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閱讀文章: 第 1791/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forjjlu@Lion (阿竹), 信區: TradMedicament 標 題: 食補祛寒非通則 (轉載)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un Nov 30 00:44:37 1997) 轉信站: Lion 民生天地 86.11.29 食補祛寒非通則 高血壓、高血脂、腎疾患 最好敬謝不敏 記者吳佩蓉/報導 寒風吹起,又到了冬令進補的時節,隨著季節變幻,增添特殊飲食內容的食補觀 念,是國人深信不疑的養生法則。專家指出,一般坊間的食補,對於貧血及容易四 肢冰冷等虛寒體質者,多吃無妨,但是高血壓、高血脂、腎炎及長期腎臟病等易上 火患者則不宜食用。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指出,中國人特有的藥膳、食補,象徵對飲食、健康的重 視,顯示傳統中醫追求的是全身和諧的健康,而非西醫只針對局部病症治療,從食 補可看出中醫醫全身的文化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 陽明大學醫學院傳統醫學研究所教授崔玖指出,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是自然界特有 規律,而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特點,會影響人體生理狀態與病理變化, 食療也必須根據天時變化做出改變。 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發展出春宜升補、夏宜清補、長夏宜淡補、秋宜平補、 冬宜溫補的「四時五補」法,顯示食補不僅要順應四時,又要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 變化進行食療,效果較好。而國人夏天喝金銀花茶、綠豆薏仁湯消炎解暑氣;冬令 進補用十全大補湯,由補氣的四君子湯、補血的四物湯及祛寒的肉桂,再加上補氣 的黃耆配方而成,是一帖大補元氣的藥方。不過,立春前後因體內陰陽失調,不宜 食補,否則易傷肝氣。由於正值冬令進補時節,坊間各式「藥膳食補」紛紛出爐, 常見的包括藥燉排骨、枸杞土虱、薑母鴨、羊肉爐等,各有偏好者,如何選擇才不 會「補過頭」?崔玖指出,一般的坊間食補,貧血及易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者,多 吃無妨,但是高血壓、高血脂、腎炎及長期腎臟病等易上火患者,則不宜食用;他 表示,隨著經濟改善,營養過剩的人不少,若不分青紅皂白亂補一通,對身體確實 有害無益。 無論食補觀念在國內如何盛行,崔玖提醒民眾,不要忘記傳統中醫對飲食指導原 則其實與西方營養學無異。她指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醫書「內經」中就有「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等語, 說明完整的膳食必須以豆類為主食,肉類為副食,蔬菜水果為輔助,完全符合現代 營養學觀點。他強調,食療確有重要作用,但是範圍較為侷限,屬於輔助性治療手 段,民眾應從重視疾病與飲食關係著手,適度運用食補,達到養生目的。 -- ▎ ▌﹀ ◢◣~ * * ▋ ﹀ ● ﹋ ﹋ *│*│﹍﹍ 阿竹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FROM: 140.112.8.77] |
閱讀文章: 第 1791/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