知地說出此弟子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
⑫ 若說如來後有生死者,是則為色:如果說如來死後常存、還有後續的生死,則是將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當作是如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此經指出「如來有後生死」、「如來無後身死」、「如來有後無後」、「如來非有後非無後」等問題都是無記(不予回答)。為什麼是無記?
外道們是根據他們的「常見」或「斷見」而提出這些問題:
- 「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要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無記的問題?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不管身心,都是無常的,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輪迴主體叫做如來。
有同學會問說:「『如來無後身死』是無記,但佛教也認為『如來死後涅槃』呀?」
如果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若說命終後什麼都沒有了,那就是「斷見」。這些問題是根基於「有一個生死輪迴的主體」來問的,而在究竟的角度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了,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我」的主體,那又怎麼能說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沒有呢?問題就錯了,因此不予回答。
也因此,「如來有後無後」、「如來非有後非無後」的問題也錯了,甚至是更玄虛的文字遊戲,不值得認真討論。
證悟了「無我」,就沒有了煩惱,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見了。在世間的角度來看,證悟的聖者還是隨緣處世,但他的所作所為已都不再基於「我見」而有執著了,因此聖者死後也不再被輪迴給綁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無地徹底解脫了。
有這樣的認知,般若經典的許多內容才能正確地理解,例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以身相見如來」類似本經所否定的「若說如來後有生死者,是則為色」,以色視為如來,是錯誤的。
關於佛陀應對「十四無記」的記載,多數收錄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婆蹉種出家相應」和「外道出家相應」中,也可參考《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