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164經
如是我聞: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論:「諸尊!如世尊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④:
「ⓓ『若知二邊者, 於中永無著,
說名大丈夫, 不顧於五欲,
無有煩惱鏁⑤, 超出縫紩⑥憂。』
「諸尊!此有何義?云何邊?云何二邊?云何為中?云何為縫紩?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⑦;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有一答言:「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習於受者,得彼彼因,身漸漸ⓖ增長出生,於此即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復有說言:「過去世是一邊,未來世是二邊,現在世名為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因,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苦不樂是其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得,自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⑧,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我等一切所說不同,所謂向來種種異說,要不望知。云何世尊有餘之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我等應往具問世尊,如世尊所說,我等奉持。」
爾時,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諸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言:『於世尊所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所謂二邊,乃至脫苦。』有人說言:『內六入處是說一邊,外六入處是說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前廣說,悉不決定,今日故來請問世尊,具問斯義,我等所說,誰得其義?」
佛告諸比丘:「汝等所說,皆是善說,我今當為汝等說有餘經。我為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有餘經說,謂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⑨,愛[*]為縫紩。習近愛已,彼彼所得,身緣觸增長出生,於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 「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巴利本作 Pārāyana Metteyyapañha。
ⓓ 大正藏在此有一「偈」字。
ⓔ 「智」,宋、元二本作「知」。
ⓕ 「愛」,宋本作「受」。[*]
ⓖ 「漸」,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漸」。
ⓗ 「智」,宋本作「知」。
ⓘ 「脫」,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脫」。
ⓙ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註解]
①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②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③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④ 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名,「波羅延」是音譯,義譯為「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與佛陀的問答集。「低舍彌德勒」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中第二位發問的。此經相當於南傳《小部尼柯耶.經集》〈彼岸道品5〉第57經低舍彌勒學生婆羅門所問經,此事件也記錄於《賢愚經》卷十二〈波婆離品50〉。
⑤ 鏁:古字,同「鎖」。
⑥ 縫紩:縫線。紩讀作「至」。
⑦ 以了了:以理解力去瞭解。
⑧ 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身是一邊,有身之集是第二邊,有身之滅是中」。
⑨ 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邊,觸之滅是中」。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例子原則上表示要看破「二邊」,不執著「中間」,或許能理解為順著河川流下時,不能在兩岸擱淺,但也不能停在中間。
本卷第1174經的譬喻:「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CBETA, T02, no. 99, p. 314, c16-19),卷四十九第1316經也譬喻:「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CBETA, T02, no. 99, p. 361, b27-28) 或許能作為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