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禪與靜坐    板主: prajna
閱讀文章: 第 497/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golzen (果任)
標題: Re: 如何除睡障
時間: 2013年 2月14日 17:10:12 星期四

※ 引述《patric0315 (袁白)》之銘言:
> 請問各位大德是如何除睡障的,請不要跟我引經據典,我希望各位大德能分享自己親身的
> 經歷、方法與心得。
>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其實這問題在本版前睡眠蓋已討論很多,本不需另開問題討論。因每人因緣不同遇到睡眠
的問題也各不盡相同。原則有很多睡眠蓋在本版前睡眠蓋已有討論到,如該討論引<中阿含、
十八、十二、八十三>佛復告曰。大目揵連。如所相著睡眠。
汝莫修彼相。亦莫廣布。如是睡眠便可得滅。就是佛告訴大目揵連遇到睡眠蓋,要如實知有睡
眠相產生,但要不使睡意擴散,便可使睡眠便可得滅。
這在禪坐時,我也常用。

另外該經提到:
    若汝睡眠故不滅者。
  當隨本所聞法。隨而受持為他廣說。
  當隨本所聞法。隨而受持.心念.心思。
  當以兩手捫摸於耳。如是睡眠便可得滅。
  當以冷水澡洗面目及灑身體。
  當從室出。外觀四方。瞻視星宿。
  當從室出。而至屋頭。露地經行。守護諸根。心安在內。於後前想。
  當捨經行道。至經行道頭。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如是睡眠便可得滅。
這些也確實是一般我們因每人因緣不同遇到睡眠的問題,可克服的具體方法。

另外如智者大師或聖嚴法師就提醒我們,在上坐之前,應該先:
 1. 調飲食。
 2. 調睡眠。
 3. 調身。
 4. 調息。
 5. 調心。
這也是避免或減輕睡眠蓋的有效方法。如調飲食,吃太飽血流入胃腦較易昏沉。吃太少易沒精
神也沒有經神打坐。睡眠不足禪坐亦會昏沉。心平常思緒太多,靜下來一放鬆也會昏沉。身平
常緊繃禪坐一放鬆也會昏沉。………..所以此五調對禪坐亦非常重要。這些方法我都有些體
驗。
     
 另依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如有禪定經驗,能止於一定境,就能住於定境而久
坐不疲,亦不容易昏沈。但定力上不足而不能一些止於一定境,也可退回到隨息甚至數息,以
提高專注力及正念而不易昏沈。但如果尚不能解決昏沈,那麼就可依<中阿含、十八、十二、
八十三>所提:拉拉耳朵、冷水澡洗面目及灑身體、外面走走、露地經行、然後再結跏趺坐。
再不行就只有如其他菩薩所提去睡個大覺。
      
 一般如果我們能入到未到地定大概我們可以有兩個狀況:一個是降伏五蓋,一個是身心泯
然。在未到地定中,你的身心會消失,同時也可以降伏五蓋〈貪、噌、眠、掉悔、疑〉,也包
含降伏眠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能修到未到地定,就能解決大部份睡眠問題。你睡著的時候,
基本上內心是黑暗無光,但是如果能入未到地定的話,內在是亮起來的。那麼就可讓此定帶著
你用功,而不必太作意。當然此定還不穩定,尚會退失。退失定力,眠蓋可能又起。但能入未
到地定,可以說眠蓋的機率會相對減低很多。如要談此眠蓋,要談可能也不是三言兩語可談
完。

    本版前睡眠蓋已討論很多,其實已很值得參考。佛是大智者,在佛經所記載的,及古大德
所言棄眠蓋的方法,更是我們可受教。我們後輩如能搔到一點癢處,已經不錯。

  您提出:「請不要跟我引經據典,我希望各位大德能分享自己親身的經歷、方法與心得。」
的問題,或許只是要參考別人經驗,別無他意。或許你也要提出實際經驗讓大家參考?我此篇
是綜合本版前睡眠蓋的討論及本身一點看法讓你參考。
 
   另外您提:「如果睡眠時也可以修行,那不是以類似中陰身的方式,既節省時間又省
力。」,這或許可能是密教、金剛乘的修法,或許都不是。可不可修,我不置評。

   但我聽&#35500;的是在《雜阿含》卷十一「二七五」說:「…難陀…於中夜時,房外洗足入於室
中,右&#33031;而臥,屈膝累足,繫念明想,作起覺想;……。」及《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廣
論》《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舍利弗阿毘曇論》中在睡眠時,談到是光明想的修法。在此我就
不再多論。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251.155.190
閱讀文章: 第 497/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