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來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閱讀文章: 第 3186/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images (台灣加油樂利安康) 站內: talk
標題: 轉貼:文化產業超日韓趕歐美 指日可待
時間: Sun Sep  4 15:56:37 2005

2005.09.04  中國時報

文化產業 超日韓趕歐美 指日可待

李天鐸


    近年來許多產官學人暢言用文化拚經濟,總是喜歡把「本土」旗幟舉得高高的,
然後羅列設計、數位、影音等十多個產業項目,宣稱「全球布局,拚兆億產值,讓台
灣走出去」。

這套做法,固然是執政當局順著當前國際風潮,喊出來應應景,供國內政治市場消
費,但它也有一套時髦的「全球化」的立說做支撐。立說是,全球化建構了一個開
放性的文化網絡,在這中間並沒有確切的核心或邊陲,它是個允許多重政經勢力與
文化價值體系流動的場域,少有單一的或持續的支配力量存在,這正是台灣突創新
局,躋身國際的契機;同時在這個網絡裡,全球與地方並非完全對立,地方可視為
全球的一個面向;而全球化則涉及了一種「普遍性與獨特性」相互混合的過程。這
可是全然西方的觀點。

    讓我們釐清一個現實。全球化是人類社會,伴隨著資本主義體系擴張與追求
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進程裡,具備優勢的驅動者絕對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而相對的非西方國家(當然包括台灣),則不可否認的,是比較後進、比較弱勢。
在今天,我們看待這兩造的關係,不見得要以宰制與臣屬、霸權與依附的論點來
看,倒是應以「權力牽引」的思惟為主軸。到底是全球化還是被全球化?主、被
動之間,端看誰有實力了。我們必須思考,在全球文化混合的過程中,是否國際
成員普遍皆有參與的同等實力與機會?有多少個國家有能力製作出類似《星際大
戰》系列的電影?在國際大小競賽中奪得首獎的國家不在少數,為什麼引領全球
科技時尚狂潮的總是Apple或Sony等幾個集團?台灣的文化產業在全球競爭的格
局中,實質的條件為何?


    很現實地,當前世界的文化商品生產體系,是由隸屬美國、西歐與日本的跨
國傳播集團所主導,它們仗恃的不是單項的資本或是科技等優勢,而是一個近百
年經略累積的「品牌」:一種具備普世認同的符號意象,其背後再輔以結構完整
、環環緊扣「資金/創意/生產/發行/販售」的價值鏈。以影音為例,在此品
牌下,它們可以向國際金融機構取得巨額信貸,用來吸取最具潛力的素材,聘雇
頂尖的製作人才,企畫周密的跨區域發行與行銷布局,在最優惠的條件下做儀式
化的公映。它們甚至以「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作為修辭(最先提出
者為Sony),進一步的吸納不同國度的山川文物素材、創作人才,混以西方的價
值意涵與表現模式,再透過其強大的配銷管道擴散至世界各地,豐富其文化產品
的面貌及利潤。

    在這種高度理性化的運作下,相當程度的意味著地方性須仰賴那些跨國傳播
集團主導的體系管道,才有躋身「全球混成文化」的機會。原本來自於拉丁語系
的瑞奇馬丁(Ricky Martin)也只有藉由跨國音樂體系才有幸成為全球歌王;西
藏達賴喇嘛的流亡事蹟,只有在好萊塢的主述下才更為世人注目;中國的民間故
事《花木蘭》也只有仰賴美國的迪士尼才有機會納入國際的視聽。全球化並非是
一種簡單的文化混合與滲透,而是一場持續的擴張與納編的角力過程,誰是贏家
全憑實力。

    相對的,台灣文化產業部門規模狹促細碎,創製體質脆弱,具備了一些點狀
的成效(設計得獎、影展觀摩、代工技術等等),欠缺強勢的品牌與完整的價值
鏈(這與科技產業很像),很難在眼前血淋淋競爭的情境中,開創出全面性的產
值。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事實。所幸,我們有的是嘴皮萬能的執政當局,
在他們嘴皮張動之下,台灣文化產業單是動畫一項便已突創兩千五百億元的業
績,並向三千億元邁進。其實有這樣的執政當局,台灣稱霸全球、殖民韓日、
踐踏好萊塢亦是指日可待之事。

    (作者為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院長)(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

----
註:所以,還是來走集團路線。不然,怎麼辦呢?

    目前可以掌握的媒體資源是公共電視廣播集團,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看見
    戲劇頻道或者有拍片、製作動畫與好萊塢、日本等交流的情形,我始終覺
    得有這麼多的媒體資源,不拍一些優質的片是可惜的一件事。

    比如日本NHK每一年都會拍大河劇,從前兩年的「利家與松」、「德川家康」
    「武藏」到今年的「義經」以及不斷反覆拍攝的「赤穗浪士」…等等。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拍這樣的大河劇也沒有關係,日本NHK也有拍五個小時的
    小品故事,如「納豆西施」,就是做日本納豆產業的問題,拍得也很感人。

    因此,公共電視可以考慮將「無米樂」、「翻滾吧!男孩」再以戲劇化,拍
    電影、成小說、變漫畫都可以。或者也可以拍一些傳統產業的小品故事,像
    保力達還是維士比乃是最近日本其臨一番榨的啤酒都找我們的漁民、農民、
    勞工朋友拍廣告,我覺得可以從這些片斷去發展一個故事。

    比如最近有一個如何做大鼓的廣告,就可以拍成一個像「納豆西施」那樣的
    連續劇的故事,也不一定要拍三國演義、鄭成功、鴨母王等等的故事,也可
    以拍像「行過洛津」的故事: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basic.asp?pclassid=AK&id=AK0079

    因此,我很希望公共電視能再創「人間四月天」的佳蹟,公共電視不做戲劇是
    一件很奇怪的事…真的…

--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人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南無大行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板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 修改: 05/09/04 20:52:14 <222.250.168.40> 
閱讀文章: 第 3186/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