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板: history ◎ 歷史園地 板主: medium |
| 閱讀文章: 第 2563/278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opll.bbs@bbs.cs.nthu.edu.tw (青青子矜), 看板: history
標 題: Re: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與影響?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Sat Feb 3 15:33:54 2007)
轉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ws.cs.nthu!netnews.cs.nthu!maple
Origin: bbs.cs.nthu.edu.tw
※ 引述《altec753w@yahoo.com.tw (r298764)》之銘言:
> ※ 引述《opll.bbs@bbs.cs.nthu.edu.tw (青青子矜)》之銘言:
> > 轉信站: KimoWebBBS!netnews.kimo.com.tw!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tnews
> > Origin: bbs.cs.nthu.edu.tw
> > 沒想到鄭和下西洋竟然引起熱烈反應....
> > 真是太好...
> > 我想繼續再說明的是...
> > 明朝的海上艦隊在當時的世界是獨強...
> > 這是無庸置疑的...
> > 只是學習歷史的目的是要知道為什麼中國的海軍優勢並沒有持續下去...
> > 導致到了清末面臨三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呢?
> > 原因是1683年施琅與劉國軒的澎湖海戰(世界帆船戰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 > 施琅攻克劉國軒...
> > 為大清帝國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 > 但中國是陸權國家...
> > 因此領導人康熙皇帝是大陸性格...
> > 而施琅乃傑出的海軍將領...具海洋性格..
> > 才因此出現保台與棄台的爭論...
> > 所幸康熙乃英明的雄主...
> > 可以接受不同意見而保住了台灣...
> > 但...
> > 康熙終究是大陸性國家的領導人...
> > 對海洋並無興趣...
> > 因此對海軍自然較無留意...
> > 所以1683年後...
> > 中國海軍人才迅速凋零...
> > 1840年面臨英國皇家海軍自然也就無招架之力了...
> > 本人才疏學淺
> > 歡迎指正...^^
> 清代海上並無國家能造成威脅,
> 所以清代帝王先把周圍
> 長期威脅農耕地區的游牧民族蒙古,新疆,西藏等都攻下,
> 清代就沒有游牧民族侵略的老問題
嗯~你講得很有道理...
可是中國自明代以來
即與全球發生密切的聯繫...
至清仍不例外...
不論是代表文化交流的傳教士或經濟往來的貿易公司...
因此往海外發展仍是有其必要的...
惜乎當時有此眼光僅施琅一人而已...
--
※ Origin: 楓橋驛站<bbs.cs.nthu.edu.tw> ◆ From: 125-225-177-194.dynamic.hinet.net
|
| 閱讀文章: 第 2563/278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