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472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purify (淨心)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阿羅漢和菩薩、佛 時間: Fri Nov 29 16:51:42 2013 問: 各位學長,請問一下,南先生說「阿羅漢只能向生死請長假,過八萬四 千劫仍須回輪迴之列」這種說法是從哪些書出的呢? 我參考了《現觀莊嚴論》、《瑜珈師地論》等等大乘經論,並沒有發現 這種記載耶! 如《現觀莊嚴論》就直接強調了阿羅漢可完全降伏死魔。且為 無餘涅槃。 《楞嚴經》中也是! 《楞嚴經》中,仍會墮入輪迴的是屬於外道仙人, 並不是真正的阿羅漢。《楞嚴經》中提到的五不還天為聖境,光是修行至 五不還天即可永久不入輪迴之列了。 當然《阿含》等系列經典更是強調了「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這是不用說的。 再者,《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三車之喻的部分,也是明確提到了皆 可出火宅! 【化城喻品】的部分似乎是另外強調除了出火宅外,還要成佛為 目的,不過並沒有說「阿羅漢只能向生死請長假,過八萬四千劫仍須回輪迴 之列」這種話。 【信解品】也提到「得脫三界」,只不過「得脫三界」不是最終目的而已, 並沒有說必須再入輪迴的話。 不知「阿羅漢八萬四千劫後仍須輪迴」到底誰先說的呢?? 請學長發表意見! 這只是我目前的發現而已,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期待學長能找出其它資料,謝謝! =============================================================================== Date: 09-30-94 Time: 04:45a From: AB TSAI DC> 請問您一下,有人說「阿羅漢只能向生死請長假,過八萬四千劫 這個不是「一下」, 而是「一大下」了。:-) 這問題太嚴重, 老身的只 好再來挑燈 key in 一番。待我去買兩瓶康背特來再說。 DC> 仍須回輪迴之列」這種說法是從哪些書出的呢?我參考了《現觀莊嚴論》、《瑜 DC> 珈師地論》 等等早期大乘經論,並沒有發現 這種記載耶! 兩杯下肚, 馬西馬西, 羅漢菩薩, 不是東西。閒話少表, 且聽老漢道來。 先來個聲明: 以下這些資料是我讀經的筆記, 拿來請您過目一下。不是為 了要和外道辯論用的, 只是供您參考而已。 文中: 「」: 經文, ( ): 我的看法或註解。 先看左邊的主要內容, 再看右邊的補註。 =========================================================================== 《阿羅漢和菩薩、佛》 主要摘自《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二十四 --------------------------------------------------------------------------- 這一品由迦葉菩薩問世尊修習的果或因如何, 成就可到什麼地位, 前面由須 陀洹因、須陀洹果一直談到這裡阿羅漢因、阿羅漢果的種種。因為這部經的 主題是「涅槃」因此迦葉菩薩( 不是老迦葉, 這個是一個童子菩薩, 婆羅門 出身) 就問涅槃的種種, 到了這一段問到了涅槃的因果。 --------------------------------------------------------------------------- 主 要 內 容 補註 --------------------------------------------------------------------------- (世尊說)「離諸煩惱一切善業是涅槃因。」 │為何「離一切善業」也 │是涅槃因? 「因, 復有二種。一者近因, 二者遠因, 近因者即 │ 是三解脫門; 遠因者即無量世所修善法。善男子, │三解脫門: 空、無相、無作。 如世間法, 或說『生因』或說『了因』。出世間法 │一切善業也是「作」, 因此不 亦復如是, 亦說生因, 亦說了因。」 │是涅槃境界。 │生因: 生(某一狀況的原)因。 │某狀況形成後可能再形成另一 │個狀況。 │了因: 了(結某狀況的原)因, │並且, 了結後不再有任何狀況。 「善男子, 三解脫門、三十七品能為一切煩惱作『 │不生生: 生了這個, 就不再生 不生生』因, 亦為涅槃而作了因。」 │了, 有「最後」的意思。 「善男子, 遠離煩惱則得了了見於涅槃, 是故涅槃 │ 唯有了因, 無有生因。善男子, 如汝所問, 云何沙 │前面世尊說過, 阿羅漢果是沙 門, 云何沙門果者。善男子, 『沙門那』者即八正 │門果。這裡再說, 何謂沙門、 道; 沙門果者, 從(八正)道畢竟永斷一切貪嗔癡等,│沙門果。 是名沙門、沙門果。」 │ 「迦葉菩薩言, 『世尊, 何因緣故, 八正道者 │這一段, 沙門那就是沙門道, 名沙門那?』『善男子, 世言沙門, 名「乏」;那者 │和沙門果是相對應的。行沙門 名「道」, 如是(八正)道者斷一切乏、斷一切道, │道得沙門果。 以是義故, 名八正道為沙門那。從是道中獲得果故,│ 名沙門果。」 │ 「善男子, 又沙門那者, 如世間人有樂靜者亦 │另一種沙門那(道)。 名沙門, 如是道者亦復如是, 能令行者離身口意惡,│行者: 修行人。 邪命等, 得樂寂靜, 是故名之為沙門那。」 │ 「善男子, 如(果)世下人能作上人, 是名沙門,│另一種, 能令下等人變成上等 如是道者亦復如是。能令下人作上人故, 是故得名 │人的道, 也叫沙門道。 為沙門那。善男子, 阿羅漢人修是道者得沙門果, │ 是故得名『到於彼岸』。」 │沙門果就是到了彼岸--解脫了。 --- 1 --------------------------------------------------------------------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大家來讀經板 - 共同深入經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閱讀文章: 第 4723/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