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閱讀文章: 第 1786/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min@Lion (閨臣), 信區: TradMedicament
標  題: Re: 釋道儒三教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Apr 25 15:55:05 1997)
轉信站: Lion

[ 本文轉載自 BudaBetween 討論區 ]
[ 本文原作者是: DavidChiou.bbs@ccbs.ntu.edu.tw ]
[ 發表時間為: Wed Jun 19 09:18:45 1996 ]

以下是蔡老師的回信, 由我代轉如下:

寄件人: abstsai@ms1.hinet.net [=InterNet E-mail=]
標  題: Re: 釋道儒三教
發信站: 國際網路信件 (Tue Jun 18 22:58:31 1996)


>發信人: gad@Lion (神童) on board 'BudaBetween'
>標  題: 釋道儒三教
>       現今是一個道教很盛行的時代
>       個為可否就道教的法器加以研究
>       如師公.紅頭啊...
  <插搿包涵>由於在下恰好對道教有點興趣, 因此拉雜的談談我的看法。

      有此一說:
  民間習俗上把作喪事的道士稱作師公(或司公), 在道教的道士分類上這
  是屬於 "黑頭仔" 的一種。因為在台區的道士集團中以 "天師" 門勢力最
  大, 這一門的道士又稱 "紅頭仔"。 其差別是由於作法時的帽子不同色而
  分的。

      分類上紅頭是和神打交道的代表, 因此地方上要拜拜作醮時的道士
  團便必需由紅頭道士來擔任, 黑頭道士是不能參加的。天師門現今仍然主
  導台灣地區主要的官式道教活動(祭天、神、作醮、作齋等)。

      另外有一些道教活動則是新興的宗派, 各自創立門戶不屬於任何門派,
  本來道脈大致上分為全真、正一兩大派, 紅頭仔即屬於正一派的, 正一的
  道士自稱正一天師, 因此在台反而稱之為天師門, 不過這類的道士喜歡正
  式的稱呼為 "正一大法師" 。

      全真派也叫金蓮宗(或金蓮正宗)屬於出世修行的一類, 但也不是像佛
  教一般的出家, 可是思想上比較接近佛教的 "明心見性" 的論點 ,所以這
  一派的經典也有 "心經" 等談論思想的內容。全真派在大陸仍有修行者, 
  在台則不多見。

      由於正一派接近群眾, 累積了大量的財富( 佛教也快速的朝這個方向
  進化),因而在唐宋後便開始分裂成各宗派, 因此有學者把它分類為丹鼎、
  符籙、占驗、方士..等, 各展神通吸收教徒, 不過由於組識鬆散, 各地道
  場都以祭、懺、齋、醮為主,三日一小祭,五日一大齋,宋朝後道教的學
  術思想便沒有再前進, 知識分子因再很少再支持道教的活動, 但是民間的
  道教依然活動著。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作法在台灣也由佛教接手下來了, 也進入了三日一
  小法會,五日一大法會的全盛時期。道教的由盛到衰, 教會風氣的轉變正
  是主因, 導致佛教因而接管了道教在唐朝以前的勢力, 進駐官方和學術界,
  道教此後便只能在民間的中下階層活動。佛教也將會步上這一道路, 只是
  時日的問題。

      台區的新興宗派則應屬於符籙派的為多, 因為這一門主要是以符籙為主,
  用以替信徒趕鬼、治病為目地,本來符籙派可分為龍虎山、閤皂山、芧山等
  派和南天師、北天師合稱天師派,但是分家後各自稱是正統道家,更由於近
  年怪力目神特多,各派弟子都自立門戶,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自稱宗師、掌門
  等,一些常跑神壇的人學得三兩招也都能自稱宗師了。

      以科儀的水準來說, 紅頭算是較高的, 因此傳人也有日漸式微的現象, 
  各地的家宅式道壇則如雨後春筍, 99% 都是以符籙為主,但是這些人很少具
  有紅頭的涵養。

      有興趣參觀紅頭作法的道教齋儀的同學們,可以多參觀中南部的大廟會
  活動, 北部的廟會活動已被有意的改成園遊會型態的不倫不類活動了,這大
 概也是道教的宿命吧。
  
--// AB Tsai //----------------------------
 New Email Addr:abstsai@ms1.hinet.net
-------------------------------------------

閱讀文章: 第 1786/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