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9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標題: [讀經筆記] 增壹阿含經 勸請品第十九 時間: Sat Mar 25 16:06:39 2017 增壹阿含經 勸請品第十九 第 1 經 本經說明世尊得道後,原本認為悟得之法相當深奧,人們並無法理解,因此沒有必要 說法。梵天知道世尊的心念後,勸請世尊說法。因而世尊才決定要說法。 反思: 梵天在色界天還在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之內,而世尊已超越了三界,梵天的 智慧難道高於世尊,使得世尊原本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聽了梵天的勸 請之後,才明白人類的根器及說法的效用,而決定開始說法? 比較合理的情況推測是世尊原本就有慈悲心,也瞭解人類的根器,在得道後,原本就 會為眾生說法,並不需要等待梵天的勸請。 經文提到梵天的勸請,可能是為了契合當時的宗教信仰,以收納信仰梵天的信徒。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道場樹下。 爾時,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 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 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 爾時,梵天在梵天上,遙知如來所念,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上沒不現,來至世 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爾時,梵天白世尊曰:「此閻浮提必當壞敗,三界喪目。 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應演法寶,然今復不暢演法味,唯願如來普為眾生廣 說深法! 又此眾生根原易度。若不聞者,永失法眼。 此應為法之遺子,猶如優?蓮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雖出於地,未出水上,亦未 開敷。是時,彼華漸漸欲生,故未出水,或時此華以出水上,或時此華不為水所著。 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所見逼促,諸根應熟,然不聞法而便喪者,不 亦苦哉!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為說法。」 爾時,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眾生故,說此偈曰: 「梵天今來勸,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分別深法要。 猶在高山頂,普觀眾生類; 我今有此法,昇堂現法眼。」 爾時,梵天便作是念:「如來必為眾生說深妙法。」歡喜踊躍,不能自勝,頭面禮足 已,即還天上。 爾時,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LinkImage: https://fbexternal-a.akamaihd.net/safe_image.php?d=AQD3wwFXEGSIP60a&w=720&h=720&url=https%3A%2F%2Fresources.blogblog.com%2Fimg%2Ficon18_edit_allbkg.gif&cfs=1&_nc_hash=AQBnKUPSvlt7IAw1 LinkTitle: [讀經筆記] 增壹阿含經 勸請品第十九 LinkDescription: 佛法之探究與實踐. LinkTarget: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note.blogspot.tw%2F2017%2F03%2Fagama.19.html&h=ATPhiqA9vsNbyaGaxwL4XLpSPRYwouC4WTnoPXUUF5Nw2MNBRmQ1WWJawJHTxcszIySHlEqzyYDnAaGk3QgZbDuNgyfoewcBS3li5LE&s=1&enc=AZN3ahnoD-hU0VcXnZvRoYZHCY_ovAa5d1BWyEjg3UwYg_f8Jg7PCEUH9re4gPpgWHtdWknDNjSXzvkhCC4LtIZ-XLYmdZGopunsVbOBCANnrA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at Mar 25 16:26:42 2017 這一經,記得是 蘇錦坤老師有說過,如果解釋的不好,原本是想要讚佛,卻可能變 成謗佛。 > -------------------------------------------------------------------------- < From: 周靖山 Time: Sat Mar 25 20:01:36 2017 關於增壹阿含經 勸請品第十九 第 1 經內,為何世尊得道後,原本認為悟得之法相 當深奧,人們並無法理解,因此沒有必要說法。而要梵天勸請世尊說法,世尊才決定 要說法? 其原因可參考如下: A.一般我們都知佛有三不能 1. 不能滅定業. 2. 不能化導無緣. 3. 不能盡眾生界. 因此如無人祈請說法即表示此世佛無說法因緣,便是符合2. 不能化導無緣.。幸有梵 天勸請世尊說法,使吾等有此聽受佛教法因緣 B.【大智度論】中說: 復次,有諸佛無人請者,便入涅槃而不說法。如《法華經》中多寶世尊,無人請故便 入涅槃。 後化佛身及七寶塔,證說《法華經》故,一時出現。 亦如須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捨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眾生。今是釋迦文尼佛 ,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 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 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後到波羅[木*柰]鹿林中轉法輪。如是,雲何 言請無所益? 復次,佛法等觀眾生,無貴無賤,無輕無重;有人請者,為其請故便為說法。雖眾生 不面請佛,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假令諸佛不聞不見,請佛亦有福德,何況佛悉聞見 而無所益? 問曰:既知請佛有益,何以正以二事請? 答曰:餘不須請,此二事要必須請;若不請而說,有外道輩言:「體道常定,何以著 法,多言多事?」以是故,須請而說。若有人言:「若知諸法相,不應貪壽,久住世 間而不早入涅槃。」以是故須請。若不請而說,人當謂佛愛著於法;欲令人知,以是 故,要待人請而轉法輪。諸外道輩自著於法,若請、若不請而自為人說;佛於諸法不 著不愛,為憐愍眾生故,有請佛說者佛便為說,諸佛不以無請而初轉法輪。如偈說: 「諸佛說何實?何者是不實? 實之與不實,二事不可得。 如是真實相,不戲於諸法。 憐愍眾生故,方便轉法輪。」 復次,佛若無請而自說法者,是為自顯自執法,應必答十四難。今諸天請佛說法,但 為斷老病死無戲論處,是故不答十四難無咎。以是因緣故,須請而轉法輪。 復次,佛在人中生,用大人法故,雖有大悲,不請不說;若不請而說,外道所譏。以 是故,初要須請。又復外道宗事梵天,梵天自請,則外道心伏。 由此知,諸佛若無人請法,佛便入涅槃而不說法,如《法華經》中多寶世尊,因 無人請法,便進入涅槃。亦如須扇多佛因弟子因緣未成熟,無人請法,所以留化身佛 一劫以度眾生。 弟子問:既然知道請佛轉法是為了利益眾生,那又為何要以二事請法(1.佛初成道時 請法,2.諸佛欲入涅槃時請法)? 而另外二事:1.因為不請而說,外道便譏諷:大道真理恆常存在,何以執著這些法理 ,多生事端?所以說佛初成道,需有人請法才說。2.又人說:佛陀是宇宙覺者知曉諸 法實相,不應貪著世壽久住世間,而不早入涅槃。所以需請,若不請而說,人們以為 佛陀愛著於法欲另人知,以是故要待有人請法而轉法輪。佛陀於諸法理不執著也沒有 愛染,佛陀若無人請而自說法,好像顯示自己執著於法,那麼就應回答眾生提出的十 四種問難。今諸天請佛說法,是為斷眾生老、病、死之苦惱,言語無有戲論,所以不 答十四種問難無有過失,以此因緣所以說請佛轉法。 C. 在(藏傳佛教之五部大論中的《戒律。根本頌》)中說:“若未?請則不應當宣說 。”因為說法目的是欲令聞者生起善根,故須聞法者於法生起恭敬與信心。佛法本無 勉強傳授之理,若聞法者不?請,於法不具敬信心,勉強傳授亦無何利益。對學者而 言,若欲聞法,亦有?請之必要,因佛法極其稀有珍貴,且具無上利益,若無敬信心 ,則不可能得受,故應以恭敬心?請。 以上雖然是屬大乘經論,我想值得參考。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Mar 26 21:17:56 2017 附上之前有師兄轉貼的,我覺得受用很多,關於梵天請法的文章歸類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11/203.html > -------------------------------------------------------------------------- < From: Kevin Hsu Time: Sun Mar 26 23:20:02 2017 我以為佛陀是人,於菩提樹下悟道成等正覺者,自忖所悟之法甚深微妙,世人能否接 受、了解?有此思慮是正常(或許也在思考從何下手),尤其是剛成佛不久;所以梵 天的勸請強化佛陀決心,不表示佛陀依其所言才去傳法,因已有了定見。 雜阿含(1188)經佛陀剛成等正覺時,也猶疑所證悟的法在整個人、天、魔、梵 之中真的是第一、最上、最尊、最勝的嗎?沒有人比自己更厲害了嗎?這是謙卑,怕 一時不察而失之於慢;及再深思檢視後確定自己發現這至高無上的法,信心確立。梵 天為「神」,心善性急,見明明都已證悟了還在猶豫什麼,而急急忙忙下到世間向佛 進言,其實不必祂說結果也是一樣。 因此吾人在研讀此經文時,若能更全面性考慮經文資料、背景,當無謗佛之慮, 免得把佛陀太神格化了!類似情節在雜阿含(982)經,佛陀也是有「我能於法略說 、廣說,但知者難。」的想法,還不是舍利弗進言:「唯願世尊略說、廣說法說,於 法實有解知者。」所以佛陀才接著說法的。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9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