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7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種子。何等為三?有隨生子、有勝生子、有下生子。何等為隨生子?謂子父母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子亦隨學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隨生子。何等為勝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子則能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是名勝生子。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子不能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是名下生子。」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生隨及生上,  智父之所欲,
 生下非所須,  以不紹繼故,
 為人法之子,  當作優婆塞。
 於佛法僧寶,  勤修清淨心,
 雲除月光顯,  光榮眷屬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五戒,如是信、戒、施、聞、慧經,亦如是說。

 

[註解]

隨生子:跟從父母的兒子。

勝生子:勝過父母的兒子。

下生子:劣於父母的兒子。

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人畜、不偷竊、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不說謊、不喝酒,合稱為「五戒」,是在家人修學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隨學:效法;模仿。

紹繼:繼承。

佛法僧寶:尊貴的佛陀、佛法、聖眾(僧),又稱為「三寶」、「三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父母不犯五戒,兒子也不犯五戒,是跟從父母的兒子;父母犯五戒,兒子不犯五戒,是勝過父母的兒子;父母不犯五戒,兒子犯五戒,是劣於父母的兒子。

本經如同佛陀一貫的立場,是以每個人的所作所為、所造的善惡業,而不是以其出生(父母甚至種姓),來判定一個人的優劣。

本經提到的「信、戒、施、聞、慧」俗稱「在家五法」,是優秀的在家佛教徒應該具足的五個條件,其定義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7經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