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正見者,何等為正見?」
佛告婆羅門:「正見有二種。有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正見有施、有說、有齋,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婆羅門!是名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婆羅門!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求覺、巧便①、黠慧、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如正見,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經如上說。
[校勘]
ⓐ 「聞」,聖本作「門」。
[註解]
① 巧便:靈巧;見機(行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的差別,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布施」是世間正見、是善行,但很多人布施是為了求回報,那是「不淨施」,有善報,但和四聖諦不相應,有來有往、有進有出,始終不出世間,無法解脫。
若擁有出世間正見,基於四聖諦則知道我及我所有的(所施之物),以及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例如未來的善報)都是無常的,有擇法覺知而不執著,那麼布施除了利他外,也是捨去慳嗇甚至我執,才是清淨、解脫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