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430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lai000 (rlai000) 標題: Re: 阿羅漢不等於小乘行者 時間: 2011年 9月11日 17:04:44 星期日 在網上搜了一下,「不受後有」可能要從新作思維思考。 巴利文是nāparaṃ itthattāya 在此討論串http://www.oba.org.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040 中的 註(6)有這麼說﹕ 6.北傳經文「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描述不再生死流轉的解脫 情境之定型句,南傳經作「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 了。」北傳經文的「不受後有」,意思是沒有下一生的「有」,而這個「有」應該是「十二緣 起支」中的「有」支,南傳經文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nāpara? itthattāyā),菩 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 另外也與「不再有再生」的意義相當,參看《雜阿含403經》「經文比對」。 而於此文中 http://www.fuyan.org.tw/download/FBS_vol5_01.pdf (頁13)所引【相應部】 的譯文是「不更受此有」。(解脫時,解脫智生,他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 皆作,不更受此有」。) 又翻查網上一此字典,paraṃ 有further, away (from), beyond, absolute, after 的意思, 而itthatt 有this life, in this way 的意思。 不難看到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 若持平來看侍諸譯文,就發現不一定是不受「後有」或不「輪迴」(注意巴利文中沒有輪迴的 句子)。或應是當下阿羅漢所現證(了知)的境界,不是「預言」,只是「解脫智生」,相對 就「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體驗(因為巳解脫智生)。 所以果任學長所說也不無道理。 還有,「敗種」是出於【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 [0547a03]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 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 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 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 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說是大迦葉的「自謙詞」,這是近代論師所下的註腳。而且這樣一說(理解)就可能昧於經 義(此品是說「不思議」的法義),更失去大迦葉的苦心。 再者,若是「自謙詞」,那整本【維摩詰所說經】都是佛弟子和菩薩的「自謙啓白」,所以他 們「不任詣彼問疾」。這樣七失掉了寶積讚佛的「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法義。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74.116.191.213 |
閱讀文章: 第 4304/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