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4808/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purify (淨心) 看板: Buddhism
標題: 戒壇簡易結界法
時間: Mon Apr 28 17:13:26 2014

                       戒壇簡易結界法
===【冬喔錄 3-008】=====《四方結界》 ======================
《壇主受持》
    行者在結界之前自誓受了三皈,便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了,諸
天護法便常常會以各種方便來助行者的精進,但是建壇是個人的意
思,其結界要由壇主(也就是同學自己啦)的自由意志來作,以表示
誠意,因此建壇這一天,便需由壇主加以結界。

    結界之前要灑淨地點、供物等,因此壇主自身便要由地藏菩薩
來加持,這個儀軌便是「壇主受(地藏菩薩的加)持」,受持的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一早起來沐浴後,站在戒壇地點上,面向南方,在胸
口結金剛幢印,念金剛幢真言十分鐘(參見2-010)。

    祈願文如下:「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弟子(男女皆同)某某某,
擇今日為地藏戒壇結界建壇,祈願地藏導師加被指迷,南無三曼多
沒多喃訶訶訶微三嘛曳莎呵,南無三曼多沒多喃訶訶訶微三嘛曳莎
呵,南無三曼多沒多喃訶訶訶微三嘛曳莎呵..」(十分鐘)

        念完後向南頂禮一次。

《加持供物》
    左手用缽印捧著供物(就是捧在手心),右手施無畏印,就是五
指合併掌心向著供物,首先加持菩薩相(或像),觀想右手放光柱照
射供物,口唸(出聲)滅業真言九次。

    咒願如下:「佛法離諸相,思惟菩提心,身語意精進,護我諸
天親,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嗡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九次)」
接著同樣加持佛經、香爐、水杯。一一放在一旁備用。注意這裡的
地藏菩薩要加「王」字。

《灑淨戒壇》
    結界的重要手續之一就是灑淨,建個小壇要淨,弄個法會更要
淨,無論大小儀軌都少不了這一道手續,這是重頭戲。灑淨可以請
名師來作,花錢不多,大約數十萬新台幣而魯已,也可以自己來,
壇主受持後便可以借地藏菩薩的慈悲來作了,作法如下:

  結界前先大致看好四周範圍在哪,界內就是佛土,就要保持莊
嚴,因此結界的範圍就要看實際能劃出來的空間大小而定,例如建
在玻璃櫃的迷你漫荼羅,結界的範圍就只有玻璃櫃四角了。

    如果有佛桌的,結界的範圍就是在佛桌四角。同學要注意一下,
這種結界和一般大法會的結界不同,一般法會以法會的活動範圍為
準,漫荼羅則是以身心不染為準,所以如果同學把結界的範圍放大
到佛桌前禮佛的蒲團上時,那麼每次未淨身前就不得進入界內。

  先取水杯,注入涼開水,豪華一點的可以滴上幾滴檀香精,或
者向媽媽、姊妹、女友或老婆唆使一瓶新的香水來供佛,在水中加
上幾滴,製成香水,再用上法加持開水,然後左手持杯,用右手的
中指,以香帥的彈指神功姿勢將水彈在漫荼羅的四周範圍內,當然
如果同學們喜歡全部房間都來點香味,則灑淨全室也可以。灑淨時
念滅業真言,這個不必祈願詞。

  灑淨後就可以結界,手結地藏根本印(參考以前老身的所畫的圖)
依序將兩隻天線碰在界角上,在每一角上口念金剛行真言九次,四
角作完後,祈願:「天親諸護者,於地藏導師,修行殊勝行,淨地
波羅蜜,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三稱)。」,然後向南頂禮。
這就完成了結界的手續了。注意這裡的地藏菩薩也要加「王」字。
===========================================================

                                     -- AB Tsai --
/End of line

--- SuperBBS 1.17 (Reg)
 * Origin: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3:111/4)
===============================================================================
     Date: 04-13-96    Time: 08:04p     Number: 5305
     From: AB TSAI                       Refer: 5298
 AT>> ===【冬喔錄 3-008】=====《四方結界》 ======================
 AT>> 《壇主受持》
 AT>> 行者在結界之前自誓受了三皈,便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了,諸
 DC>     是否結界前要再自誓一次?
 DC>     (還是已皈依就不必再說了? )

    已在他處皈依就行, 不過儀軌上每次入壇都會有三皈(早晚課)。

 AT>> 最簡單的就是一早起來沐浴後,站在戒壇地點上,面向南方,在胸
 AT>> 口結金剛幢印,念金剛幢真言十分鐘(參見2-010)。
 DC>     所謂「站在戒壇地點上」,
 DC>     那麼如果結成的範圍只有桌面的話,是否要觀想在桌面佛土上,
 DC>     還是就近就好了呢?

    就在桌前。

 AT>> 呵,南無三曼多沒多喃訶訶訶微三嘛曳莎呵..」(十分鐘)
 DC>     請問一下各咒音的語音檔可以下傳了嗎? :)

    目前用國語的音就可以了。滅業真言語音檔要講到日常修持時再
    上線。請稍候。

 AT>> 念完後向南頂禮一次。
 DC>     類似上面的問題:我的戒壇的旁邊只夠站著,無法頂禮,
 DC> 所以要頂禮時再至幾公尺外的空地頂禮囉?
 DC> (不過這時向南頂禮就不是向著戒壇了,那麼是否擺部經頂禮?)

    嗯。必須離開戒壇地點外時, 則改向戒壇行禮。

 AT>> 《加持供物》
 AT>> 咒願如下:「佛法離諸相,思惟菩提心,身語意精進,護我諸
 AT>> 天親,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嗡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九次)」
 DC>     請問一下「護我諸天親」是什麼意思呀?

     祈請諸天護法促修行者精進。這些天眾在世尊面前誓願護持修行者,
     因此是和修行者最密切的親眾。

 AT>> 接著同樣加持佛經
 DC>     對了,佛經要擺幾本呢? 《金剛》及《本願》都擺可以吧? :)
 DC> (都太好了,捨不得只擺一本 :))

     要一大部經也行, 左手側按著經書。

 AT>> 、香爐、
 DC>      ^^^^
 DC>     如果只有檀香油的話,要怎麼加持呀?

     那就用一個漂亮的小盤子當作香爐, 使用時將香油(或香水)滴在盤內。

 AT>> 水杯。一一放在一旁備用。注意這裡的
 DC>     水杯是以前放過蒙山的,也是照一樣的方法就行了嗎?
 DC>     拿水杯的方法也是用缽印捧著嗎?

     是的。用缽印。

 AT>> 地藏菩薩要加「王」字。
 DC>     why?

     另文解說。稍候。

 AT>> 《灑淨戒壇》
 AT>>   結界前先大致看好四周範圍在哪,界內就是佛土,就要保持莊
 AT>> 嚴,因此結界的範圍就要看實際能劃出來的空間大小而定,例如建
 DC>     現在我那個桌面的下面,是堆積家中新買的衛生紙的,還有毛毯等,
 DC> 那麼是否移開為宜? (我在想改為堆放蒲團的地方好了 :)
 DC> 還是桌下根本不要擺東西呢? )

     不能放。應去除。蒲團也不宜。

 AT>> 如果有佛桌的,結界的範圍就是在佛桌四角。同學要注意一下,
 AT>> 這種結界和一般大法會的結界不同,一般法會以法會的活動範圍為
 AT>> 準,漫荼羅則是以身心不染為準,所以如果同學把結界的範圍放大
 DC>     其他人怎麼辦呢?

      其他來到戒壇禮佛的人壇主另用般若壇(後文當說)結界就行。

 DC>     傭人每隔幾天會來家中打掃,依慣例,會將桌面用溼溼的抹布
 DC> 抹一遍(所以全都會變成溼答答的,我主要是怕經書會被用溼)。
 DC> 照懺公那邊的作法,佛桌都是用特製的好布來擦,是否我這也應如此?
 DC> (看來我得請傭人不要打掃那個桌面 :))

     是的, 壇主該時時勤扶拭, 勿使惹麈埃。

 DC>     另外,弟弟如果好奇把東西拿起來翻一翻等等,會有關係嗎?
     先告訴他非禮勿動。

 AT>> 到佛桌前禮佛的蒲團上時,那麼每次未淨身前就不得進入界內。
 DC>     請問什麼是「淨身」呀?

     沐浴後。

 AT>> 角作完後,祈願:「天親諸護者,於地藏導師,修行殊勝行,淨地
 AT>> 波羅蜜,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三稱)。」,然後向南頂禮。
 DC>     請問「淨地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淨地完成的意思。「波羅蜜」為「度」(完成)。

                                     -- AB Tsai --
/End of line


 AT> AT>>> ===【冬喔錄 3-008】=====《四方結界》 ======================
 AT> AT>>> 《壇主受持》
 AT> AT>>> 行者在結界之前自誓受了三皈,便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了,諸
 AT>> 已在他處皈依就行, 不過儀軌上每次入壇都會有三皈(早晚課)。
 DC>     啊. 早晚課..
 DC>     我現在都沒做耶(太懶 + 起太晚 :Q )

    沒說「每天早晚課」, 偶爾也行, 自在就好。

 AT> AT>>> 接著同樣加持佛經
 AT> DC>> 對了,佛經要擺幾本呢? 《金剛》及《本願》都擺可以吧? :)
 AT>> 要一大部經也行, 左手側按著經書。
 DC>     是指說:「加持經典時,左手缽印朝下,手腹按著經書」嗎?
 DC>     然後我就兩本經典一起加持囉?

    可以。

 AT> DC>> 如果只有檀香油的話,要怎麼加持呀?
 AT>> 那就用一個漂亮的小盤子當作香爐, 使用時將香油(或香水)滴在盤內。
 DC>     晚上要收起來嗎?
 DC>     還是只要早晚記得再倒兩滴進去就好,不必清掉?

    沾了灰塵就擦一擦。

 AT> AT>>> 到佛桌前禮佛的蒲團上時,那麼每次未淨身前就不得進入界內。
 AT> DC>> 請問什麼是「淨身」呀?
 AT>> 沐浴後。
 DC>     要整個洗澡呀?
 DC>     還是只洗手就行了呢?
 DC>     (那早上... ?)

     洗臉洗手刷牙大小號後, 吃飯前。


 AT>> 地藏菩薩要加「王」字。
 DC>     why?

   因為地藏菩薩有千百億化身,並且都是同一名稱、同一形象,
 當我們稱名「地藏菩薩」時,這些同名地藏都會收到訊息,因此為
 了有別於普通的稱名,當我們要特別指稱地藏菩薩的本尊時,便加
 上王字,表示我們這時所祈請的是「地藏菩薩的本尊」。地藏菩薩
 在《40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列名時是稱之為「『大』地藏菩薩」,
  因為這個大字很容易和「摩訶」的意思相混,所以在譯經時特別把
  大字放到前面去(在《80華嚴經》則仍稱地藏菩薩)。

      可能是後人在稱名時要念「大地藏菩薩摩訶薩」意思成了「大
 大地藏菩薩」,這好像現在的「大哥大大」,有點怪或不太好,於
 是改大為王,就是地藏王菩薩了。一般的解經老師常清描淡寫的說
  加上王字只是尊稱而已,這是不正確的,可能是不了解地藏菩薩的
  法門才會這樣說的。如果要這樣,那就會有「觀音『王』菩薩」,
  「文殊『王』菩薩」了。同學們,滿街都是「肉包大王」就是這樣
  來的。

      所以,地藏行者要分清楚,當稱名「地藏菩薩」或「地藏導師」
 時所祈願感應的是指所有的化身地藏或本尊地藏。當稱名加上王字
 時,便專指本尊地藏而言了。所以在拜懺或課儀中我們都用「南無
 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的稱名。

  《本願經》:「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
 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
 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
 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
 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這裡,「共復一形」指的是同一形像,但是這部經中並未指明
  地藏菩薩是何種形像。原因在於當時世尊是在忉利天說法,此天就
  是三十三天,東西南北方各八天,中間帝釋天所居一共三十三天。
  這一處是和閰浮提最接近的天,因此有善德的天龍鬼神等眾生常常
  會來此處集會。

    這一部經是世尊對此天大眾所講的經典,因為這裡的天眾可以
  看見地藏菩薩的形象,所以應答之間就沒有人問到如何為地藏菩薩
  造像的問題了,不過我們可以知道一點,那就是地藏菩薩(們)都是
  同一個形像。

      《十輪經》:「爾時世尊告無垢生天帝釋曰:『汝等當知,有
  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己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時,無佛世界成
  熟有情,今與八十百千那庾多頻跋羅菩薩俱,為欲來此禮敬親近供
  養我故,觀大集會生隨喜故,並諸眷屬作『聲聞像』,將來至此,
  以神通力現是變化』」,在這裡我們知道地藏菩薩的形象是聲聞像。

      什麼是聲聞像呢? 一般解經者把它簡單的解釋為比丘像,但是
  古來見解因人而異,有的說是比丘像,有的說是菩薩像(在家像),
  其實這是因為「聲聞」的定義沒有統一的緣故。照佛經上的說法,
  所有的弟子都叫聲聞眾,那麼聲聞像就有兩種了,一個是在家像,
  一個是出家像。

      因此現在的地藏菩薩像有兩種造形,一是比丘像代表出家相,
  一個是菩薩像代表在家相,兩者的差別在於菩薩像有帽子。手上則
  都是右手執杖,左手持光明珠。可是《本願經》上是說「共復一形」,
  因此習慣上便以比丘像為代表,不過同學們請像或造像時是兩者都
  可以的。

      總之,因為百千萬億地藏菩薩的形像都一樣,所以加上王字代
  表本尊地藏菩薩的稱名。
===============================================================

                                     -- AB Tsai --
/End of line

--- SuperBBS 1.17 (Reg)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4808/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