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406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purify (淨心) 看板: Buddhism
標題: 卍 怎樣做一個居士\﹏@\﹏@\﹏@\﹏@ \﹏@\﹏@\
時間: Wed Aug 18 20:36:47 2010

    卍 怎樣做一個居士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法允同意轉載


    目       錄

《一》三類法門
《二》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居士宜修菩薩道
《四》菩薩道的重心
《五》居士應具的條件
《六》居士的家庭生活
《七》居士的社會生活
《八》居士的宗教生活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稱為居士。

        那麼,做一個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佛教在中國,信仰的人最多,誤解的人也最多,多數人所以為的佛教,
      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廟,那些為死人念經的僧尼,那些木魚,那些鐘磬,
      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認定佛教是消極的,是逃避現實的。

        其實,那些祇是出家人的佛教,而且還是變質流俗了的佛教,佛教的根
      本精神,幾乎已被這股流俗的浪濤所吞沒。佛教的信徒,分有出家與在家的
      兩大類,出家人的本務是修道與傳道,並住持佛教,至於表達大乘入世的菩
      薩精神並作佛教的外護者,卻是在家的居士。



《一》三類法門

        修學佛法的法門雖多,若從大體上說,可分三大類: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脫道;

            第三是菩薩道。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於人天道。尤其是
      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鍵。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了人天道而
      另求解脫道。

        解脫道的求取,也不等於佛果的圓成,解脫生死的人,並不就是成了佛
      的人,要想成佛,必須將人天道與解脫道兼顧並重,這便稱為菩薩道。

        從性質上說,人天道是偏重於福業的經營,比如布施、救濟、放生、戒
      殺、社會公益等等;解脫道是偏重於慧業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禪、拜佛、
      念佛、聽經、看經等等。最要緊的,還是在於戀世與出世的區別:如有戀世
      的心、雖修慧業,仍是人天福報;如有出世的心,雖營福業,也歸解脫之道
      。

        毫無疑問地,學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佛教的態度,也不僅在解脫道
      。自求解脫,也要使得一切眾生求得解脫,自求解脫是慧業,助他解脫是福
      業,福慧雙修的,便是菩薩道。可見,佛教的宗旨雖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
      卻是入世的。因為自求解脫,是求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所謂出世,是出離
      世間的苦惱。救濟眾生,是為幫助眾生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雖然出世,卻
      不逃世。同時,佛教所謂的解脫,是重於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粗
      )的煩惱的束縛,便是心解脫,便可離欲界而生色、無色界,乃至出離生死
      ;若能不受無明(細)的習業及無知的束縛,便是慧解脫,便可超脫生死,
      乃至成佛。因此,解脫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縛,但也並不就是不受生
      死,為了度眾生,他們仍須生死。不過,他們的生死,是出於自由意志(願
      力)的自主,不同於一般凡夫的生死,是由於煩惱造成(業力)的牽引。正
      像一個去監獄為犯人講演的自由人,雖也進入監獄,接觸了犯人,但他的心
      理感受,與被法律制裁而監禁在獄中的犯人,是不同的。所以,已經解脫了
      的人,雖入生死,仍不以生死為苦;雖在生死,卻不受生死的束縛。



《二》解脫道與菩薩道

        修持解脫道,毫無疑問,是佛教的本意;解脫道的修持工夫,也毫無疑
      問,是以出家的身分為宜,至少,出家人的牽掛沒有在家人那麼多。所以,
      出家人可證小乘四果,在家人最多只能證到三果,南傳的北道派,雖主張在
      家人也可證到四果,但其既證四果,必然就會出家。

        說到菩薩道,無疑地,菩薩道的精神,是佛教的根本,菩薩道的修持者
      ,則以在家的身分更為相宜,至少,在家人的生活範圍,可比出家人更大更
      廣,深入群眾而接觸群眾,正是攝化群眾的最佳方便,所以佛經中的菩薩,
      除了極少數外,都是現在家相,乃至最後一生在兜率內院的菩薩,也是現天
      人相,而非出家相。當然,現在家相的菩薩,並不即有男女性的差別,三界
      內的色界天,已經沒有男女欲,何況是聖位的菩薩。菩薩多現在家相的原因
      ,乃在說明菩薩道的修持者,最適合在家人的身分。

        解脫道是可貴的,但還不如菩薩道更加可貴。因為菩薩道的修持者,除
      了自求解脫,還要助人解脫;既是解脫道的求證(或已取得)者,也是人天
      道的實行者。從實質上說,菩薩雖現在家身,卻比出家聖者更偉大。這也正
      是大乘佛教一向責斥小乘心行的基本原因。

        但是,在家人,實踐人天道的福業,是容易的,只要出錢出力,多做社
      會公益的慈善事業就行了。至於要求在家人能像蓮花生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
      染──修持解脫道,那就比較難了。如果只行人天道而不修解脫道,那僅僅
      是人天道而非菩薩道,只能換取來世人天界中的福報,不能解脫生死,更不
      能自主生死。這也就是出家人比在家人更加尊貴與超勝的因素之一。

        根據這一要求,便可進一步的知道,同樣的在家人,信佛與未信佛的人
      是不同的,未信佛的在家人,縱然他是最偉大的慈善家,那也僅可獲得人間
      及六欲天的福報,福報享盡,仍要墮落三塗──傍生、餓鬼、地獄中去受苦
      。至於信了佛的在家人,縱然不能確實修持解脫道,也能對於解脫之道,生
      一嚮往之心,所以也必將進而修持解脫道,今生修不成,來生乃至許多許多
      的來生之後,必將有修成解脫道而得到解脫道的希望;信佛的在家人,縱然
      不能積極地經營人天福業,最低限度,也不致積極地造作三塗的惡業。所以
      ,同樣是在家人,信佛的要比未信佛的,前途更有希望,也更有保障。



《三》居士宜修菩薩道

        到此,我們就要談到居士的問題了。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多以為「居士」這個名稱,是佛教稱呼在家男女信
      徒的專有名詞,其實不然。

        在佛教的原始聖典中,尤其是在律部之中,居士乃是俗人的通稱,梵語
      稱為迦羅越,不論信佛、不信佛,凡是居家之士,便可以稱為居士。男的稱

      居士,女的稱居士婦,是對已婚俗人的通稱。故在羅什法師的解釋是:「外
      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註:《維摩經》卷一)《十誦律》卷六
      則說:「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在中國,運用居士一詞的,也不是以佛教為始,在《禮記》中就有「居
      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所以在中國
      古籍中,往往見到一些文人雅士,每喜以居士自號,但那並不表示他們是佛
      教信徒。

        佛教習以居士稱呼在家的信徒,大概是從維摩居士而來。維摩居士,確
      可稱為居士,但也因此而被後人附會,如慧遠大師《維摩經疏》卷一說:「
      居士有二:一、廣積資財,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
      ,名為居士。」

        正因如此,居士一名,漸漸地,也就成了佛教的專用。清朝的彭際清,
      編寫一部在家佛徒的傳記,也以「居士傳」為命名。實際上,以居士稱呼學
      佛的居家之士,固然沒有什麼不可,若以中國人的觀念,以隱士的含意,來
      比附學佛的居家之士,那是不妥當的,甚至是意義相反的。因為,隱士是過
      獨善其身、明哲保身的生活;而居家的學佛之士,應該是菩薩道的實行者,
      為度眾生,可以不惜生命,自求解脫,也必助人解脫。這怎麼可以與隱士同
      一意義?

        然而,既已相沿成習,我們也只好隨俗稱呼了。

        照理,一個名副其實的在家居士,便是一位大乘的菩薩。

        雖然,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是簡單的事,太虛大師曾說:「?
      正須入祖位者,乃能宏大乘教,否則……但能令得人天權小之益,及種大乘
      善根,不入大乘。」(見《佛法導言》)要到禪宗的破了三關,相當於六根
      清淨位,才入祖位,入了祖位,才能弘揚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菩薩道,真
      是難能可貴。

        可是,我們總不該因了菩薩道的難行而就不行,雖然不能即生成就優入
      聖位的大乘菩薩,如若繼續種下了大乘的善根,終究必將成為優入聖位的大
      乘菩薩。

        所以在家的居士們,不要氣餒,在家人雖在解脫道的求取上比出家人相
      差一階,然在菩薩道的實踐上,卻比出家人的條件優勝得多。



《四》菩薩道的重心

        我們知道,人天道的主要德目,是五戒十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
      、飲酒為五項必戒的德目,故稱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
      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稱為十善。詳細內容
      ,請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第三篇〈人間天上的護照〉);解脫道的主要
      德目是戒、定、慧的三學;菩薩道的主要德目,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的六度。六度包含了三學,三學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
      薩道才是佛教的根本道。

        然在六度之中,乃以布施為首,可見,菩薩道的實踐,是以布施為重心
      ,因為要度眾生,必須先要安慰眾生,先使眾生在物質上與精神上,得到了
      安慰,然後才能對你發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導,並也信任你的化導。

        布施,分有財施、法施(離苦的方法)、無畏施(給怯弱者鼓勵)三種
      ,財施屬於物質的,法施與無畏施屬於精神的。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
      種並重,但在一般的眾生(人),在現實生活的驅迫之下,對於物質的要求
      救濟,遠比對於精神的要求寄託,更為急切,首先使他吃飽了、穿暖了,才
      能再談精神的追求。近世基督教在中國的風行,原因也在於此,不管基督教
      的教義怎樣膚淺,能給人群以物質的實惠,總是真的,除了破衣麵粉的誘惑
      ,他們也辦了許多的醫院和學校。一般人,那能都是神學家或哲學家,會去
      研究它的教義和內容?所以基督教的分子,傳教士的群中,有以信教為職業
      的偽善者,信徒的多數,是出於盲目的附從(他們的確需要宗教的安慰,但
      卻未得到正確的引導),另有一些是出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別有用心。在佛
      教,以布施的工作來說,居士要比僧尼更能做得徹底,因為根據律制,出家
      人是不該有財富也不會有財富的,既然沒有財富的積蓄,對於物質的布施,
      就無法做到。即或今日的僧尼,未見有幾人是把銀錢一戒持得清淨的,但是
      除了公有的寺產,也不致有太多的私產。所以,出家人,只能以佛法布施,
      以無畏的精神鼓勵,卻不能利用物質來救濟。雖在佛經中說,布施的功德,
      以佛法的布施最為殊勝。但在前面說過,接引眾生的先決條件,應以物質第
      一。至於教化眾生離苦得樂──走向解脫之道,那才是佛法的功能,這個功
      德雖大,卻不是解除現實貧困的直接方法。同時,在所有的出家人之中,能
      以佛法及無畏來布施的百分比,也是相當低的,我們在原始聖典中可以得到
      證明:佛世的出家弟子,經常隨從的,約有一千人左右,那些多數是大阿羅
      漢,此外的凡聖僧尼,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但在僧團中能起領導作用的,不
      過數十位而已,至於弘化方面有大成就並有名字記載的人,比數上也是非常
      之少,雖然聖典的記載,不免掛一漏萬,但在法施方面真起大作用的人,確
      實不會太多,那當屬於事實。後世的僧尼,當然更加不用說了。因為出家人
      是以修持解脫道為主,行有餘力,才能談到救濟眾生的工作。

        至於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菩薩道的實行者,也便可以做到三施
      並重了:自己有財富,可用物質救濟貧困,自己深通佛法的勝義,可以用來
      教化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

        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雖由出家的大菩薩乃至佛陀來攝化,一般凡夫
      的出家人則不能充分表達出來,唯有發大心的在家居士,才是菩薩道的理想
      實行者。
    
          當然,這?堜珨〞熔z想居士,在歷史的記載上,也是數得清的。至於一
      般的居士,確實不容易做到理想那樣的境地。有錢的居士,能夠以財物布施
      ,但也僅止於財物的布施,未必也能夠深達佛法的勝義而用佛法布施。若期
      他們進一步地對於解脫道的欣求,那是難上加難了(當然不是沒有);所以
      ,他們的布施,乃是局限於人天福業的經營。

        至於深達佛法勝義的居士,雖可做到法施,但他們未必就是大富長者,
      對於物質的布施,也就力不從心了。大多數的正信居士,是在人天道與解脫
      道的交叉路口徘徊,既嚮往解脫道,卻無法擺脫人天業;乃是在人天業中,
      慕求解脫之道。他們當然還是幸運的,也是可敬的,最低限度,他們必將走
      上解脫之道,乃至走上真菩薩道的。



《五》居士應具的條件

        上面是講理想的居士。理想的居士,是從一般的居士中產生的,也是要
      從一般居士的立足點上做起的。那麼,一般的居士,應具備一些什麼條件呢
      ?

        在《雜阿含經》三三.九二七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
      ,稱為五法具足,那就是:

          第一、信具足

                   信心第一要緊,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問題,都是不
                必談的。對佛教,首先要有正確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
                佛法能使我們離苦得樂,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說的。佛法是
                由僧眾結集(編輯)、傳流、住持、弘揚的,所以也要信仰。合
                起來,便是信仰「佛、法、僧」,稱之為三寶。信仰的入門,便
                是歸依三寶,歸依三寶,是將整個的身心,無條件地汩沒在三寶
                的光輝與恩德之中,歸依三寶之後,便能從三寶的啟導之下,得
                到人生大道的指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
                進、正念、正定──八正道。

          第二、戒具足

                   主要是指五戒──不殺生(不殺動物,而非即是吃素)、不
                偷盜、不邪淫(不與夫婦之外的異性交接)、不妄語、不飲酒。
                五戒本是三歸弟子的必修德目,歸依三寶與受持五戒,本不該看
                作兩個階段的兩層意義,如果歸依了三寶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
                向學校登記註冊,而不真去上課求學,那只是種善根而得不到現
                實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業,如果不能受持五戒,
                那就連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豈能解脫生死?

                  如果嚮往出家生活,而又為現實環境之所不許,那也不妨於
                五戒之外,可以另於每月陰曆的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
                十三,及月底最後兩日),受持以一日一夜為期限的八關戒齋,
                所謂關戒齋,是指: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淫(一日一夜不可與異性交接)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
                 (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八)不非時食(俗稱持午,過日中之後,祇許飲水佛教,
                          不得進食──這一條戒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制
                          度與生活》一書中的〈佛教的飲食規制〉)

                  有關八關戒齋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第四
                篇〈了生脫死的門徑〉。
        
                    如果修菩薩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薩戒,這雖不是《阿
                含經》中的規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確有受持菩薩戒的必要
                ,因為受戒一事,相似於宣誓,且比宣誓的意義更莊嚴,比宣誓
                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惡性極強的防腐劑。菩薩戒的主
                要內容,請參閱《戒律學綱要 》第七篇〈三世諸佛的搖籃」。

          第三、施具足

                  施的內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師長、三寶;以悲憫心布
                施孤苦貧病;以公益施捨,促成社會大眾的福利。

          第四、聞具足
        
                    持戒、布施,是重於福德的培養與經營,若要求得佛法的正
                知正見,並期如理奉行佛法的話,那就必須從聞法入手。看經,
                也是聞法之一,但是,經義博大精深,親近善知識,「往詣塔寺
                ,專心聽法」的點化講授,仍是必須。這是居士進寺院的最大目
                的。

          第五、慧具足

                  這是對於真諦的體會或領悟,這是從聞法的精進實踐而得的
                一種實證經驗。佛陀時代,每對俗人說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
                聞法而見諦,證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



《六》居士的家庭生活

        一個居士,雖然歸依了三寶,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該照
      著俗人的生活軌範去生活,而且要比沒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積極、更和諧
      、更美滿、更有朝氣、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
      敬仰,並使他人樂意來接受自己的影響。

        俗人生活的第一要務,便是建設和樂的家庭。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
      慈愛,敬與養,教與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盡了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夫婦,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間,一定要堅守貞操,要敬愛對方,要體貼
      對方,夫婦間的感情融洽了,縱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個可愛的家庭
      。

        家庭和樂,主要是建立在夫婦之間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賴於
      經濟收支的平衡。居士,應當從事各種正當的職業,來謀求生活的所需,除
      了屠業(包括漁業及葷菜館等)、盜業(包括賭業及走私等)、淫業(包括
      酒家、舞場、妓院等),其他的或農、或工、或經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選
      擇的。有了收入,必須量入為出,在《善生經》中,佛為居士的收入,分作
      四分來處理:一分為飲食(家計的生活),一分為田業(營業的資本),一
      分為貯藏(家中的儲蓄),一分為給予耕作商人而生利息(放款的利潤)。
      以這樣的經濟計畫,來計畫家庭的經濟,實在是最安全也是最科學的分配。

        但是,經濟的作用是在促成生活的幸福,是在達成道德的目的。所以,
      佛陀責斥收入超過支出的守財奴,把他們喻為餓死狗;更責斥支出超出收入
      的人,把他們喻為沒有種子的優曇缽果。

        先把家庭經濟的基礎鞏固了以後,除了家庭正常生活的所需,如果仍有
      餘力的話,就該用於家庭以外的福德──供養三寶及公益慈善等的事業中去
      了。所以《雜阿含經》中也說,居士的財產,應該分作三種用途:一是供養
      父母;一是養育妻子兒女乃至賙濟親屬、朋友、僕從等;一是供養沙門、婆
      羅門(三寶即在其中)。

        一個居士,應該時常親近三寶,但如不顧家庭的事務,放棄了對於父母
      子女及夫婦的責任,專來親近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經盡了對
      於家庭的責任。

        一個居士,應該無條件地供養三寶,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減少了子
      女的營養,節省了丈夫或妻子的生活費,降低了僕人的工資等等,拿來供養
      三寶,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得到了對方的心許,或者是出自各人的
      自動。

        因為,一個居士,不能由於信佛而破壞了家庭的和樂,應該由於信了佛
      的緣故,而使家庭更加和樂起來。否則的話,你的家人,因為不滿你的不顧
      家庭而只顧三寶,他們不但對你起反感,也連帶著對佛教起反感。這樣一來
      ,你本為了恭敬三寶,卻使你的親人變成了三寶的反對者,這是非常不幸的
      事。我在前面說過,居士是理想的菩薩道的實行者,菩薩是以救度眾生為要
      務。如今,你把自己的親人,拒之於三寶的千里以外,還談什麼救度眾生呢
      ?



《七》居士的社會生活

        有人說,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所以,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脫離社會。
      所謂社會的定義,應該是「有組織的團體」,所以,我們最大的社會,可以
      包括全體人類,最小的社會,可以小到僅僅是二人以上的結合。

        因此,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社會是家庭的擴大。家庭,可以少到僅僅是
      夫婦兩人的結合,社會可以大到全人類的組織,乃至在未來的太空世紀,可
      將星際的人類也概括在內。所以,社會的含義是不受空間及時間所限制的。

        從佛教的立場說,一個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動的範圍,可比一個出家的
      僧侶深廣得多,他所隸屬的社會,也比出家的僧侶,繁複得多。所以,就居
      士而談社會生活,乃是必須的。一個居士,在家庭中,有著很多的身分:對
      父母而言,是兒女;對兒女而言,是父母;對弟妹而言,是兄姊;對兄姊而
      言,是弟妹;對配偶而言,是夫妻;對父母的父母,對兒女的兒女,乃至對
      親屬的親屬等等,皆會成為各各不同的身分。由一個家庭擴大而成為一個家
      族,再擴大至家族以外的社會:對老師而言,是弟子;對弟子而言,是老師
      ;對長官而言,是屬下;對屬下而言,是長官;對政府而言,是人民;對團
      體而言,是團員、黨員、社員、會員;尚有朋友的朋友,關係人的關係人等
      等,都是形成社會形態的因素。一個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
      之中。一個理想的菩薩道的實行者,便很樂意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之
      中。因為,有了關係,才有接觸的機會,有了接觸的機會,才能引導他們歸
      向解脫之道的唯一處所──佛法僧三寶。

        但是,要度眾生,單憑一股宗教狂熱的情緒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熱,
      固然能使人們生出赴湯蹈火的勇氣,去宣傳、去辯論、去衝鋒、去陷陣、去
      戰鬥、去犧牲,但那決計不能持久,也決計不能產生深遠的良好影響,如果
      有的話,便像是學取了基督教的狂熱精神,促成了共產主義的暴力革命!

        佛教,是以服務社會為菩薩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無數生中,以種種身
      分、種種形態、種種方式,深入種種的族類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謂
      王,就是領袖,那些領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來的,全是以服務大眾的
      道德價值所感召而致的,因為,唯有真正能為大眾謀幸福的人,才是最夠資
      格做大眾領袖的人,才是最能贏得眾望所歸並心悅誠服的人。否則,那不是
      王,而是賊、而是盜、而是匪、而是梟!

        因此,一個理想的居士,雖然不必在任何場合都要以領袖的姿態出現,
      至少,他該是受到任何場合所歡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場合所尊敬的人
      。可惜不幸的很,就我所知,有些居士,當他們信佛學佛之後,竟與他們的
      社會關係疏遠了、冷淡了、隔閡了,甚至被人視為孤獨、冷漠、不近情理的
      怪物了。當然,這是由於他們的慕道心切,他們一心嚮往解脫之道的出世生
      活,所以跟他們的社會關係,漸漸地脫節了,接不上了。但是,我要告訴他
      們,這不是一個居士應有的態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該如此的。縱然是出
      了家的人,對於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對於社會公益,仍當要熱。事實上,
      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證大果位的人,對於社會的大眾,無一不是熱烘烘
      的。這種熱,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學佛,是為發菩提心,信佛
      學佛之後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豈不成了背道而馳?最低限度,一個
      居士,不該是惹人討厭的對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乃
      至是虧辱了職守!既然不盡職守,仍然享受職守上的待遇或權利便是一種債
      務,便是一種罪行,便是一種因果!那絕不是一個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義
      務,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
      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應該是愛戴。

        因此,佛為統攝一切團體(社會)的要求,說了四種德目,稱為四攝法
      。攝是統攝和攝受,也就是領導或化導的意思。所謂四攝法,就是領袖人物
      所不可缺少的四種處世方法,切實地做好了四攝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眾,
      也能領導群眾了。

        四攝法的名稱,就是:

        第一、布施

          布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佛教凡是涉及社會人群的德目,無不注
        重布施,凡是有關居士的德目,無不鼓勵布施,所以在《優婆塞戒經》
        中,雖列六度,但卻特別著重布施一度的反覆闡揚。因為唯有布施,才
        能使得社會的貧富,得到適當的調節,也唯有布施,最能表達佛教的慈
        悲精神。一般人,誤會了布施的原義,以為施主的名稱,是居士對於寺
        廟所專用的。事實上,為三寶出錢,最好稱為恭敬供養,為貧病孤苦的
        賑濟,才是名副其實的布施。居士以財物布施,可以稱為施主,僧尼以
        佛法布施,何嘗又不是施主?說也難怪,末世的僧尼,多數只知勸請居
        士們給寺院出錢,而積極舉辦佛教公益事業的鼓勵,卻又很少做到,這
          是今後中國佛教的一大課題!

          當然,布施是一種福業。佛將福業的對象分為八類,稱為八福田,
        那就是:佛、聖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聖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
        地以上)、和尚(親教師──是指出家人受戒時的主持人,居士沒有和
        尚)、阿闍梨(軌範師──是教讀師、依止師、戒師、歸依師等)、僧
        寶、父、母、病人。在這八種福田之中,居士在家應當首重父母,其次
        是佛、是聖人等,不供養父母而來供養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但
        是《梵網經》中又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
        ;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這就是鼓勵大家多做慈濟事業。
        供養三寶當然要緊,救濟貧病於死生的邊緣者,尤其要緊。平時,除了
        父母,當以供養三寶為第一;遇到特殊情況,若有餘力,當以濟困扶厄
        為第一。這是居士們必須明白的事。


        第二、愛語

          所謂愛語,不是談戀愛,也不是阿諛諂媚,而是用和悅的態度,來
        與他人共同談論,這是由於悲心的自然流露。因為,菩薩看眾生,沒有
        一個不是自己的知親骨肉,沒有一個不是大善知識,沒有一個不是未來
        的佛。所以,只有敬之愛之而唯恐不及。這?埵繸虳珨〞熒R語,不僅是
        談話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種真誠懇切、和藹融洽、感人肺腑的談話。這
        ,就是得到了佛化實益之後的一種受用,一種智慧,一種修養。比如,
        對於苦難者的慰問,對於失敗者的鼓勵,對於成功者的讚美,對於頑劣
        者的勸勉(必要時也可以用呵斥來達成勸勉的目的)等等。一種和悅而
        懇切的談話,總是受人歡迎的,這種談話,便能促成社會的和樂、進步
        、安寧。我們知道,最善於調解糾紛的人,也必是最適宜做領袖的人,
        至少也是最能受人歡迎的人。萬一遇到不可理喻的人,那也祇好由著他
          去,不必勉強。


        第三、利行

            所謂利行,是指對團體公益的謀求和促進,用現代名詞來說,就是
        為社會服務。現代民選的官員,競選時也都是說為了服務國家、服務人
        民、服務鄉里等等。實際上也的確應該如此,我們在任何一個團體,均
        可體驗得到,凡是最能為團體利益著想,並且最能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的
        人,必然也是眾望所歸的人,一個偉大的領袖,必然有他對於社會所付
        出的貢獻──服務。


        第四、同事

          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將自己變為社會所公有
        的人,隨著社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而變成社會所需要的一個人。釋迦
        世尊在菩薩階段的隨類應化,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都是同事的最
        佳典型。但是,將自己融入社會,並不等於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
        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領導社會,感化社會。所以日本的道元禪師
        把同事的定義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
          《正法眼藏》四攝法卷)

          總之,四攝法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德目,小至一家,大至全人
        類,能有多大程度的實踐,必有多大程度的效果。一個居士,應當隨分
        隨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誤以為佛教徒是消極的逃世者,才能進
        一步地化導社會而淨化我們的社會。



《八》居士的宗教生活

        從原始聖典阿含部及律部中看,居士的宗教生活,也就是三歸、五戒、
      八正道、五法具足、四攝法等的生活,居士與一般俗人生活的不同處,也是
      從這些德目的實行之中表露出來,這些德目,上面已講過了。

        所未講的,是修持解脫道的問題。解脫道不離戒、定、慧,這可參閱我
      的另一篇拙作《怎樣修持解脫道》,便可獲得一個概要。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在一個居士的日常生活之中,必須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時間,來
      將身心全部交給自己的信仰,如能定時定數,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過
      兩次。這就是用來修持:配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拜佛、靜坐、誦經、念佛(
      如環境嘈雜,觀想默念即可)、懺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誠懇切地悔
      過,以及對於三寶恩德的感仰),選定一兩種,作為日常的恆課,但於懺悔
      一項,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斷地懺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
      地邁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
      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古人的宗教經驗,往
      往也是從懺悔之中得來的。懺悔不一定要儀式,跪著,坐著,站著,均無不
      可。不過,凡在功課之時,必須放下萬緣,一心歸命,縱然少到每次僅僅數
      分鐘,行持久了,日子長了,必有效驗可觀,至少,對於人生的境界,必將
      開朗豁達。這也就是解脫道的實踐工夫。

        如果時機因緣許可,應當設法多參加寺院中比較長期的法會,全力精進
      ,但也不能僅靠參加法會,否則便成一曝十寒,得不上力。

        居士,如果希望吃素,那是很好的,但你一定先要求得家人一致而充分
      的諒解;如果希望在每月的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那你至少要預先徵得你
      丈夫或妻子的同意。否則,因了學佛,而使家庭失去和樂,那是不應當的。

        總之,一個居士,應當是一位菩薩道的實行者,首先要變換自己的氣質
      ,再來佛化家庭,然後佛化社會。居士當擁護三寶,切不可毀謗三寶。

 附記:本篇及上一篇「怎樣修持解脫道」,係應佛教文化處的要求而寫,曾於民
       國五十三年及民國五十四年單行印刷兩版。列為「佛教小叢書」的兩種。


□東初佛學小叢刊□                  美國分社地址:
怎樣做一個居士                      Ch'an Meditiation Center (New York)
作者:聖嚴法師                      90-56 Corona Avenue
出版者:法鼓山農禪寺                Elmhurst, N. Y. 11373 U.S.A.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六五巷八九號      Phone : 0021-718- 592-6593
電話:八九二六五六四                Fax : 0021-718-5920717
郵撥帳號:一五三四一○七○  陳玉如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二一七七號  
歡迎助印.請勿翻印                  
`````````````三寶弟子 果茂 YESORNO (正反之間)`



--

▲▲▲   歈  稙歈裐    
███ 朅朅歈朅            ▲▲▲
◥█◤ 朅朅潁矙矙  矙朅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矙僓裐矙矙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潁嘵    ◢Ξ  http://cbs.ntu.edu.tw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406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