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摩ⓐ羅迦ⓑ舅①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摩[*]羅迦舅言:「諸年少聰明利根,於我法、律出家未久,於我法、律尚無懈怠,而況汝今日年耆根熟②,而欲聞我略說教誡[*]。」
摩[*]羅迦舅白佛言:「世尊!我雖年耆根熟,而尚欲得聞世尊略說教誡[*]。唯願世尊為我略說教誡[*],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第二、第三亦如是請。
佛告摩[*]羅迦舅:「汝今且止。」如是再三,亦不為說。
爾時,世尊告摩[*]羅迦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
佛告摩[*]羅迦舅:「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③?」
答言:「不也,世尊!」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
佛告摩[*]羅迦舅:「善哉,善哉,摩[*]羅迦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④。」而說偈言:
「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
亦非兩中間, 是則為苦邊⑤。」
摩[*]羅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
佛告摩[*]羅迦舅:「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爾時,摩[*]羅迦舅說偈白佛言:
「若眼已見色, 而失於正念,
則於所見色, 而取愛念相。
取愛樂相者, 心則常繫著,
起於種種愛, 無量色集生。
貪欲恚害覺⑥, 令其心退減,
長養於眾苦, 永離於涅槃。
見色不取相, 其心隨正念,
不染惡心愛⑦, 亦不生繫著。
不起於諸愛, 無量色集生,
貪欲恚害覺, 不能壞其心。
小長養眾苦⑧, 漸次近涅槃,
日種⑨尊所說, 離愛般涅槃。
若耳聞諸聲, 心失於正念,
而取諸聲相, 執持而不捨。
鼻香舌甞味, 身觸意念法,
忘失於正念, 取相亦復然。
其心生愛樂, 繫著堅固住,
起種種諸愛, 無量法集生。
貪欲恚害覺, 退減ⓒ壞其心,
長養眾苦聚, 永離於涅槃。
不染於諸法, 正智正念住,
其心不染污, 亦復不樂著。
不起於諸愛, 無量法集生,
貪瞋恚害覺, 不退減其心。
眾苦隨損減[*], 漸近般涅槃,
愛盡般涅槃, 世尊之所說。」
是名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摩羅迦舅:「汝真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如汝所說偈:
「若眼見眾色, 忘失於正念,
則於所見色, 而取愛念相。」
如前廣說。
爾時,尊者摩[*]羅迦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摩[*]羅迦舅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已,於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校勘]
ⓐ 「摩」,宋、元、明三本作「磨」。[*]
ⓑ 「摩羅迦」,巴利本作 Mālukya。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註解]
① 摩羅迦舅:比丘名。舍衛城人,波斯匿王的財務官之子,後隨佛出家,曾問佛陀「世有常、無常,世有底、無底」等問題,即《箭喻經》的發問者。又譯為「鬘童子」、「摩羅鳩摩羅」。
②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③ 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對於你過去不曾眼見過的色,你會應該想要看,而且對於那個(沒見過的)色生起欲望、貪愛、惦記、染著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若汝眼識未見、未曾見色,汝亦不見、不希求見者,汝於彼起欲、起貪、起愛否?」
④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貪、瞋、癡等煩惱。其中「見、聞、覺、識」又譯為「見、聞、覺、知」,「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⑤ 若汝非於彼,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如果你不在那個上面,那個也不在你這邊,也不在兩者的中間,這樣就是苦的盡頭。這是比喻沒有根、境、識和合的染著。
⑥ 貪欲恚害覺:即貪欲的意向、瞋恚的意向、加害別人的意向。這裡「覺」是「尋」的舊譯,是投向的注意力。
⑦ 不染惡心愛:不沾染會劣化心識的貪愛。
⑧ 小長養眾苦:盡量少增長各種苦。這裡的「小」也可能是「不」的訛誤。
⑨ 日種: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老年的鬘童子
有同學問:「為什麼佛陀要潑摩羅迦舅的冷水後,才向他開示法義?」
因為這位「摩羅迦舅」就是愛問不著邊際的問題的「鬘童子」,他曾問佛陀「世有常、無常,世有底、無底」等問題,還想說若佛陀不向他解說,他就要離開,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1經箭喻經。
這位問題寶寶問到年老了,還是沒有得道。照常理來看,如果他繼續以往的習氣而不發奮努力的話,不管佛陀再怎麼向他開示,恐怕也難以對他有實際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潑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紀一大把了,更難有所成就。等到他著急了,佛陀才以問答的方式引導他的見解,破除他的執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處:「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對治他愛亂想的個性。由於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羅迦舅終於證得阿羅漢。
- 相關的教法
本經所載「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的教法,南傳《小部尼柯耶.優陀那》〈覺品1〉第10經巴希亞經中佛陀也曾對外道巴希亞開示過:「巴希亞,你要如此的修習:
每當你看到影像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五官感知的時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當你腦中認知的時候,只認知就好了。
那麼,巴希亞,在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這當中沒有『我』的時候,你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遠處、也不在中間。這就是苦的熄滅。」
不隨色、聲、香、味、觸、法相續,心不隨境轉,這樣的概念在佛經以及禪修教法中頗為常見,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經:「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
甚至如果想要瞭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務必細讀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