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講究「止」與「觀」:

「止」是專注於一對象(所緣)而不散亂,例如專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與思慮,能成就定力。

「觀」是洞察,依據佛法而觀察事物的本質,例如觀無常,能成就智慧。

第864經經文首先簡單描述了修「止」而證𢔽初禪的定境: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若行、若形、若相」即禪定的修習、境界、目標。這是指修行禪定時,經歷入定前的狀態、心念持續放在專注的對象上,而能漸漸入定。

入初禪定境的修行人,會維持在當下,不再生起新的狀況,這時心中會因為離於五欲的粗重負擔,而有喜樂的感覺。若與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禪喜樂有如遍身清涼能除熱惱,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燒身心,因此入初禪後自然更容易調伏對五欲的貪愛。

「離欲、惡不善法」即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有覺有觀」指覺與觀兩者皆有,其中的「覺」又譯為「尋」,作用是將注意力投向目標;「觀」又譯為「伺」,作用是持續不斷地注意目標。舉例來說,在修行觀呼吸的時候,將心念投向於呼吸,就是「尋」,接著持續不斷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描述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進入(達成)並保持在初禪的境界。

初禪是色界四個禪定層次的第一個層次,進一步關於這四個禪定層次的說明,可參見本卷稍後的「導讀:四禪」。

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

有定的心中如同清澈靜止的湖面,而可進一步修「觀」。

「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指此時不再入定,而是以清淨的心念來分析、洞察身心乃至世間一切事物(「色、受、想、行、識法」)的本質。

什麼本質呢?

世間雖然有許多可愛、讓人執著的事物,但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必然會因緣滅去,執著不放就會造成心中的苦。因此看似可愛的表相背面卻也「如病(疾病)、如癰(膿瘡)、如刺(毒刺)、如殺(凶器)」,能引起苦,本質上是「無常(遷流變化)、苦(受到逼迫)、空(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非我(無我)」的。

這樣地思惟能生起智慧,而能看穿事物的本質,自然就不再貪得無厭,知道世間的可畏,而能夠捨離以守護內心的清淨。

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成就了智慧,也就是以佛法利益自己,證得沒有煩惱、沒有苦的寂靜和殊勝的境界。因此而能徹底放下,斷盡剩餘的貪愛,沒有貪欲,滅盡煩惱,不再生死,獲得真正的自由。

本經以及接下來幾經以先修止後修觀的次序來作為例子,實務上止觀的修習不限於這種次序,卷二十一第560經即提到先著重修止後修觀、先著重修觀後修止、止觀融合並行等不同的止觀修習次序。

回到《雜阿含經》卷31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