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優陀夷ⓐ①往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拘槃荼ⓑ聚落,到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②菴羅園中住。
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有諸年少弟子,遊行採樵③,至菴羅園中,見尊者優陀夷坐一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靜④,心意安諦,成就第一調伏⑤。見已,往詣其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時,優陀夷為諸年少種種說法,勸勵已,默然而住,彼諸年少聞尊者優陀夷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時,諸年少擔持束薪,還至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所,置薪束於地,詣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所,白言:「我和上ⓒ尼⑥,當知菴羅園中有沙門優陀夷,姓瞿曇氏,依於彼住,極善說法。」
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語諸年少言:「汝可往請沙門優陀夷瞿曇氏,明日於此飯食。」
時,諸年少弟子受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教已,往詣尊者優陀夷所,白優陀夷言:「尊者當知,我和上[*]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請尊者優陀夷明旦飯食。」
時,優陀夷默然受請。
時,彼諸年少知優陀夷受請已,還歸和上[*]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所,白言:「和上[*]尼!我以和上[*]尼語,請尊者優陀夷,尊者優陀夷默然受請,和上[*]尼自知時。」
爾時,尊者優陀夷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往詣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舍。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遙見尊者優陀夷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坐,設種種飲食,自手供養,豐美滿足。食已,澡漱ⓓ、洗鉢訖,還就本座。
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知食已訖,著好革屣,以衣覆頭,別施高床,現起輕相,慠慢而坐⑦,語優陀夷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優陀夷答言:「姊妹!今是非時⑧。」作此語已,從坐起去。
如是。明日諸弟子復至菴羅園採樵聽法,還復白和上[*]尼,和上[*]尼復遣詣請食,如前三返ⓔ,乃至請法,答言:「非時。」不為說法。
諸年少弟子復白和上[*]尼,菴羅園中沙門優陀夷極善說法。
和上[*]尼答言:「我亦知彼極善說法,再三請來,設食問法,常言非時,不說而去。」
諸弟子言和上[*]尼:「著好革屣,以衣覆頭,不恭敬坐,彼云何說?所以者何?彼尊者優陀夷以敬法故,不說而去。」
和上[*]尼答言:「若如是者,更為我請彼。」
諸弟子受教,更請供養如前。時,和上[*]尼知食訖已,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⑨,恭敬白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優陀夷答言:「汝今宜問,當為汝說。」
彼即問言:「有沙門、婆羅門說苦樂自作⑩,復有說言苦樂他作⑪,復有說言苦樂自他作⑫,復有說言苦樂非自非他作⑬。尊者!復云何?」
尊者優陀夷答言:「姊妹!阿羅訶ⓕ⑭說苦樂異生⑮,非如是說。」
婆羅門尼復問:「其義云何?」
優陀夷答言:「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
優陀夷復語婆羅門尼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於意云何?有眼不?」
答言:「有。」
「有色不?」
答言:「有。」
「有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陀夷!」
優陀夷復問:「有耳、鼻、舌、身、意、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陀夷!」
優陀夷言:「此是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於苦樂。』」
婆羅門尼言:「尊者優陀夷!如是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苦樂』耶?」
優陀夷答言:「如是,婆羅門尼!」
婆羅門尼復問:「沙門!云何阿羅訶說:『因緣生苦、樂、不苦不樂滅』⑯?」
優陀夷答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尼!一切眼、一切時滅無餘⑰,猶有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答言:「無也,沙門!」
「如是,耳、鼻、舌、身、意,一切時滅永盡無餘,猶有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答言:「無也,沙門!」
「如是,婆羅門尼!是為阿羅訶說:『因緣生苦、樂、不苦不樂滅。』」
尊者優陀夷說是法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見法、得法、知法、入法⑱,度疑惑,不由於他入佛教法,於法得無所畏。從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優陀夷:「我今日超入決定⑲,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從今日盡壽歸依三寶。」
爾時,優陀夷為婆羅門尼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校勘]
ⓐ 「優陀夷」,巴利本作 Udāyī。
ⓑ 「拘槃荼」,大正藏原為「拘磐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槃荼」。巴利本作 Kāmaṇḍāya。
ⓒ 「上」,明本作「尚」。[*]
ⓓ 「漱」,大正藏原為「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漱」。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阿羅訶」,巴利本作 Arahanta。
ⓖ 「觸」,宋、元、明三本作「觸意觸」。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① 優陀夷:比丘名,迦毗羅衛國國師的兒子,未出家前淨飯王請他帶悉達多太子娛樂,勸悉達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頭。佛陀成道後,跟隨佛陀出家,證阿羅漢。佛陀在回家鄉前先派遣優陀夷尊者回國,度化了原先不喜歡出家人的淨飯王,使得釋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熱烈迎接佛陀進城,佛陀稱讚他「善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又譯為「優陀耶」。
② 婆羅門尼: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祭司階級的女性。
③ 遊行採樵:四處行走撿柴。
④ 諸根寂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安定詳和。
⑤ 成就第一調伏:具有最好的身口意的訓練。
⑥ 和上尼:女師父。「和上」即「和尚」,義譯為「親教師」,是弟子對師父的尊稱。
⑦ 著好革屣,以衣覆頭,別施高床,現起輕相,慠慢而坐:穿著好皮鞋,拿衣物覆蓋頭部,另擺一張高的座位(自己坐),露出輕視的樣子,傲慢地坐著。
⑧ 非時:不是適當的時機。
⑨ 卑床:矮的座位。
⑩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見論」執著認為恆常不變的自我造作了一切。
⑪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間苦樂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執著認為大梵(造物主、大我)創造一切。
⑫ 自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⑬ 非自非他作:沒有原因而自然發生。
⑭ 阿羅訶:「阿羅漢」的另譯,也是如來十號之一,義譯為「應供」。
⑮ 苦樂異生:苦樂產生的原因和前述不同。
⑯ 云何阿羅訶說:『因緣生苦、樂、不苦不樂滅』:阿羅漢是怎麼解說「因緣而生的苦、樂、不苦不樂的息滅」?
⑰ 滅無餘:滅除而沒有殘餘。
⑱ 見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⑲ 超入決定:超越一般次第地有決心。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