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板: history ◎ 歷史園地 板主: medium |
| 閱讀文章: 第 2573/278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dasha.bbs@bbs.ntu.edu.tw (大俠), 看板: history
標 題: Re: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與影響?
發信站: 椰林風情 (Fri Feb 9 07:40:16 2007)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Palmarama
Origin: bbs.ntu.edu.tw
==> opll.bbs@bbs.cs.nthu.edu.tw (青青子矜) 提到:
> ※ 引述《dasha.bbs@bbs.ntu.edu.tw (大俠)》之銘言:
> > 只用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的劃分法,似乎太過粗糙.這種說法或許
> > 可以滿足近些年來中國朝代的海軍實力不足的現象,但又要如何說明
> > 明代以前的大規模船隊現象?因為中國以前是海權國家而明清轉為陸
> > 權國家?何以如此轉換?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大課題.
> 擁有大規模的船隊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是海權國家...
>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曾是海權國家...
> 我想這是無庸置疑的...
> (待續)
這問題牽涉到你對海權國家的定義了,是要在海上擁有夠大的實力
才算海權,還是要政府就專心於支持海權發展才是海權?老實說政府專注
海洋發展的還真是不多.
而以中國來說,統一朝代注意到海權議題的大概要到清末了,可是
分裂時代卻有很多地方政權在海權的經營上相當著力的,像五代十國的
閩越南漢之類.而從周邊國家的一些記錄來看,南北朝時朝鮮三國與日本
是與南朝進行朝貢往來的,日本甚至在南朝宋時玩一個花樣,要求宋封他
們是朝鮮諸國與日本的國王(詳細官名記不得了,要回家翻書,但大意如
此)而未能如願.從這看起來南朝與朝鮮日本這幾個陸路未相鄰國家的
海上往來還蠻密切的,密切到朝廷權威可以用一紙命令去影響該地國際
政治平衡的程度.或許中國史書對這種小事只是一兩句帶過而不強調,
但對其他國家來說,可就不是這樣了.
小弟會說這課題是大課題,而不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在於很多人可
能真的不知道,遠洋海軍這玩意是1881年才有那個技術條件去誕生的,
那之前就算是希臘羅馬威尼斯荷蘭這等國家,照樣都是近岸水軍,國家
的政策發展也還是要繞著陸地運作,只是你把陸地當成轉運站還是當成
財富來源的不同而已.如果我們用後來的定義去看,你可能無法在1881
年之前找到符合定義的海權國家.因此要討論這個,必須要先搞清楚自
己對於海權國家的定義.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p3pc4.as.ntu.edu.tw] [Login: **] [Post: **]
|
| 閱讀文章: 第 2573/278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