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stiny ◎ 命理精微 板主: |
閱讀文章: 第 866/449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yun.bbs@bbs.yzu.edu.tw (改善命運靠自己), 看板: destiny 標 題: 立命之學-04 發信站: 元智大學風之塔 (Sun Dec 18 22:43:03 2005) 轉信站: Lion!cbs.ntu!news.kdais.gov.tw!news.ccu!Yuntech-News!netnews.csie.nctu! Origin: bbs.yzu.edu.tw 了凡四訓原文:http://www.amtb-fl.org.tw/book3.htm 了凡四訓影音:http://www.fa-in.org/film/jk/igdj.htm 電視說法(淨空法師):http://www.hwazantv.com/ 【解釋】 從此我猛然頓悟,深信此言,即刻拜領受教,而將往日之過失, 在佛前盡情表白懺悔,先求登科,誓作三千善事,以報天地祖宗養育之恩德。 雲谷禪師並指點我,每日所行的善事,記在功過薄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 並教我持唸「準提咒」,以期有所應驗。 他又說:「符籙家說過:「畫符跟唸咒有異曲同工之妙,畫符時,必須心不動意念, 靜下心一塵不染,在此心如止水,如青空之刻,開筆一點叫混沌開基,由此一氣呵成, 一揮而就,心無雜念則此符必靈。 為人處世,祈禱天地,改造命運的道理也一樣,須時刻處在此無思無慮的狀態中, 則人心即天心,必能感動天地而得福。 孟子立命之學也說過:「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一般人都認為夭與壽,是二種截然不同的遭遇,孟子為何說是一樣呢? 試想,人若能心處於不動慾念之境,隨遇而安,善盡生之職責,命必然過很踏實, 那裡還有啥夭與壽之分別呢?進一步而言豐歉、貧富、 窮通、貴賤…… 也都只是在心存慾念之後才有分別,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實, 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於逆境,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 一切吉凶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靈,永無寧日。 人若能修身養性,去惡向善,安於順逆現實,時刻處於不動絲毫非非之念的 「明心似鏡、似光、似無」的境界,則離「返本還原,歸根復命」的境界已不為遠, 這樣一切罪惡過失自然也就無蹤無影,命運自然歸於稱心如意,全吉無凶之境, 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有價值的行為。 還未到達此「無心」之境的人,只要時時刻刻持唸「準提咒」,唸到滾瓜瀾熟, 有持如無持,無持似有持,連持咒之念頭自己都沒有感覺,類似畫符之時, 空靈難言之境則道必可得,心靈而福至矣。 從此我就把外號「學海」改為「了凡」,以紀念了悟立命之道理, 而不落凡夫俗子之窠臼。 【原文】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 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 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語余曰。 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 此有祕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 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 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夭壽不貳。 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 豐歉不貳。然後可立貧富之命。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 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曰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 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計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 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余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 ※ Origin: 元智大學 風之塔 <bbs.yzu.edu.tw> ※ From : 218.210.44.131 ※ X-Info: 立命之學-04 ※ X-Sign: 11QATBNQz3/mmRvZnhRA (05/12/18 22:43:03 ) |
閱讀文章: 第 866/449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