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教戒[*]、教授,有諸比丘聞所說法,不忍、不喜。」
佛告摩訶迦葉:「汝何因緣作如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迦葉:「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迦葉:「昔日,阿練若ⓐ比丘①於阿練若比丘所,歎說阿練若法,於乞食比丘所,歎說乞食功德;於糞掃衣②比丘所,歎說糞掃衣功德。若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盡③,身作證比丘所,隨其所行,讚歎稱說。迦葉!若於阿練若所,歎說阿練若法,乃至漏盡比丘所,歎說漏盡身作證。若見其人,悉共語言,隨宜慰勞善來者:『汝名何等?為誰弟子?』讓座令坐,歎其賢善,如其法像ⓑ類,有沙門義④、有沙門欲。如是讚嘆ⓒ時,若彼同住同遊者,則便決定隨順彼行,不久亦當同其所見,同其所欲。」
佛告迦葉:「若是年少比丘見彼阿練若比丘來讚歎阿練若法,乃至漏盡身作證,彼年少比丘應起出迎,恭敬禮拜問訊,乃至彼同住者,不久當得自義饒益⑤。如是恭敬者,長夜⑥當得安樂饒益。」
佛告迦葉:「今日比丘見彼來者,知見大德,能感財利、衣被、飲食、床臥、湯藥者,與共言語,恭敬問訊,歎言善來:『何某名字?為誰弟子?』歎其福德,能感大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若與尊者相習近者,亦當豐足⑦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若復年少比丘見彼來者,大智大德,能感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者,疾起出迎,恭敬問訊,歎言善來大智大德,能感大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迦葉!如是年少比丘,長夜當得非義不饒益苦⑧。
「如是,迦葉!斯等比丘為沙門患,為梵行⑨溺,為大映障⑩、惡不善法、煩惱之患,重受諸有,熾燃⑪生死,未來苦報,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故,迦葉!當如是學:『為阿練若,於阿練若所,稱譽讚歎糞掃衣、乞食,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正智漏盡,身作證者,稱譽讚歎。』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摩訶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阿練若」,巴利本作 Arañña。
ⓑ 「像」,聖本作「象」。
ⓒ 「嘆」,宋、元、明三本作「歎」。
[註解]
① 阿練若比丘:離開聚落,寂靜而修行的出家人。其中「阿練若」指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
[] 糞掃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又譯作「納衣」。穿糞掃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之一。
[] 漏盡:斷盡煩惱的。
[] 沙門義:修行的目標。
[] 義饒益:有利益。其中「義」是「利益」的意思。
[] 長夜:長時間。
[] 若與尊者相習近者,亦當豐足:認為如果和這位(獲得豐厚利養的)尊者多加親近的人,也能夠豐衣足食。
[] 非義不饒益苦: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 梵行:清淨的修行。
[] 映障:遮蔽障礙。
[] 熾燃:同「熾燃」,1.如火燒之逼迫,如「三毒熾然火、大火熾然、其焰熾燃、現法離諸熾然」。「熾」讀作「斥」,猛烈燃燒的意思。2.努力,如「當自熾然、當自熾燃、熾然佛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清淨的僧團中,比丘們讚嘆有以下德性的比丘:阿練若、乞食、糞掃衣、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盡、身作證。
年少比丘見到了,也見賢思齊,而能得到修行的安樂及利益。
不清淨的僧團中,比丘看到有人能感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而嘆其福德,用有多少供養來判斷誰的修行好。這樣讓年少比丘有樣學樣,修行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