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8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①未成正覺②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③,生如是念:『世間難入④,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⑤、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⑥,不如實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⑦?』即正思惟⑧,起無間等⑨,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⑩。』
「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⑪?』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
「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愛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
「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
「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無「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法」。
ⓒ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宿命:過去世,在這裡特指這輩子過去的事。
② 成正覺:成佛。其中「正覺」指佛的真正覺悟的智慧。
③ 禪思:獨坐而專心思惟。
④ 世間難入:世間陷於苦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陷入實在苦難的世間」。
⑤ 遷:去世;往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去世」。
⑥ 生、老、病、死,上及所依:生、老、病、死的之前以及其原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老、死苦的出離」。
⑦ 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有了什麼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緣於什麼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的「有」是動詞,指存在,「生」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為協助讀者理解,這幾段經文中十二因緣的名詞以底線標示。)
⑧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⑨ 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
⑩ 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有了「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緣於「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第一、四個「有」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支,第二、三、五個「有」是動詞,指存在,「生」是名詞,指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
⑪ 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有了什麼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緣於什麼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
[對應經典]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10經大釋迦牟尼瞿曇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53經結(之一)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54經結(之二)經。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2。
- 吉爾吉斯手抄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Sbv (Gnoli 1977:127)。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佛陀逆觀十二因緣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接著觀察什麼是「有」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取」(執取)是「有」的原因。
佛陀接著觀察什麼是「取」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愛」(貪愛)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沒有貪愛,就不再有執著,也就不會積集業力而導致後續的身心運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脫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輪迴了。
知道是什麼是貪愛的原因,也較有機會斷除貪愛,在第287經中佛陀即進一步分析什麼是貪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