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61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①,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②,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厨士愚癡、不辨[*],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③,酸醎酢淡④,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醎酢淡,眾味和之ⓑ。不能親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辨[*]、不善,於身身觀住,不能除斷上煩惱⑤,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不得四種增上心法⑥、現法樂住⑦、本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若有比丘黠慧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厨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醎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受、心、法觀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辨」,宋、元、明、聖四本作「辯」。[*]
ⓑ 「和之」,大正藏原為「之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之」。
ⓒ 「伺」,大正藏原為「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伺」。
ⓓ 「知」,聖本作「智」。[*]
ⓔ 大正藏在「亦」字之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辨」,大正藏原為「辦」,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辨」。
ⓖ 「味」,大正藏原為「昧」,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味」。
ⓗ 「信」,大正藏原為「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信」。
[註解]
① 取自心相:把握自己內心的狀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把握自己心的相」。
② 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不把握自己內心的狀態,而拾取外面的境界。
③ 尊主:主人。本經指「自心」。
④ 酸醎酢淡:滋味和濃淡。其中「醎」是「鹹」的異體字,「酢」是「醋」的異體字。
⑤ 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
⑥ 四種增上心法:四種提升的心境,即四禪。又譯為「四增心法」、「四增上心」。
⑦ 現法樂住: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見法樂住」。
⑧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經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內心的狀態,有四念處(念覺支)後能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因此能促成擇法覺支,進而把握自己內心的狀態。
本經中說「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舉前一經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亂、昏沉等狀態,若有昏沉則取淨相來對治。如果不知道內心的狀態,只靠外境來提神,縱使一時沒有了昏沉,也是誤打誤撞,治標而不治本。
- 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有什麼入門的方法?
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可以承接身念處作連續的練習,也可以單獨分開練習。由於這四個念處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細緻,平日工作或生活會讓心散亂掉的人,可先以身念處收攝身心,心不太散亂後才能清楚覺知較抽象的受、心、法。如同行住坐臥可隨時「念身」,在修受念處乃至法念處各步驟時,也保持對全身的覺知在背景來幫助繫心。
- 受念處:苦、樂、不苦不樂
在修身念處時覺知不同身體部分的感受,或是覺知當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從身念處轉向受念處。
修受念處時,要能知道此時感受是苦、樂、還是中性的不苦不樂。持續知道感受是苦、樂、不苦不樂三者的哪一種。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1經說感受就像是風,有時吹東風、有時吹西風、有時吹南風、有時吹北風,風有時強、有時弱,但我們通常不會因為風怎麼吹而心煩意亂,不會執著風要從東邊來,也不會因為風較強而生氣,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事。「受」也是如此,苦、樂、不苦不樂的受來來去去,不須要執著。不需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樂呀!」或是「啊!我真傷心呀!」樂與苦並不是永恆的,受就只是受,這個正觀可逐漸地減弱感受觸發激烈反應的力道。
例如打坐時腿痛,修受念處時,可將主觀的痛覺轉作客觀的分析對象,腿痛有時就不會那麼難耐,痛而不一定苦。
- 心念處:貪、瞋、癡等
修受念處時覺知感受的,知道苦、樂、不苦不樂的,就是「心」。因此能從受念處轉向心念處。
心念處的練習須要知道內心當下的狀態,心的狀態有很多種,初學者可以先練習知道貪、瞋、癡的有與無,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
當覺知有貪、瞋、癡時,初步還不須要立刻就否定貪、瞋、癡,第一步要做的是認知貪、瞋、癡,瞭解目前的心裡面發生了什麼?
如果貪、瞋、癡變少了,也要認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處時,不只要知道什麼時候做錯了,也要知道什麼時候做對了,兩者對心念處都一樣重要。正如照鏡子能讓人發現要如何增進自己的外貌,照見自己的心鏡能讓人發現如何增進心的狀態。
四念處在練習時,要一一標記(知道)當下的狀態,以收攝心念;等到覺知已經穩固後,可不再須要特別一一標記當下的狀態,只要輕鬆地、客觀地覺知,維持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經念經講述在穀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讓牛跑進田地內亂吃、亂撞,就像我們要斷除貪、瞋、癡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禍患。但在穀物收成後,田地一片乾淨,牧牛人就可以在樹下輕鬆坐著,這就像沒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時的狀態,是很開闊的、現前的心,是放鬆的、放下的。
- 法念處: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心念處修得好時,五蓋自然會減輕。
要知道這五蓋的有與無。
認出一個蓋現前的同時,也應該認出導致生起這個蓋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這是法念處的特點。
當五蓋都沒有時,自然就會有喜悅。「喜」是一個覺支(覺悟的一個要素),這「喜覺支」可在四念處修得好時生起。
修習四念處就是「念覺支」;在修念處時判斷在哪種狀態,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處,就是「精進覺支」;發現沒有五蓋時,就會有「喜覺支」生起;這沒有了煩惱的喜悅能讓身心都輕安,是「猗覺支」;自然內心就能定了下來,而是「定覺支」;心裡愈來愈專注,在平等的狀態,成就「捨覺支」。這些就是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
同樣地,要知道這七覺支的有與無。
觀察這七覺支的起因、條件,也就是因緣。
因此而可藉由四念住的修行,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體悟因緣法而成道。
練習入門的方法純熟後,也可參考本卷末線上「進階辨正」所收錄更為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