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閱讀文章: 第 1533/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mail@Lion (傳統醫學快遞), 信區: TradMedicament
標  題: <轉信>● 胃 [轉載] (hebb)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Apr 17 10:57:39 1996)
轉信站: Lion

發信人: hebb@Maple (我是慈慈的老公喔!), 信區: TraditionalMed
標  題: 胃 [轉載]
發信站: 台大醫學院◎楓城杏話◎ (Tue Apr 16 21:21:14 1996)
轉信站: Maple (local)


發信人: t123.bbs@csie.nctu (小山山), 信區: medicine
標  題: 胃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Sat Feb 11 15:41:30 1995)
轉信站: aidebbs!bbsroute!phoenix

        (二) 胃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連小腸。分上、中、下三部。上口為賁門,稱為上脘;
下口為幽門,稱為下脘;上下脘中間名為中脘。統稱為"胃脘"。其主要功能為"受納
"和"熟腐"水穀。即接受飲食並進行初步消化,經胃熟腑而產生的水穀精微,通過脾
的運化,以供應全身的需求,故《靈樞.玉版》篇說:"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
氣血之海也。"胃的這種功能叫做"胃氣",胃氣宜合、宜降。只有胃氣合降,才能消
化水穀,並向下推送入小腸,否則便會導致飲食停滯,出現胃腕脹痛,噯腐吞酸,甚為
疼痛,以及嘔吐,呃逆,噯氣頻作等症。由於胃是接受飲食、供應營養的重要器官,
所以《靈樞.五昧》篇又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
氣於胃。"正由於胃氣在生理上的重要,所以臨床上診察疾病時,應十分重視"胃氣"
,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平人之常氣(脈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

發信人: t123.bbs@csie.nctu (小山山), 信區: medicine
標  題: 胃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Sat Feb 11 15:41:30 1995)
轉信站: aidebbs!bbsroute!phoenix

        (二) 胃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連小腸。分上、中、下三部。上口為賁門,稱為上脘;
下口為幽門,稱為下脘;上下脘中間名為中脘。統稱為"胃脘"。其主要功能為"受納
"和"熟腐"水穀。即接受飲食並進行初步消化,經胃熟腑而產生的水穀精微,通過脾
的運化,以供應全身的需求,故《靈樞.玉版》篇說:"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
氣血之海也。"胃的這種功能叫做"胃氣",胃氣宜合、宜降。只有胃氣合降,才能消
化水穀,並向下推送入小腸,否則便會導致飲食停滯,出現胃腕脹痛,噯腐吞酸,甚為
疼痛,以及嘔吐,呃逆,噯氣頻作等症。由於胃是接受飲食、供應營養的重要器官,
所以《靈樞.五昧》篇又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
氣於胃。"正由於胃氣在生理上的重要,所以臨床上診察疾病時,應十分重視"胃氣"
,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平人之常氣(脈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
無胃氣曰逆,逆者死。"後世醫家更明確提出"有胃氣則生,為胃氣則死"的理論,以
此做為判斷疾病預後的一個重要依據。

--
<ORIGIN>: ◎楓城杏話◎bbs.mc.ntu.edu.tw • <FROM>: smtp.Generation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cbs.ntu.edu.tw> [FROM: 140.112.7.141]
閱讀文章: 第 1533/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