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閱讀文章: 第 1834/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macho@Lion (月亭亭), 信區: TradMedicament 標 題: [剪報]頑亢型高血壓 試試中西醫並治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Nov 29 09:56:47 2001) 轉信站: Lion 2001.11.29 中國時報 頑亢型高血壓 試試中西醫並治 ◎曾啟權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醫師 病人是四十九歲男性,在他院被診斷為高血壓,服用西醫的降血 壓藥物已經一年多,但舒張壓一直持續偏高,沒有改善;而且終 日抱怨臉部發紅、頭暈、怕冷、腰膝酸軟、失眠和手腳麻木。經 過脈診和舌診之後,中醫的診斷是屬於「陰陽二虛」的證型,因 此處方「金匱腎氣丸」。一週後病人回診,面帶笑容的說不適的 症狀已經消失,而且血壓也回復正常。 血壓控制得不理想,是很多高血壓族的煩惱。正確的處理步驟, 是先確認所使用的血壓計和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然後排除會升 高血壓的因素,例如:焦慮、疼痛、肥胖、抽煙、喝酒,服用感 冒藥、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避孕藥或是含有鈉鹽的藥 物等。所以,在決定要增加降血壓藥物的劑量之前,先要避免這 些干擾的因素,以免徒然增加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如果這些因 素都排除了,血壓仍然偏高,這時候再考慮腎臟疾病或是嗜鉻細 胞瘤等原因所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 引起高血壓的機轉非常的多,涉及到心臟輸出量,末梢血管阻力 、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等因素,而95% 的高血壓都是屬於找不到原 因的「原發性高血壓」。也由於高血壓的複雜多因的特性,中醫 所講究的整體治療方式,有了它的重要角色。 在中醫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它是屬於傳統中醫的頭 痛、眩暈、肝風等這些「症」裡面,雖然如此,臨床上最完整的 診療模式,還是必須把中醫的「症」和「證」和西醫的「病」互 相結合。 臨床上高血壓的「證」型,可以依照體質出現的變化,區分出「 肝火亢盛」、「陰虛陽亢」、「陰陽二虛」和「痰濕壅盛」等四 大類型,然後再分別利用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飲,金匱腎氣丸 和半夏白枋天麻湯等這些主方,作個別隨症的增減。 中醫治療的原則是採用補腎治本,調肝治標,而整個治療的過程 始終注意到調理脾胃和平衡氣血,這種多重性的整合治療,對於 頑亢的高血壓經常出現不錯的療效。高血壓的治療,無論是西醫 或是中醫,不能只注意血壓計上的表面數字,進一步的避免併發 症和提高生活的品質才是治療的終極目標。 -- Ξ 獅子吼站相關資源: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三藏經典集結中: http://ccbs.ntu.edu.tw/cbeta/ |
閱讀文章: 第 1834/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