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來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閱讀文章: 第 2017/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images (台灣加油樂利安康) 站內: talk
標題: Re: 勞退新制上路,人力公司掘起,企業花招百出
時間: Thu Apr 21 06:51:22 2005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銘言:
>   2.第一星:數位內容,要老外向我們買什麼?台
>     灣龍捲風?這星又是給賣給自家人,老爸賣給
>     兒子、兒子賣給老媽而已。若是指軟體,台灣
>     的軟體優勢是零。那是要替人畫卡通片作加工
>     嗎?官員連“數位內容”的意義是什麼都搞不
>     清咧。

賣給自家人,是凱因斯的想法,也是美國大蕭條時代,羅斯福總統
新政的主軸,也因為如此,美國才慢慢起來。

這種凱因斯的做法,我們的政府官員很喜歡用,這始自於台灣經濟
起飛時代,也因為如此,成為至今台灣官員愛用的經濟學說。

但這種做法引起自由市場經濟學派的學者的抗議,甚至直指台灣官員
都是凱因斯的狗!

就個人立場而言,我還蠻喜歡凱因斯的,而任何經濟的發展,吸引外
商投資,你必然先營造經濟繁榮的景象,同時,也必須讓本土市場的
經濟規模達到飽和,你才能對外銷售。

自家人的錢流來流去,或者是集中於某一家公司或特定產業,這才會
有力量,讓這個產業有這足夠的資源出走去擴展疆土與拓展通路,同
時,也能吸引外商的興趣而進來投資。

台灣龍捲風有沒有賣給外商,我並不清楚,但是「台灣阿誠」確實是
有賣給新加坡。

台灣的文化產業,欠缺是全球的通路,目前台灣的傳播業者想到是合製
合拍的路線,先從同文同種的華人區域開始,再一步步的向外走。

因此,若走凱因斯的路線,將大部的資源放在文化產業,並致力於全球
通路的拓展,我會希望政府如此。

因為,韓國的文化產業走得非常成功,從「冬季戀歌」的成功,順便帶
起觀光產業及其相關服務產業的興起、「大長今」帶起人參產業的買氣
和促銷韓國的文化。

若台灣可以像韓國一樣成功,那麼,絕對是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就是凱因斯的想法。

這是否為夢中夢?我並不清楚,但我知道,還是有一票人還是在努力的做。

>     試問:『影、音、文字、圖像的內容經過數位化,
>           整合運用成產品或是服務,而在數位化的平
>           台上展現」這是不錯,但是老外要買的,我
>           們能全盤提供嗎?還是又淪為代工?

我們確實很希望脫離代工,而能自主的品牌走遍天下。

目前印順導師傳的動畫電影,似乎是一個新嚐試,台灣方面掌握文本內容
和大部分動畫製作,同時委外發包給上海和蘇州的動畫公司製作一部分的
動畫,然後,再把大陸方面的畫回來的稿重新潤飾,修改。

雖然2D和3D動畫的混用,始自於日本「青色六號」的動畫,發揚光大於「
頭文字D」,但台灣有人開始這樣做,也算是不錯的開始。

縱使這樣製作是屬於宗教性質,但總是一個開始。

目前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全盤提供於全世界影音產品的內容,但明知不可為,
仍然為之。因為,做,尚可分到一杯小羹,不做,只有等著被人宰。

香港會是一個很好學習對象,香港是不管什麼片都拍,量也很多,它並不走
藝術路線,只是不斷的拍,純粹以量取勝,也因為如此,開始有人流向好萊塢,
縱使有人認為,成龍、吳宇森、周潤發是失敗的,但是這三個人的經驗,會是
香港影視界寶貴的資產而進一步摸索出自己的一條路線。

台灣需要的,也是像香港一樣不斷的拍片,不管是爛是好,總是要拍,所以,
台灣龍捲風被批評為不合情理和太過低俗不入流,對我們而言,這是一種積累。

台灣的電視不拍片,才是台灣傳播業的危機,因為不拍片的結果,只會讓電視
台不斷的買外片回來電視頻道播放,而外商則不斷哄抬價錢,韓劇的興起便是
一例。

因此,不斷的拍片,賣給自家人,是生存的方法之一,如果生存不了,談何發展?

因此,我對台灣龍捲風並沒有太多的反感。

若論質,其實大愛台和公視的戲都不錯,我覺得,如果大愛台的連續劇的最後結局
不是導向慈濟有多好,那麼,品質和公視其實是一樣的。

最近,比較有質感的影視劇,則以曹瑞原拍攝白先勇的「孤戀花」為代表,它有政
府影音補助計畫的支持,因此,除了曹導及其劇組人員的努力外,補助計畫還是有
它的作用,也因為有了一點錢,所以,開始搞起跨媒體多文本的整合行銷和周邊產
品的買賣。

同時,也唯有先衝國內的收視率,在對外洽談版權買賣時,你才有籌碼賣得好一點
也才會有對外的通路。

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還是值得走,如果真的不想再走代工的路的話。

>     如今連文化產業都要被批為“敵國文化”,再試問,
>     抽掉敵國文化,我們穿原住民的丁字褲就能立足國
>     際嗎?

確實不能。

文化產業為敵國文化,是基於帝國主義所發展出來文化帝國主義、媒介帝國主義
的思維,但這種思維,自1980年中期後,就開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化的論
述。

全球化的論述有多種派別,一種認為是全球一體化、均質化,在地本土的聲音會消
滅,一種認為,並不會,而是會造成各地本土意識的覺醒,而讓全球文化多采多姿,
一種則認為,全球化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依賴,文化彼此雜揉的過程。

我個人的立場,選擇最後一種。

因為原住民的音樂,曾被奧林匹克運動會用過,這証明,仍然有人會注意原住民的
文化並將之結合西方電子音樂而成為一種新的雜揉音樂。

問題在於,我們要用什麼方式讓外國人可以接受,這需要創意、知識、熱血與通路,
只要外國人接受,不要說丁字褲,連小米酒都有可能外銷。

>     生物科技更不用說了,要老外買我們的奈米水喝嗎?
>     這可不像數位內容還可以無中生有(只要有人才),
>     生物科技談何容易?美英德法日,這些生技化學醫
>     學產品最大的輸出國誰會要來買台鹽的生髮膏或美
>     膚霜?這叫生物科技?

中醫吧?這是老祖宗給的資產。


>     不知己、不知彼,我看到的是夜郎國王問漢使的嘴
>     臉:『漢孰與我大?』
>     夜未晞,夢未醒。再嘆。

看來我是那個夜郎 @_@;;

--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健康飲食 - 養生要訣, 素餐好康倒相報.                             BudaFood
閱讀文章: 第 2017/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