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2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上戒覺ⓑ、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①。」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②,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③, 諸有結滅盡,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④, 摧伏眾魔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三」,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三」。[*]
ⓑ 大正藏無「上戒覺」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
[註解]
① 上戒覺、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好的戒的修學,好的威儀的修學,好的別解脫的修學。其中「戒覺」疑為「戒學」的訛誤,「戒」音譯「尸羅」,又有「清涼」的意義,「戒學」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心(定)清淨的層面;「威儀學」為行住坐臥有儀態而不損威德,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身、口清淨的層面;「波羅提木叉學」指持戒可解脫煩惱,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智慧清淨、得到解脫的層面。《四分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淨行、增上波羅提木叉」,《十誦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毘尼、增上波羅提木叉」,也可對應到前面第823經的「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
② 無知:這裡特指「無」學聖者的了「知」;沒有仍須知道的法。
③ 不動解脫:指阿羅漢不會退失地解脫於貪愛等一切煩惱。
④ 後邊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生。
[對應經典]
- 參考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42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